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白内障术中矫正角膜散光对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5例35眼,行上方切口超声乳化联合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减少,测量术前和术后3mo的角膜曲率及屈光状态。比较SRKⅡ,SRK/T,HolladayⅠ公式在使用术前和术后角膜曲率值计算的绝对预测误差。结果:手术前后平均角膜曲率增加0.30±0.81D,角膜散光度数减少0.70±0.71D,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相关性为(r=-0.554,P〈0.01)。SRKⅡ,SRK/T,HolladayⅠ使用术前角膜曲率计算的绝对预测误差中位数分别为0.85D,0.73D,0.78D,公式间无统计学差异(χ^24.474,P〉0.05);使用术后角膜曲率计算则分别为0.72D,0.54D,0.46D,有统计学差异(χ^2=7.758,P〈0.05);3代公式在两种计算方法下结果有有统计学差异(Z=-2.208,-2.273,P〈0.05)。结论:矫正角膜散光会引起角膜屈光度变化,导致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预测误差增大,计算公式尤其是3代公式的准确性下降,有必要对公式进行相应调整优化。

  • 标签: 角膜散光 角膜平均曲率 人工晶状体公式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虚拟再现患者三维的解剖结构,通过64层螺旋CT影像资料技术实现三维模型,用于手术前的设计和手术模拟,在重建技术下行眼眶下壁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经过筛选的30例眼眶下壁骨折患者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制定手术方案。结果:眶下壁骨折患者30例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后,3D影像显示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折范围、位置、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等空间信息像,对临床处理起着较明确的指导作用,手术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计算机导航三维重建技术下行眶下壁骨折修复术术后重建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手术的精确性与安全性,降低手术并发症。

  • 标签: 眶下壁骨折 计算机三维重建 64层螺旋CT
  • 简介:当你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学会自我保护,防止在工作中受伤。这不仅仅是说让自己不在一时收到伤害,更是要注意不要让这种身体的损伤伴随你以后的生活。工作中造成的身体劳损会使你在以后得工作中能力下降,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再在用同等的收入来维持你的家庭支出。因此你应当尽量在工作环境中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工伤,时刻注意保护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安全第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万万不可在安全方面耍滑头,

  • 标签: 自我保护 工作环境 安全第一 万不可 家庭支出 激光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对先天性外斜视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斜视客观检查方法,对18例先天性外斜视患者进行了早期的定性与定量诊断,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单纯先天性外斜视者14例,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verticaldeviation,DVD)者4例,其中同时合并DVD与上斜肌麻痹者1例。经过早期手术,18例患者中17例获得了眼轴的正位。结论先天性外斜视合并DVD多见。其手术方式,水平斜视者采用双眼外直肌后退,合并DVD者采用上直肌后退。计算机辅助的客观斜视定量检查方法有助于先天性外斜视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手术。

  • 标签: 斜视角 儿童 计算机辅助 图像分析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白内障患者术后进行的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和TNO立体视觉检查图的检查结果,评价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的实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01/06于我院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双眼间隔1d,并且联合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受试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均由同一熟练的超声乳化手术医师完成。患者术后定期随访,于术后3mo由同一医师分别使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图和TNO立体视检查图检查立体视觉并比较其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立体视,由计算机随机点立体图测得黄斑部位立体视患者14例,黄斑中心凹部位立体视患者26例,眼底周边部位立体视38例;TNO立体视觉检查图分别为11例,24例和43例,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随机点检出率较TNO图高,但是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图测得的正常与异常立体视结果为32例、46例,使用TNO立体视检查图测得的正常与异常立体视结果为35例、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对白内障术后立体视检查的结果与TNO立体图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是一种可靠的测量立体视功能的方法,可以用于白内障患者术后立体视觉功能的检测。

  • 标签: 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 TNO 立体视 白内障术后
  • 简介:眼睛是人类赖以正常生活的特殊器官,眼睛保健和眼病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对防盲治盲以及眼睛保健提出了明确要求[1].

  • 标签: 上海市 防盲 治盲 现状 分析 眼睛保健
  • 简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5年全国防盲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全国防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开展防盲工作的重点和策略;研究制定2006-2010年全国防盲工作规划。同时,还要对“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启动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中期评估事宜和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两天的时间,任务还是比较重的,我希望大家借此机会,广泛交流各地防盲治盲工作情况,借鉴各地有益的工作经验,在充分研讨,制定出我国2006-2010年防盲工作规划的同时,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推进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政策措施、有效途径。

  • 标签: 防盲治盲 白内障复明手术 白内障手术 世界卫生组织 眼科医生 工作研讨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基层医院沙眼防治工作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方法对门诊记录的14600例沙眼患者依据年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是否接受正规有效治疗以及复诊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追踪随访。结果沙眼检出率高达22.86%,这与社会因素、个人的生活卫生习惯、不能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和复诊率低密切相关。结论大力推广WHO的SAFE策略,开展"防沙"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治疗,降低沙眼患病率,提高沙眼疗效。

  • 标签: 基层医院 沙眼 预防和治疗
  • 简介: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通过对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认为造成护理安全问题和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方面的、管理方面及病人、社会方面的。只有依法行医、恪尽职守、加强自律和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改善社会对医院的再认识,建立协调健康的医护关系,合理应用人力资源,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才能有效解决护理安全问题。

  • 标签: 眼科 住院患者 护理安全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施行的310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围手术期周详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手术配合护理
  • 简介:“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病的防治工作历来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卫生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根据“1991—2000年上海市防盲和初级眼保健规划”的要求,十多年来,我区的眼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特别是在区卫生局、区民政局、区残联和各街道的通力协作下,我区广大眼病防治人员本着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宗旨,围绕着防盲治盲;社区、

  • 标签: 初级眼保健 防治工作 防盲治盲 上海市 老年人 眼病
  • 简介:目的探讨总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在防盲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2012年20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患者的视力及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及总结.结果与术前视力比较,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天,3个月视力达0.5以上55.1%,75.7%,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差异不大,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散光小,术后复明效果好,操作简单,手术经费低的优点,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有效补充,适合在基层医院复明工程中推广.

  • 标签: 小切口 白内障 治疗
  • 简介:2010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学组工作会议于2010年8月27~28日在广州市远洋宾馆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卫生部医政司综合处处长樊静,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学组组长赵家良,副组长樊映川、管怀进、何明光、孙乃学,组员黄丽娜、贾亚丁、李建军、刘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会议 防盲 学分 眼科 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