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TACE、TACE+PEI及PEI3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综合分析预后影响因素,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介入治疗疗效及预后的估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进行TACE、PEI或TACE+PEI介入治疗方案治疗的PLC病例,对影响肝癌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行Cox回归分析。结果3组中以TACE+PEI组疗效最好,生存率最高,中位生存期最长;AFP改善以及肝功能分级改善情况亦以TACE+PEI组为最佳。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癌栓、肿瘤缩小率、TACE+PEI治疗及治疗后AFP值;多因素分析示癌栓、TA—CE+PEI治疗对预后有意义。结论TACE+PEI疗效显著,治疗后AFP及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单纯TACE或PEI方案,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门静脉癌栓形成是影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无癌栓、行TACE+PEI治疗者的生存期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全身静脉化疗对比介入化疗加栓塞术对行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0例,将采用新辅助化疗全身静脉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介入化疗加栓塞术联合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的病理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6.0%,高于对照组的44.0%(P﹤0.05);治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8.0%,低于对照组的52.0%(P﹤0.05);治疗组的呕吐、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脱发及色素沉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化疗加栓塞术比新辅助化疗全身静脉化疗在行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中取得了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全身静脉化疗 介入化疗 栓塞术 宫颈癌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严重上消化道梗阻的Ⅳ期食管癌伴梗阻患者的内镜介入治疗方法的抑制肿瘤的疗效、解除梗阻的时间、合并症及生存期。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105例均行扩张术,扩张后,部分行局部化疗,部分行支架置入,进行观察。结果局部化疗后47%达PR,支架置入后生存期明显延长,部分患者生存期可达1年以上。结论内镜下扩张后的局部化疗可作为晚期食管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支架治疗则可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Ⅳ期食管癌 内镜治疗 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生饮加减用于阿霉素引起的心肌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40例非霍奇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予以CHOP方案化疗6个周期,治疗组化疗同时服用生饮加减.结果:治疗组ECG异常者的共2人次,反应率为1.67%,对照组ECG异常者共25人次,反应率为20.8%.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左室射血分数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随着阿霉素治疗总量的累积EF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饮加减具有预防和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的损害作用.

  • 标签: 阿霉素 生脉饮加减 心肌损害 预防 肿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在肝癌的介入术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间在两院接受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48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实施介入术前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介入术前护理干预的目的在于使中、晚期肝癌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上达到最佳状态,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利于接受和完成治疗过程。本研究提示在介入术前对上述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术前综合护理 并发症 护理服务满意度
  • 简介: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由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时多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常以肝动脉灌注或加栓塞为主,疗效及生存期不尽如意.1998年1月~2000年7月,笔者应用肝动脉灌注、腹腔灌注化疗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三途径序贯治疗PHC患者2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几种介入治疗大肝癌方法优劣.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到肝动脉并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的方法(TACE),合并B超引导下门静脉化疗栓塞(SPVE)或B超引导下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入(PEI)或结合多频治疗;对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行Ⅱ期外科手术切除的综合治疗.结果:TACE,TACE+SPVE,TACE+PEI,TACE及Ⅱ期手术切除,TACE结合射频治疗的肿瘤缩小率≥50%,分别为30.2%,44.9%,45.2%,58.4%;其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36.2%,57.9%,70.9%,94.7%,96.4%和22.9%,39.5%,41.9%,67.9%.(TACE结合射频治疗的2年生存率未随访).结论: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优于单纯TACE治疗.

