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温气候对心脑血管疾病致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本市气象资料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提出夏季(6月~8月)高温天气与非高温天气的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其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持续≥36℃,否则为非高温天气,使用Excel记录相关数据,并使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与非高温天气的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夏季高温天气明显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高峰,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是非高温天气的1.91倍,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男患者死亡率是非高温天气的1.52倍,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女患者死亡率是非高温天气的2.31倍,在整个夏季中高温天气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30.7%。结论高温气候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存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影响显著。

  • 标签: 高温气候 心脑血管疾病 致死性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采用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56例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病历资料、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结果据结果显示,药品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65岁以上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高发不良反应药物为血塞通注射剂;且联合用药中循环系统联合药物导致ADR高发。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注意药品说明书中适应症、用法和剂量,联合用药应注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管,加强药师临床药学干预,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 简介:眩晕是一种涉及多学科临床工作的常见的临床现象,通常涉及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骨科、眼科以及心血管内科等学科。在神经内科门诊中,眩晕是仅次于头痛的常见症状,而在脑血管患者中眩晕比例可达40%以上。然而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相应基础研究的相对滞后,这一常见临床症状给医师带来不少困惑并导致诊治混乱。长期以来大量的眩晕患者被冠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rbal.basilarinsufficiency,VBI)或颈性眩晕的诊断,而部分由脑血管导致的眩晕也有可能被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概念或认识上的混乱很可能导致不正确的检查和处理,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永久性损害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试图从脑血管疾病与眩晕关系角度对其概念和相应处理进行阐述。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脑血管病患者 颈性眩晕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下肢血管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46例糖尿下肢血管变患者分为两组各73例,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西洛他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04%明显高于对照组71.23%(P<0.05);观察组足背动脉血流量、踝肱指数(A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糖尿下肢血管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低分子右旋糖酐 西洛他唑
  • 简介:目的分析缬沙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将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将两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住院总耗时(18.21±2.01)d、症状改善时间(10.21±1.05)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缬沙坦 慢性支气管炎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以高血压为主的眩晕和急慢性肾病(水肿、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相同机与治法的的归类对照,采取同治互促法,旨在通过风、痰、瘀、火、郁、湿和虚七个方面的探讨,总结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防治方法,为遏制高血压与肾损害的相互转化探求良策。

  • 标签: 高血压性肾损害 方法研究 中医药防治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1例特殊体质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的调整,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药学服务,同时密切观察,提供优质护理,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治疗有效性。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 苯磺酸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单纯饮食控制与不良行为干预,与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对社区筛查出的高血压患者建立慢性档案,利用药品处方数据库以及社区监测,提取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测量值,并进行血压分级,利用卡方检验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分级改变情况,用t检验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血压降幅的差别。结果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前、后血压分级所占的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数高血压患者采用非药物治疗也可以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但是对于中度或重度患者,应采用与药物治疗高血压,这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规范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测单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EH)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OSAHS患者45例(均为男性)。正常对照组20例,无并发症的单纯OSAHS患者组25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组20例。入选者晨醒5分钟内抽取空腹静脉血2ml,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比较正常对照、单纯OSAHS、OSAHS合并高血压三组间的TNF-α水平。结果1.单纯OSAH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升高,有统计学差异(q=6.038,p<0.01)。OSAHS合并高血压组与单纯OSAHS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亦升高,有统计学意义(q=9.248,p<0.01)。2.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组血清TNF-α呈正相关(r=0.669,p<0.01)。结论1.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随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增加。2.TNF-α是重要的炎性因子,OSAHS可能是一种炎症性疾病,OSAHS中的炎症过程可能是促使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OSAHS EH TNF-&alpha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供给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在进行完胃部病灶切除术后,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EEN组患者采用经鼻插入三腔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营养液,并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平均血糖变化,术后排气时间、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EN组血糖水平在第3天就基本可以控制在8.1mmol/L以下没有再发生波动。而对照组的血糖直到第7天才得到控制。术后EN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比对照组早,并且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术后采用EEN在供给患者营养的同时,更容易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 标签: 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 护理干预 早期肠内营养供给 经鼻插入三腔鼻空肠营养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尼莫同防治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诊的126例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临床给予静脉持续泵入尼莫同注射液和口服尼莫同片,观察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总结护理体会。结果126例患者均行头颅CT复查,其中5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96%;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6.34%。结论临床中尼莫同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能预防脑血管痉挛,并且联合临床护理,可以最大化的降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缺血性神经损伤及死亡率。

  • 标签: 尼莫同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综合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随机分为为一般护理组(68例)和综合护理组(68例)。一般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综合护理,妊娠结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经过个性化综合护理有8.82%和4.41%发展为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病情转归明显优于一般护理组(轻度子痫前期26.47%和重度子痫前期11.76%)(x2=11.13,P=0.00)。经过综合护理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剖宫产(48.53%)、胎膜早破(4.41%)、早产(5.88%)、胎儿宫内窘迫(4.41%)、产后出血(2.94%)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66.18%、14.71%、17.65%、14.71%、13.24%)(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经个性化综合护理后病情转归明显好转,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明显减少。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个性化综合护理 妊娠结局 病情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继而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0月血液透析合并结核6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从专科护理、预防交叉感染及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总结研究。结果通过合理的治疗及专业的护理干预,60例患者均解除隔离顺利出院,改为门诊常规血液透析;2例在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转入结核ICU治疗。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并发结核,恰当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尊医行为,杜绝院内的交叉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结核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对照1组30例(缬沙坦治疗)和对照2组30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三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的降压效果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的降压效果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中高度高血压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缬沙坦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联用 高血压
  • 简介:摘要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是高血压的重要机制,静息心率(RHR)增快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的标志。高血压伴RHR增快时要注意控制患者的RHR。美托洛尔缓释片是高血压伴RHR患者的首要选择,既能在降压的同时控制RHR,又能减少心血管事件。

  • 标签: 高血压静息心率肾上腺素&beta 受体阻滞剂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显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195例,均经手术治疗,按照随机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93例)经由不暴露喉返神经方式完成手术,观察组(102例)则按照实际病情经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完成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三种不同入路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喉返神经受损率0.98%(1/102)稍低于对照组的4.30%(4/93)(P〉0.05);观察组中通过气管食管沟入路增加术时、增加术中流血量显著低于其他2种入路方案。结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采用喉返神经显露方式完成,其临床效果较好,3种入路方案中以气管食管沟入路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病变 喉返神经显露 手术 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心血管老年患者的护理对策。通过分析我院心血管老年住院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

  • 标签: 心血管 老年患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