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回顾外科学发展,直到19世纪末期,外科学才从医学中分离并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此后,麻醉药物的发现(1846年)、防腐和无菌观念形成(1870~1880年)和外科输血等关键技术突破等为现在外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目前外科发展史中,器械的不断进步同样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如电刀出现后,其集切割和止血功能于一体,极大的提高了外科效率。在最近30年中,由于微创外科手术异军突起,催生了许多新的手术器械,逐步形成新的外科理念科和体系。其中,不断发展完善的超声刀技术几乎是伴随着内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一起成长,成为最有代表性的手术器械之一。1超声刀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要点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Surgical Procedures Minimally Invasive) 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 简介:摘要传统计划生育手术是在盲视状态下进行操作的手术,主要依靠操作者的手感经验,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本文主要探索超声引导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是在超声显像引导下将操作器械正确的放置到所要达到的囊腔,达到定位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新技术,达到减低人工流产术中残留,大出血,穿孔,人流综合征,漏吸等近远期并发症,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负担,从而减少医患纠纷。超声引导下行无痛人工流产,减轻受术者痛苦,有助于临床医生手术操作定位精确,判断操作器械位置及孕囊的关系,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子宫内腔的创伤面,避免人工流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超声技术 无痛人流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19例,鼻内镜下运用CZB型超声鼻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部位分别是双侧下鼻甲、鼻中隔结节、鼻中隔前上部和鼻丘。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用积分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显效率91.60%(109/119),有效率6.72%(8/119),无效率1.68%(2/119),总有效率98.32%(107/119)。治疗后1d、1周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1年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显著。

  • 标签: 超声疗法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介入射频消融对肝脏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6月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行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中选择10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患者的治疗过程,并采取随访调查方式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全部患者中痊愈38例,有效49例,进步11例,无效4例,无效中含中途退出手术治疗2例,此次研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治疗后患者的甲胎蛋白平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后,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治疗方法有着确切的疗效,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疗法。

  • 标签: 肝脏肿瘤 超声 射频消融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CZB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N2016年7月收治的AR患者104例,通过随机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氯雷他定+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治疗组采用CZB聚焦超声对AR患者52例进行超声扫描无创治疗,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鼻痒、喷嚏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流涕、鼻塞症状改善时间较长于对照组,但超声术后一周流涕、鼻塞症状均能消失;半年随访手术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ZB聚焦超声治疗AR,可以术后立即改善患者鼻痒、打喷嚏等不适,并于术后一周左右消除鼻塞、流涕等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考证。

  • 标签: 聚焦超声仪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经验。方法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选择病例,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254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作为非侵入性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技术,积极有效的护理配合,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胎盘植入和胎盘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患有胎盘残留和胎盘植入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后,采用声诺维造影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超声造影过程,分析造影剂灌注特点,记录胎盘残留的部位及大小,所有病例均进行子宫部分切除术,然后对其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常规超声检查宫腔内可见明确的团块状病灶,病灶边缘和内部也可以看出有明显的血流信号。且患者子宫壁在5mm左右,超声造影表现为浆膜层、宫腔内部分病灶及临近子宫肌层、正常子宫肌层依次顺序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与浆膜层间很薄,但浆膜回声连续者结合临床有多次清宫仍有残留者提示胎盘粘连或胎盘部分植入。

  • 标签: 超声造影 胎盘植入 胎盘残留
  • 简介:摘要膝关节处的结构精细且复杂,支撑整个身躯,易导致损伤。对于膝关节及周围病变的检查中,方法主要有X射线检查、超声检查、关节造影、关节镜检查、核磁共振等,其中以超声检查准确率高,且方便、快捷、无损伤等优点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 标签: 膝关节 病变 超声检查 准确率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听力学的迅速发展.听力检测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项新的听力检测技术的发明,都为准确诊断听力障碍带来惊喜。听力检测技术已成为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其临床和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标签: 检测技术 听力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 耳鼻咽喉科 听力障碍 神经内科
  • 简介: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害10例,主要表现为水平前庭一眼反射(VOR)相位延迟及低增益,4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可伴有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2)双侧外周前庭功能低下5例,非对称性均正常,主要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aigo,BPPV)27例,其中有9例合并噪声性听力损失,主要异常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和水平或垂直VOR高增益,部分可伴有水平VOR相位延迟。(4)可疑中枢性病变7例,多表现为水平VOR高增益和垂直VOR相位延迟。结论VAT能反应眩晕病人垂直VOR异常以及传统前庭功能检测不能显示的高频水平VOR异常,高频旋转试验是对前庭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平衡功能障碍
  • 简介:日常生活中人体依靠前庭、视觉及本体党组成“平衡三联”维持平衡,而其中前庭系统是司平衡的器官。目前临床上对前庭功能的检测(vestibularfunctiontest),常通过视眼动系统、前庭眼反射(vestibulo-ocularreflex,VOR)通路、前庭脊髓通路等几种途径来实现。前庭感受器主要由成对的水平半规管、前垂直半规管、后垂直半规管和两对前庭囊(椭圆囊和球囊)组成,

