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成形术在泪道阻塞疾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不同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在BDK-BS脉冲Nd:YAG激光治疗机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汽化、疏通,冲洗泪道有液体进入口腔或鼻腔确认泪道通畅。后根据病情定期冲洗泪道。结果81人84只眼(鼻泪管阻塞52只眼,鼻泪管及泪总管阻塞15只眼,泪总管阻塞10只眼,泪小管阻塞7只眼),治愈60眼(71.43%),好转16眼(19.05%),无效8眼(9.52%),总有效率90.48%。结论BDK—BS脉冲Nd:YAG激光治疗机在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泪道阻塞 激光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角膜病变患者实施飞秒激光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对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视觉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wk,角膜移植片透明者21眼(87.5%),移植片轻度混浊者3眼(12.5%)。视力≥0.5者18眼(75.0%),0.2~0.4者6眼(25.0%)。术后3mo,角膜散光2.25~3.09(平均2.16±0.21)D,较常规角膜移术后散光产生(平均3.67±0.38D)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视力及散光均有差异(P均〈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根据不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设计不同角膜瓣形状,术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比传统穿透性角膜移植散光明显减少,切口精确整齐且可以选择个体化形状,具有更多的手术优点。

  • 标签: 飞秒激光 穿透性角膜移植
  • 简介:目的:评价VisuMax飞秒激光与MoriaOneUse-PlusSBK角膜板层刀制作超薄角膜瓣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统计同期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778例1556眼(VisuMax飞秒激光组即A组384例768眼,SBK角膜板层刀组即B组394例788眼),对比术中舒适度评分、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角膜瓣切口出血、球结膜下出血的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法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结果:术中舒适度方面,感觉极不舒适,难以忍受者A组5例(1.3%),B组28例(7.1%);术中角膜瓣切口出血A组4眼(0.5%),B组74眼(9.4%);球结膜下出血A组18眼(2.3%),B组82眼(10.4%);角膜瓣边缘不齐A组0眼(0),B组94(11.9%);A组有4眼(0.5%)出现角膜瓣上皮部分剥脱,但未影响成功掀瓣及手术,A组有53眼(6.9%)发生角膜层间气泡(OBL)。两组无其它相关并发症。结论:两种方法安全可靠,均无严重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

  • 标签: 激光 外科皮瓣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飞秒激光
  • 简介: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手术技巧。方法我院2005年8月至2014年5月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257例(263眼),对其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出院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低于0.1者6只眼,占2%,0.1~0.3者19只眼,占7%,0.3~0.5者84只眼,占32%,0.5~0.8者115只眼,占44%,0.8以上者39只眼,占15%。7-10天复诊视力进一步提高。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疗效显著,实用性强,易于操作,成本低,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晶状体脱位患者92例92眼,采用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清除玻璃体基底部及睫状体平部,再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脱位
  • 简介:目的:评估和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的常规爆破、扭动爆破及扭动持续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晶状体核硬度芋~郁级的白内障159例159眼,随机分为常规爆破组41例41眼、扭动爆破组63例63眼及扭动持续组55例55眼,分别采用常规爆破、扭动爆破及扭动持续模式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三组术前及术后2wk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累积能量复合参数(cumulativedissipatedenergy,CDE)以及最佳矫正视力的情况。结果:术后2wk,芋级核和郁级核常规爆破组的CDE均明显少于扭动爆破组和扭动持续组(P〈0.05);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常规爆破组明显大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三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爆破模式、扭动爆破模式及扭动持续模式均能有效、安全的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手术,视力提高无明显差异,但相比较而言,扭动爆破及扭动持续模式效率更高,对角膜内皮的保护也更好。

  • 标签: 超声乳化摘出术 常规爆破模式 扭动爆破模式 扭动持续模式
  • 简介:Citation:WangJY,ShaoY,ZhouFX,etal.Clinicalobservationofphacoemulsificationcombinedgoniosynechialysisintreatingabsoluteglaucomaaftertrabeculectomy.GuojiYankeZazhi(IntEyeSci)2014;14(10):1818-1821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绝对期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16例16眼绝对期青光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随访6~12mo,观察眼压、前房深度、术前术后用药种类(数量)、术前与术后1mo焦虑和抑郁状态、眼表症状等情况。结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眼压明显下降。术前眼压平均值35.00±15.43mmHg,术后第1d眼压平均值为12.00±6.69mmHg;术后6mo为15.00±4.26mmHg;术后12mo为15.3±5.2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P〈0.05)。术前前房深度为1.45±0.19mm,术后增加至3.37±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P〈0.05)。术后仅2例患者需用2种降眼压药物,2例患者需1种降眼压药物。术后12mo16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均有所改善;16例患者眼胀、眼痛等主观不适症状均减轻;所有患者眼球都得以保留,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绝对期青光眼是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 标签: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后 绝对期青光眼
  • 简介:目的:在高度轴性近视眼与正常眼轴眼之间作对比分析,观察眼轴长度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手术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2/2013-02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加IOL植入术的连续病例843例1042眼。正常眼轴组(21~24mm)853眼,高度轴性近视组(≥26mm)189眼。对比分析两组的眼内并发症,包括玻璃体脱失,后囊膜破裂,晶状体核掉入玻璃体腔和IOL位置异常。结果:年龄在两个组中都是眼内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年龄的增长与眼内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眼轴长度与眼内并发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尤其对于后囊膜破裂和玻璃体脱失两个并发症。结论:此项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和眼轴长度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发生的两个风险因素,了解这些风险并提前做好准备可能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年龄 眼轴长度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15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只眼的患者,进行3—4次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光凝治疗约一周后行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患者出院后均要求术后随访12—15月,随访过程中观察眼压、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及眼球有无萎缩。15例患者12只眼眼压控制良好,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均消退,无明显眼球萎缩,成功率达80%。结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睫状体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良好。

  • 标签: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睫状体冷凝 小梁切除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简介:目的分析乡镇中心医院开展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目前眼科常用的手术仪器设备,巩膜隧道刀和角膜穿刺刀等,对126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术后视力≦0.3占16.6%,0.3~0.8占76.19%,≧0.8者占7.14%.术中晶体后囊破裂6眼,占4.76%.术后角膜水肿23眼,占18.25%.结论乡镇中心医院设备条件有限,但只要准备充分,严格按手术常规操作,开展该手术亦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DR患者16例(16只眼)均行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其中3只眼行硅油填充,6只眼行气体(C3F8)填充,术后3—6个月行硅油取出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16只眼随访12个月,视网膜复位良好,12只眼矫正视力显著提高,4只眼因视神经萎缩视力无提高,3只眼后囊增生明显。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PDR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 标签: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超声乳化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目的报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眼术后效果.方法收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9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和并发症.结果术后眼压在14~18mmHg之间,平均为(15.26±1.20)mmHg,与术前眼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05者6眼,0.05~0.3者8眼,>0.3者5眼;术后滤过泡Ⅰ型、Ⅱ型17眼(89.47%),为功能型滤过泡,2眼(10.53%)滤过泡不明显;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三联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所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结果34例(3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并发不同程度的翼状胬肉,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及羊膜移植术,手术后角膜创面4~5d愈合,无1例胬肉复发,无新生血管生长及瘢痕组织增生现象.术后视力33只眼视力>0.3,脱残率91.7%.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可操作性强.

  • 标签: 翼状胬肉 白内障 超声乳化 羊膜移植 联合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