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系统评价也叫系统综述,是一种全新文献综合方法,是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如疾病病因、诊断、治疗、预后、护理等),系统、全面地收集所有已发表或未发表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综合可靠结论。同时,随着新临床研究结果出现,系统评价还要及时更新,随时提供更新知识和信息作为临床实践和研究决策依据。

  • 标签: 系统综述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研究 临床问题 严格评价 质量标准
  • 简介:目的研究Moyamoya病不同侧支循环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DSA诊断Moyamoya病患者,依据有无大脑后动脉和颈外动脉代偿进行分组,对比大脑后动脉和颈外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和脉动指数或阻力指数.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TCD评估标准.结果有大脑后动脉参与代偿时,大脑后动脉Vp较高,PI较低(P<0.001).有颈外动脉参与代偿时,RI较低(P<0.001).结论TCD可以帮助临床评价Moyamoya病代偿情况.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侧支循环 经颅多普勒超声 MOYAMOYA病 代偿血流 TCD检查
  • 简介:人体平衡是由前庭器官、视觉和本体感受形成感觉输入组成一种精密而又复杂机制。这些输入信号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被小脑、锥体外系、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活动进行整合和调节,然后提供头部和身体姿势在空间、眼球运动控制以及恰当静态和动态姿势功能方面的感觉。感觉输入、整合机制或效应器改变均能导致头晕或眩晕、眼球运动紊乱以及失衡或不稳定感。有非常多病理学过程可以导致头晕,因此患者可能去不同科室就诊,但最普遍是耳鼻喉科和神经科(表1)。

  • 标签: 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 评价 身体姿势 运动控制 大脑皮质
  • 简介:睡眠质量评价分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其中主观评价又分为夜间功能与白天功能。客观评价方面,目前公认金标准是多导联睡眠监测,另外还有夜帽、便携睡眠检测仪、微动敏感床垫等,但关于这些仪器文献研究报道不多,其准确性等尚有待验证。主观评价方面,国内外失眠相关性量表共约76种,需要根据量表特征与研究需要具体选择。中医在睡眠质量评价方面更为关注失眠患者整体症状,整体生理机能。中西医在睡眠质量评价方面均有各自关注重点,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使到睡眠质量评价工具更为便携,可穿戴,简易居家操作是重要发展方向。

  • 标签: 睡眠质量评价 现状 中西医
  • 简介:睡眠质量包括了睡眠时间、睡眠结构、睡眠周期等睡眠期间参数,还包括醒后对睡眠主观感觉、白天精神状态等日间表现.因此,在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价时,根据日间和夜间不同特点,有着相应评估方法.本文就睡眠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发展进行回顾和摘要,旨在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睡眠质量评价方法.

  • 标签: 睡眠质量 评价指标 客观 主观
  • 简介:从心理测量学角度对SCL-90量表品质进行系统评价.通过研究发现该量表可信度较好,结构效度不佳,因素分析结果最终确认其为一个十五因子相关模型结构.研究还对量表应用中出现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SCL-90 品质 应用
  • 简介:脊髓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脊柱及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脊柱及椎管内肿瘤、脊髓外伤以及脊髓血管性疾病,常导致脊髓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损伤。脊髓损伤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损伤部位和性质不同,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亦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脊髓或脊神经刺激症状和破坏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感觉异常以及反射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标签: 脊髓损伤 患者 临床分析 外科学
  • 简介:目的:构建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为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内容评估和服务计划编制提供测评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37名相关专家两轮咨询确定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内容。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7.4%、97.3%;第二轮专家咨询权威系数为0.803,判断系数为0.806,熟悉程度为0.801;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最终确定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76项。结论:居家环境适老化程度评价体系经检验,结果科学可靠,可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提供一套系统收集和整理居家环境信息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居家养老护理服务奠定基础。

