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23例27足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8例,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78%。结论: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精确复位,合适内固定,是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获得满意疗效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巩固爱婴医院成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价值。方法从2014-06至2015-06期间来我院住院分娩产妇3000例中选取800例作为样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例,实验组对产妇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照组对产妇采取一般护理方法,待新生儿出生后,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正确哺乳人数,母婴保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成功例数和产后母亲奶胀情况等。结果一段时间后,实验组产妇掌握相关保健知识及哺乳方法正确例数分别为380例和36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00例和280例;同时,在我院健康教育指导下,实验组产妇更倾向于进行母乳喂养(99%),对照组产妇愿意进行母乳喂养的人数(75%)低于实验组;实验组产妇采取母乳喂养成功人数为376例,奶胀人数8例,显著优于对照组273例和24例;此外,实验组产妇乳汁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均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巩固爱婴医院成果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使更多产妇掌握正确哺乳方式,保证母乳喂养更高成功率,从而更好保障新生儿和产妇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爱婴医院 产妇和新生儿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脊柱创伤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74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伤椎Cobbs角、椎管占位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脊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治疗,采取切开减压椎弓内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急性脊柱创伤 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降低医院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医院药事管理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 标签: 药物经济学评价 医院 药事管理 问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产妇防治产后出血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高危产妇10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护理干预)各50例。观察比较出血情况,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47例(94.0%),高于对照组40例(80.0%);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分别为195.4ml、308.5ml,明显低于对照组243.8ml、384.7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实施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能够预防并控制产后出血,获得满意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危产妇 产后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用动脉轮廓曲线连续心排量(picco)技术测得血管肺水含量指数对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行picco检测ICU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别记录0h、24h、72h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EVLWI)在各时间点是否有差异。根据入ICU时EVLWI≤7.0,〉7.0,≥12.0,≥15.0分为四组,分别计算其死亡率。结果:0时死亡组EVLWI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24h、72h死亡组与存活组EVWLI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入ICU时EVLWI≤7.0.〉7.0.≥12.0,≥15.0死亡率分别为21%,50%,69%,88%。结论:早期EVLWI可以作为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估指标之一,随EVLWI升高患者死亡率升高。

  • 标签: 血管外肺水含量指数 危重病患者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成立同行评价小组,将其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相结合,将实施后一年护理数据作为实验组,实施前一年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环境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服务规范、院内感染控制等方面的质量控制结果。结果实施同行评价后,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共发生不良事件5起,实施前不良事件共17起。结论同行评价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应用使评价标准与手术过程实现了有效结合,质量控制主动性、实效性、优化性都大大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同行评价 护理质量控制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症状改善状况,并对其症状改善情况和预后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择取2012-2015年入住我院44例患有心肌病患者为对象,(患者签署同意参加实验协议)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型心肌病有12例,肥厚型心肌病有18例,同时兼有高血压患者有3例),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肥厚型心肌病有21例,心律失常型心肌病有9例),采用整体护理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预后影响。结果采用整体护理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有效治愈率和心电图及症状改善情况等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愈后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预后影响比较大。结论整体护理护理措施能有效且明显改善心肌病患者病症情况,同时对所有患者预后治疗和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临床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具有推广应用资格。

  • 标签: 心肌病 整体护理 预后影响 症状改善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癌性疼痛治疗成本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该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调取我院临床病区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300例分别使用美施康定(97例)、奥施康定(105例)和芬太尼透皮贴剂(98例)治疗中晚期癌痛住院患者。美施康定治疗开始剂量是20mg,q12h,奥施康定康定治疗开始剂量是10mg,q12h,芬太尼透皮贴剂外用贴于皮肤平坦处,开始剂量为5mg,q72h,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爆发痛时马上给予盐酸吗啡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并调整药品用量,直至患者满意程度达到VAS0-3分为止。比较用药一个月后镇痛疗效、不良反应及药品成本,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三组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美施康定、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4.85%、94.29%、93.89%,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人均成本分别为1395.26元、1429.82元、2108.33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71、15.16、22.43。结论美施康定、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治疗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疗效相当,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美施康定是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治疗较好选择。

  • 标签: 美施康定 奥施康定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科学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不同药物、剂量、给药途径溶栓治疗效果,为治疗CIS患者提供科学数据参考。方法应用COCHRANCE(包括中国和中国Ccra中心在内13个中心50010多人)协作网评价方法对CIS疾病患者不同药物使用、不同剂量适应以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评价。对照组应用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治疗方法,实验组应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和后路椎管单开门扩大术治疗方法。结果收集到26个已完成随机对照实验,其中有15个试验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有5个试验比较其不同药物治疗效果,10个试验比较不同剂量治疗效果;高剂量溶栓治疗组呈现出早期死亡发展趋势,与低剂量溶栓治疗相比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并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溶栓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溶栓药物与高剂量溶栓药物在治疗CIS患者中不能够得出更好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结论。

