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离异家庭子女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子女不一样的特殊的群体。西方各国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离婚率的急剧上升早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并且随着世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这种风气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世界各国,就算世界公认的婚姻关系最为稳定和保守的中国和日本等东方各国80年代后也未能幸免。

  • 标签: 体育活动 离异家庭 子女 心理健康 智力发展
  • 简介:目的探究沙洋师专优秀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结合学校的优秀特困生资助计划。结果师专优秀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比其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差,相反其敌对因子(F6)却显著好于其他同学,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方面。结论约9.1%的师专优秀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不甚理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优秀师专特困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差;贫困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标签: 特困生 心理健康现状 优秀 师专 探究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社区健康服务利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5—7月对北京市20个社区的406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较差,最希望得到的健康服务为意外事件救助(98.0%);对社区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仅24.3%的老年人考虑去社区医院就诊;影响老年人社区就诊的因素包括性别、家庭结构、文化程度、自理能力、就医经济压力等。结论:社区健康服务在体系支撑、经费投入和人员配置上仍须加强;社区工作者应促进社区健康服务水平优质化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健康服务
  • 简介: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上海市3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80例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文版心力衰竭特异性健康素养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28.72±9.36)分,批判性健康素养维度条目均分最低为(2.08±0.85)分;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居住地、学历、心功能分级以及社会支持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尤其是批判性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加强社会支持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对年龄较大、农村、学历较低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重点关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健康素养 社会支持
  • 简介: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aattack,TIA)或小卒中后患者行为学的时间趋势:2002~2009基于Oxfordshire人群的前瞻性研究,首诊NIHSS-5分定义为小卒中。虽然发现7年随访未发现就诊时间差异造成的预后显著性差别,但对TIA症状有正确认识的患者(31%)可能提前就诊(2.33vs7.25h)。令人意外的是,周末比工作日就诊时间延迟(25.13vs3.00h,P〈0.01)。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小卒中 ISCHEMIA 专题 时间趋势 时间差异
  • 简介:为进一步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贯彻卫生部“2012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座谈会”精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将于2012年11月9至11日在北京召开“第五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本次大会将重点关注健康教育工作管理能力、研究能力、传播能力、干预能力建设,邀请上级领导及权威专家进行主题发言;并围绕健康教育在慢病防治、有序就医、合理用药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新媒体、患者呼叫中心、患者联盟等新方式进行健康传播与行为干预;医疗卫生机构、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健康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期将举办“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展览(2012.北京)”回顾2011-2012年全国健康教育成果,对健康教育场所(医疗卫生机构、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建设工作及优秀健康教育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展现健康教育工作在疾病防控,关口前移,有序就医,减轻社会医疗负担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表彰健康教育先进,促进与会代表的交流合作。

  • 标签: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中国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健康教育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 会议
  • 简介:澳洲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从1999年~2011年.70岁以上的人口将增加55%.80岁以上的人口增长率将是社会中最高的。待到2020年后.战后出生的人们将进入老年;那时的老年健康问题将会更加引人注目。老年人是健康服务的最大应用者,生命的普遍延长.增加了晚年残疾及慢性疾病的人口.增加了生活孤独和多种并发残疾的可能性.据最新

  • 标签: 老年 精神健康服务 澳洲 精神康复服务 心理健康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已普遍延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正在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老年人要健康长寿,要从生理、心理、运动、饮食等方面进行合理调适,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延缓衰老。

  • 标签: 老年 身心健康 饮食调节 体育运动 心理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贫困护生与非贫困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贫困护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ASA)、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在校的231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贫困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非贫困护生。实施干预:开设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健全帮困体系、成立“自强自立爱心会”之后,贫困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 标签: 贫困护生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 简介:清晨,随着广播体操最后一节音乐的结束,护士们衣帽整齐地开始了繁忙而有序的工作。转眼已到上午10点,1位大妈手拿一张检验报告向护士站张望、寻找着。护士杨蓓连忙迎上前去询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吗?”“我找苏护士,我的化验结果出来了,想让她帮我看看。”听到外面的对话,小苏热情地与老人打着招呼从屋里走出来,耐心地和老人攀谈起来。原来这是1位空巢老人,小苏对她进行过针对性的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健康指导,老人想请护士查看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

  • 标签: 健康指导 空巢老人 居民 护士站 广播体操 检验报告
  • 简介: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和管理系统,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其某方面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学习者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我国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中得到逐步推广。文章回顾了情景模拟教学在不同护理临床领域及护理考核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其在我国护士在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护士 在职教育
  • 简介:?目的:对网络共享课程《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2015春夏学期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以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方法:对全国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共享课程春夏学期的学生18049人进行网上调查,包括课程整体满意度调查、课程运行测评情况和见面课运行测评等。结果:选课学生对课程整体满意度、课程运行测评情况和见面课运行测评的满意度较高(〉89%)。结论:网络共享课教学模式适合《急救知识与技术》课程的开展,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完善课程建设。

  • 标签: 网络共享课程 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 教学 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
  • 简介:在中国,午睡是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午睡可以让人缓解困倦,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但不适当的午睡也会让我们头脑昏沉,情绪低迷。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时间的午睡会增加中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因此,研究午睡习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从而提供科学的午睡指导,对于中国居民的健康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根据午睡在我国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午睡的利弊进行综述。

  • 标签: 午睡习惯 健康 中老年人
  • 简介:2010年1月底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加强临床护理,改革护理管理。我院成为了全国首批72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中的一员,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改革护理管理模式,落实护士职责,

  • 标签: 护理管理模式 护士职责 改革 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 临床护理
  • 简介:1、临床资料选择2004年6月1日至2004年12月1日的剖官产产妇204例为试验组。取2003同期剖宫产产妇183例为对照组。2组均为足月初产妇。手术方式为于宫下段剖宫产,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试验组年龄22-35岁,对照组年龄在21-34岁。经统计学处理,2组年龄、孕周、剖宫产原因、产后出血、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教育护理 Apgar评分 健康 经统计学处理 足月初产妇
  • 简介:2012年8月15日,居民健康卡大型医疗机构全国首发仪式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举行。卫生部部长陈竺在首发仪式上指出,在大型医疗机构发放居民健康卡不仅有利于加快发放进程,更有利于推动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就诊卡的统一,切实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 标签: 医疗机构 健康卡 居民 首发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看病就医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处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应建立完善社区“三级预防”体系,通过讲座,咨询、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来实施“三级预防”体系。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公众的健康防治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健康教育 三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