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皮肤镜是近年来皮肤病诊断的新兴技术,是一种非侵袭性、患者接受度高的检查手段。它不仅能够放大皮损,而且可以观察到一定深度的表皮下结构,弥补肉眼观察的局限,在不进行皮肤活检等有创检查的前提下鉴别肉眼难以区分的皮损。皮肤镜的应用起始于色素痣和黑素瘤等色素性皮肤病的诊断,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非色素性肿瘤、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毛发疾病、甲病等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皮肤镜的研究为皮肤病诊断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皮肤镜也已成为皮肤科医师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之一。

  • 标签: 皮肤镜 毛发镜
  • 简介:背景:约10%的红斑狼疮(LE)是由药物引起的。超过60种不同的药物可引起医源性LE。作者报道3例由特萘芬引起的LE。观察:3例疑似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在接受特萘芬治疗后7周内,出现皮肤亚急性LE。患者的病史分别为干燥综合征、肺癌和Kikuchi病。在停用特萘芬15周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讨论:早先曾报道16例由特萘芬引起的LE。包括13例女性。中位年龄54岁。报道中10例先前曾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5例以前患有LE。

  • 标签: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特比萘芬 KIKUCHI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皮肤真菌感染 干燥综合征
  • 简介:目的:对比乳胶凝集免疫浊法(3TP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抗体的效果。方法:对TPPA法检测的血清标本共291例(阳性191例,阴性100例),均采用乳胶凝集免疫浊法进行平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1例标本的检测结果提示,乳胶凝集免疫浊法与TPPA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77,P〈0.01)。结论:乳胶凝集免疫浊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适用于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简便又快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梅毒抗体 乳胶凝集免疫比浊法 自动化检测
  • 简介:为观察白芍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我院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该方法进行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白芍总苷 慢性荨痳疹
  • 简介:目的:评价口服特萘芬联合外用柳烯酸溶液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临床确诊的入选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口服特萘芬片剂联合外用柳烯酸溶液14天,B对照组口服特萘芬片剂14天,C对照组外用柳烯酸溶液14天.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平行研究,分别于治疗停药时、停药后2周、停药后6周随访,对各组的临床疗效、真菌学疗效进行分析.结果:①临床疗效:停药后6周时A组手足癣患者的有效率和治愈率高达92.86%和82.14%,与B组(92.59%和77.78%)比较无明显差异,与C组(74.07%和18.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真菌学疗效:停药后6周时A组手、足癣患者的真菌清除率最高为92.86%,与B组(85.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40.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特萘芬片剂联合外用柳烯酸溶液14天疗法治疗手、足癣疗效高、疗程短、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足癣 特比萘芬 柳烯酸溶液
  • 简介:目的:探讨白芍苷(TGP)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生及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探讨可能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用500U/ml干扰素(IFN)-γ诱导HaCaT细胞,不同浓度TGP(0.5~312.5μg/ml)作用于HaCaT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TGP对HaCaT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HaCaT细胞表达ICAM-1的水平。结果TGP在低浓度(0.5~25.0μg/ml)时对HaCaT细胞增生活性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62.5~125.0μg/ml)时对HaCaT细胞增生活性呈抑制作用。0.5~25.0μg/mlTGP可显著降低HaCaT细胞表达ICAM-1的水平(P<0.05,P<0.01)。结论TGP对IFN-γ上调HaCaT细胞分泌ICAM-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TGP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白芍总苷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Γ干扰素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gE的影响。方法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穴位埋线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第4周和第8周进行疗效评价,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结果治疗4周和8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1.06%和78.95%。治疗后血清IgE水平降低,且治疗8周时下降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穴位埋线能明显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且疗效安全、确切。

  • 标签: 穴位埋线 慢性荨麻疹 血清总IGE
  • 简介:目的观察白芍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0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0.1%他克莫司软膏2次/d,治疗组在局部治疗的同时口服白芍苷0.6g,3次/d,疗程为8周,随访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30%和8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3.33%,对照组复发率为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苷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标签: 白芍总苷 他克莫司 口腔扁平苔藓
  • 简介:目的检测及分析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过敏原(sIgE)及IgE水平.方法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CAP100过敏原分析仪对新疆地区118例变应性皮肤病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血清特异过敏原及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18例变应性皮肤病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血清多价过敏原均以食物组过敏原(fx5、fx2、fx7)和吸入组过敏原(pHad、hx2)阳性率较高,维吾尔族患者食入组过敏原(fx5)阳性率明显高于汉族,汉族患者吸入组过敏原(hx2)阳性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血清IgE阳性率为78.9%,以荨麻疹和异位性皮炎最高,阳性率分别为93.4%和85.7%.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略高于IgE阳性率.结论对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的实验研究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过敏原并对其进行预防、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原 IGE UNICAP 100过敏原分析仪
  • 简介: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白芍苷胶囊,对照组仅口服地氯雷他定片,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后4周、8周、1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4、8周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48、0.61,P>0.05)。治疗第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与对照组(73.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白芍苷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白芍总苷 慢性荨麻疹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白芍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窄谱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及外用保湿剂治疗,治疗组加用白芍苷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6个月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随访治疗后6,12,18及24个月内皮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PASI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PASI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1),PASI较治疗3个月时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治疗3,6个月时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18个月时复发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时复发率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有着明显的改善,随疗程的延长改善更显著;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治疗组复发率更低。

  • 标签: 白芍总苷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疗效 复发率
  • 简介:目的:探讨氟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耐管的影响。方法:110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复合全麻。对照组:手术前无超前镇痛,观察组:在手术前给予患者氟洛芬酯超前镇痛。结果:在拔管时,观察组患者HR、MAP低于对照组患者HR、M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结束和拔管时,两组患者的血糖和皮质醇均高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耐管评分和拔管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耐管评分和拔管后疼痛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全麻患者中采用氟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糖和皮质醇浓度,减少患者拔管后疼痛,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应激反应 全麻
  • 简介: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黄酮(FOD)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FOD作用24h、48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FOD抑制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呈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FOD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A375和B16细胞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 标签: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 黑色素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