  • 标签: 居家养老 居家环境适老化 德尔菲技术
  • 简介:颈内动脉狭窄(ICAS)是约30%缺血性卒中病因。在50-79岁人群中,约有4%~8%存在〉50%颈内动脉狭窄。自然史研究和临床试验均已证实,患者卒中风险随ICAS严重程度增加而略微升高,尤其是当颈动脉直径减小超过80%时。多中心前瞻性随机试验已经发现,在治疗近期有症状严重ICAS患者方面,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比内科治疗更有效。然而,在无症状患者中进行CEA治疗几项随机对照试验并不支持对大多数无症状患者实施CEA;同时,无创性筛查在这些患者中作用仍然不清楚而且存在争论。此外,在避免非致残性卒中方面的益处是否在统计学上超过手术操作总体成本和风险还不确定。临床医生一直致力于研究无症状ICAS患者治疗决策。只有那些狭窄程度≥80%、病情稳定且预期存活至少5年无症状ICAS患者才应该考虑进行CEA治疗,而且只能在具备已经证实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很低(〈3%)外科医师医疗中心实施手术。本文对ICAS患病率和自然史、CEA治疗无症状ICAS患者证据、对ICAS进行筛查和监测作用、评价ICAS方法以及对执业医师建议进行概述。

  • 标签: 症状 动脉 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执业医师 CEA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治疗效果和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应用不同疗效指标,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分析各不相同。结论药物经济学在帮助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期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药物治疗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2012年我院泌尿外科采用了医护同组排班模式,即相对固定护士对应嘲定医疗小组,与该医疗小纰负责相同病人,完成病人所有治疗和护理工作,并在查房时随同该组医生一起查房。这种排班模式不仅直接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加强了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念,而且有效减少了病人及家属咨询次数及呼叫次数,让护士把更多时间还给病人,从而提高了医、护、患三者满意度。

  • 标签: 泌尿外科 医护同组排班 满意度 护士专业水平
  • 简介:我院将以"哮喘专科门诊管理治疗-哮喘宣教中心管理-家庭自我管理"为基本结构哮喘儿童综合管理模式应用于学龄期哮喘患儿健康教育管理,使患儿肺功能水平、用药依从性提高(P〈0.01)。通过实施哮喘儿童综合管理模式,由医疗机构对患儿进行主动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哮喘防治水平。

  • 标签: 哮喘 儿童 综合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行为评价,找出目前临床护理教师存在问题,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所三级甲等和2所三级乙等教学医院35名临床护理教师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组织、师生关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35名临床护理教师中13名为优秀,优秀率为37.1%;22名为良好,良好率为62.9%,无一般、较差、很差。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3类行为评价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临床护理工作、师生关系、教学组织能力。结论:临床护理教师工作总体上值得肯定,但教学组织能力相对存在不足,有待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师 行为 评价
  • 简介:目的了解当今社会领导干部封现实生活压力事件评价,透视当今领导干部所承受心理压力状况。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形式进行,让被试针封问卷中25项压力事件按照自己感受到压力大小进行评分。结果调查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职务和是否党员领导者在造25项压力事件评价中存在着显着差异.结论男性、党员、40岁以上领导干部所承受心理压力较大.

  • 标签: 领导干部 事件 当代 家庭经济状况 心理压力 40岁以上
  • 简介:  血管性痴呆(VaD)在临床上定义为由脑血管疾病造成脑部损伤所致获得性智力损害[1].普遍认为,血管性病变是造成痴呆第二大类原因,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2].VaD特点是,起病突然,病情呈阶梯性恶化,早期功能缺陷呈斑片状分布,有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损害 量表
  • 简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GBM),按Kernohan分类属于星形细胞瘤Ⅲ~Ⅳ级,WHO2007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将其归类为星形细胞瘤Ⅳ级,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25%。该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具有家族聚集倾向。以往研究认为该病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但近些年患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 标签: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化学治疗 预后
  • 简介:中国是全世界卒中死亡率最高国家。在我国卒中已成为死亡第一大原因,而且致残率非常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重症监护病房(ICU)可以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但目前我国对神经危重症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患者分布在综合监护病房或者监护治疗配备不全普通病房。由于神经危重症患者具有累及多器官特殊性,有别于普通内科重症患者,因此应加强管理,给予充分重视以提高我国重症卒中诊治水平.

  • 标签: 脑梗死 重症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