  • 标签: 垂直半规管 功能检测 前庭系统 平衡三联 视眼动系统 前庭眼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患者经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腺肌症病灶大小变化情况,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症患者277例。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治疗后半年进行随访,通过彩超检查观察腺肌症病灶大小变化情况,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277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总有效率97.8%。2.治疗半年后随访,腺肌症病灶大小改善率和痛经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7.8%和97.8%,月经增多改善率为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聚焦超声治疗 子宫腺肌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与脑梗死的关系,评价超声成像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治疗的281例脑梗塞患者入组脑梗塞组,并选取于我院正常查体的346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分型以及表面规则程度。结果脑梗塞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均以颈动脉分叉处居多,其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而颈内动脉斑块很少见;脑梗塞组斑块以软斑居多(54.0%),其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次为扁平斑(24.9%)、混合斑(14.0%),而正常对照组则以扁平斑居多(58.1%);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6.2%表面光滑,且斑块表明不存在龛影的现象,而脑梗塞组斑块表面光滑的仅占44.3%,而42.9%为表面粗糙不平,12.8%斑块表明有龛影,即脑梗死组斑块表面不规则程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脑梗塞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密切相关,其中软斑块和斑块表面规则程度是导致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超声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诊断价值,可为脑梗塞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脑梗死 颈动脉 粥样硬化 斑块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CP)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82例硬核白内障患者(90只眼),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CP手术进行治疗,随访的时间为0.5年,针对手术后不同阶段视力和屈光情况分析,并观察患者角膜内皮和并发症状况。结果手术前,所有患者视力均低于0.01;但手术后30d、90d,患者视力均在0.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球镜、散光情况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通过CP手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 硬核白内障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析床旁超声心动图对急重症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急诊自2014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150例,均给予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及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并将两者的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证实诊断结果对比,统计两者的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通过与临床证实诊断结果对比,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准确率为90.00%,明显高于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的52.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93,P=0.0000)。结论针对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加上并不增加诊断用时,对临床快速诊断及指导早期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床旁超声心动图 急重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用耳聋基因芯片方法检测19113名新生儿是否存在中国人常见耳聋基因的异常。方法采集2013年6月-12月长治市辖区内出生的19113名新生儿足跟血并提取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包括GJB2(35delG,176_191del16,235delC,299_300delAT)、GJB3(538C〉T)、SLC26A4(IVS7-2A〉G,2168A〉G)和线粒体DNA12SrRNA(1555A〉G,1494C〉T)。同时对19113名新生儿的基本信息进行了调查,包括听力学检查。结果19113名新生儿中,共检测出耳聋基因异常者984例(5.15%),其中GJB2基因杂合突变437例(2.29%),235de1C纯合突变2例(0.01%),线粒体DNA12SrRNA突变66例(0.35%),SLC26A4基因杂合突变型395例(2.07%),GJB3基因杂合突变62例(0.32%),双杂合突变型22例(0.12%)。结论长治地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突变以GJB2基因突变、SLC26A4基因突变为主。基因突变率以城区、长治县和襄垣县居多,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对药物性耳聋、PDS综合征等听力筛查无法检测的迟发性耳聋进行检测

  • 标签: 新生儿 耳聋基因 突变 基因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浆褪黑素对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35例IgA肾病患者与3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褪黑素水平、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尿液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褪黑素水平(64.2927.83)ng/L显著低于对照组(85.3741.21)ng/L,MCP-1水平(40.3616.54)ng/L高于对照组(24.8811.79)ng/L,P<0.05;观察组MDA水平(45.2917.83)ng/L高于对照组(31.3711.21)ng/L,SOD水平(40.3616.54)ng/L低于对照组(89.2327.33)ng/L,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血浆褪黑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其水平的下降会促进炎症反应的进行并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临床治疗是可考虑外源性补充血浆褪黑素。

  • 标签: IgA肾病 血浆褪黑素 临床检测意义 观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543例普通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男性患儿发病率较女性患儿多;发病时间集中在春夏季。手足口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皮疹表现;所有患儿有口腔疱疹或溃疡;约有50.8%的患儿存在发热。结论经喜炎平、利巴韦林、施保利通片、蒲地蓝等综合治疗,全部治愈,预后较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本文对50例平坦型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用声反射阈以及AP-N1潜伏期检查响度重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声反射阈重振阳性率为76%,纯音听阈与声反射阈阳性率的关系为:随着听阈的增高声反射阈阳性率下降;耳蜗电图在高声强时AP-N1潜伏期完全在正常范围的占56%,若以患耳与正常耳在同一阚上dB数比较,则100%小于正常耳,显示重振阳性.如果两指标结合检测,响度重振阳性率也明显提高.我们认为用AP-N1潜伏期检测响度重振方法可行、理论依据充分,且用它检测响度重振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声反射阈.

  • 标签: 响度重振 检测响度 波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