  • 标签: CIS患者 不同药物 不同剂量 不同给药途径 溶栓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价值。方法比较急性阑尾炎组与对照组WBC及PLT,并绘制WBC和PLT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急性阑尾炎组患儿WBC、PLT高于对照组,WBC和PLT对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和0.74,PLT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低于白细胞。结论WBC和PLT在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中具有中等诊断价值,可以通过检测WBC和PLT将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初步鉴别诊断,WBC诊断效率高于PLT。

  • 标签: []儿童 急性阑尾炎 血小板 白细胞 ROC曲线
  • 简介: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对心功能评价作用及其在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152例,正常对照组48例,测定血清BNP浓度、LVEF等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心衰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YHA分级与BNP呈显著正相关(r=0.823,P〈0.01),LVEF与BNP呈显著负相关(r=-0.652,P〈0.01)。ROC曲线分析,BNP诊断心衰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诊断界值分别为100ng/L和580ng/L,此时诊断心衰和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8%和92.5%、88.5%;诊断心衰阳性预测值为98%,阴性预测值为62%。结论:BNP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对心衰及左室收缩功能不全诊断具有理想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诊断心衰实验室指标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钠尿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6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分别有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来曲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转氨酶升高与体质量增加发生率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来曲唑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来曲唑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与丁苯酞软胶囊合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疗效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诊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血清CRP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血清CRP含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应用银杏叶注射液与丁苯酞软胶囊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安全有效。

  • 标签: 银杏叶注射液 丁苯酞软胶囊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产妇实施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防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高危产妇120例,均行剖宫产手术,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缩宫素治疗)、试验组(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治疗)各60例,观察比较产妇出血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心呕吐、发热、寒颤、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上,试验组发生率分别为11.7%、3.3%、1.7%、1.7%,对照组发生率为8.3%、6.7%、3.3%、5.0%,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高危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联合应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能够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危产妇 剖宫产 出血 临床防治
  • 简介:摘要助产士是孕产妇守护神和心灵陪护人员,被世人称之为誉为“迎接生命天使”。在国际助产联盟当中都倡导“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理念,倡导富有人文精神助产人员为孕产妇在情感方面提供极大支持来促进自然分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近些年兴起家庭式分娩、拉玛泽减痛分娩法及导乐一对一陪伴分娩等方法均使分娩回归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剖宫产率,被认为是现代助产学发展方向1。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现阶段我国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了了解分析,同时,根据了所调查到结果对助产教育专业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在工作过程和高职助产课程基础上提成了人文素质养成策略探究

  • 标签: 高职助产课程 人文素质 养成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交通伤害特点,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急诊收治80例儿童交通伤害临床资料,用小儿创伤指数评分法(PTS)对伤情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9岁儿童是伤害事故主要受害群体(74%),男多于女,尤以1-4岁男童最为严重;致伤方式以抛落和撞击为主(78%)。头部与下肢是最多受到伤害部位(75%),导致伤害事故主要车辆是汽车(51%)和摩托车(24%)。PTS评估显示,重伤(PTS〈9)占21%,以机动车撞击行人及自身事故为主。结论:不同致伤条件时儿童交通事故致伤特点各不相同。性别、年龄、致伤方式、车辆类型、行车速度不同,其损伤情况各异。针对其特点采取合理院前急救方法可有效提高救治水平。

  • 标签: 儿童 交通伤害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HIV不确定样品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可能存在问题,并预测HIV可能性。方法选取我院24例HIV不确定样品进行分析,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常规HIV抗体检测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及结果判断。结果24例不确定样品中占比例较高带型为p24,p24、gp160,p17、p24、p31、p66、gp160三种,比例分别为25%(6/24),20.5%(5/24),12.5%(3/24);env类、gag类和pol类带型构成比分别为54.2%(13/24)、33.3%(8/24)、12.5%(3/24);其中16例成功随访,随访比例为66.7%,其中env类条带10例占62.5%;有9例样本由HIV抗体不确定发展为HIV抗体阳性,占56.3%;转阳者条带均为env类条带,3例gag类条带和1例pol条带不确定者经随访检测均未发现阳性。结论HIV检测结果不确定性因素诸多,对实验各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对不确定结果受检者应加强随访。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蛋白印迹试验 抗体阴性或不确定
  • 简介:急诊是医院窗口,是真正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和治病救人场所.急诊科能否高效率、高质量抢救各种急危重病员,是医院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一个重要标志.急诊科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只有十余年历史,在各方面尚不健全和完善,有待进一步努力地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使急诊医学在医学领域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重要力量,加速这一重要学科发展和进步,本文就此对急诊医学发展方向、发展趋势、面临任务和展望进行探讨,以期对急诊医学发展有所裨益.

  • 标签: 急诊科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肠肛舒口服液,并考察其在临床上治疗痔疮效果。方法采用渗漉法和煎煮法制备。肠肛舒口服液与临床对照(对照组药物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相比较,观察其治疗痔疮疗效。结果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10%,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渗漉法和煎煮法制备肠肛舒口服液工艺合理,成品质量稳定,疗效确切。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