  • 标签: TACE 肿瘤 介入治疗 大肝癌 疗效比较 原发性肝癌
  • 简介:目的观察生注射液对5-FU抗肿瘤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5-FU组、生注射液(大、中、小剂量)+5-FU组,每组10只。造模次日开始进行干预,对照组、5-FU组、生注射液(大、中、小剂量)+5-FU组分别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5-FU、生注射液(大、中、小剂量)+5-FU,用药14d。停药次日处死实验小鼠,观察瘤重抑制率、免疫功能、肝肾功能、外周血细胞变化。结果①生注射液联合5-FU各组肿瘤生长明显低于5-FU组和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5-FU组CD3^+、CD4^+、CD4^+/CD8^+、IgG、IgM值明显降低(P〈0.05),而各生联合组CD3^+、CIM^+、CD4^+/CD8^+.IgG、IgM值明显升高(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5-FU组ALT升高、WBC和PLT降低,而各生联合组相对于5-FU组ALT降低、WBC和PLT升高(P〈0.05)。结论生注射液可增加5-FU的抑瘤效果,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 标签: 动物实验 抑瘤率 免疫功能 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高血糖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在肝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3例肝癌合并高血糖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分析肝癌合并高血糖介入治疗的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期.结果:总有效率为23.1%,la、2a、3a生存率分别为:52.38%、26.19%、8.73%,中位生存期25.09mo。结论:肝癌合并高血糖完全可以行介入治疗。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合并症 高血糖 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国内外对肾癌再手术的报道较少。至1997年6月,我科共行肾癌根治性手术切除38例,其中对6例复发或转移的肾癌成功地进行了再手术,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癌 再手术 治疗 转移
  • 简介: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结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99年4月至2007年7月,对8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分割剂量2—8Gy(中位4.6Gy),照射次数为6~30次(中位11次),每周3—5次,肿瘤剂量33.6~70Gy(中位52Gy)。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超液态碘油、顺铂、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健择、羟基喜树碱和明胶海绵颗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生存情况及应用WHO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近期有效率为42.2%,其中CR11例,PR24例,NC25例,PD2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9%、32.5%、25.5%。肝功能异常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Ⅰ~Ⅱ度骨髓功能抑制16例,发热1例。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放疗 化学栓塞术
  • 简介:目的评价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使用ForceTriad能量平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宜兴市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92例,其中56例术中使用ForceTriad能量平台,36例选择高频电刀传统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ForceTriad能量平台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住院费用也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手术并发症方面,能量平台组有2例(3.6%)喉返神经损伤,而传统手术组有1例(2.9%),能量平台组与传统手术组间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rceTriad能量平台辅助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切口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虽然住院总费用较传统手术组高,但差距在逐步缩小。

  • 标签: 能量平台 甲状腺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前,应用中药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因其副作用小,疗效可靠,能缩小肿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用消癌平注射液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消癌平注射液 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
  • 简介:目的探讨以健择为主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在X光监视下将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将健择1000mg/m^2以0.9%氯化钠溶液(NS)溶解后每次注入1/2量,氟脲苷(FUDR)0.5g、顺铂(DDP)60mg同样以0.9%氯化钠溶液(NS)溶解后每次靶动脉注入1/2量,d2~d5予全身联合化疗,28d为1周期,完成3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无CR病例,PR11例(55%),NC6例(30%),总有效率为55%。结论健择为主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能减轻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但确切疗效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健择 介入治疗 联合化疗 晚期胰腺癌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组);26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长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较传统开腹手术组略长,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所清扫的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具有传统开腹手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早期胃癌 胃癌根治术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胃间质瘤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1收治的42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2例胃间质瘤平均年龄57.4a,其中≥50a者32例,占76.2%;男女之比2:1。全组术前诊断胃肿瘤者38例(90.5%),其中诊断为胃间质瘤(恶性)的仅l例(2.4%)。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的胃间质瘤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手术方法,可选择性地用于有适应证的病例:贲门部胃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随访的良性和交界性胃间质瘤在剖腹和腹腔镜手术后均无复发:恶性胃间质瘤预后极差。结论:胃间质瘤多发于老年人,以男性多见。胃间质瘤的手术切除要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与剖腹手术同样有效,而且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胃间质瘤 手术治疗 诊断 腹腔镜 切除术
  • 简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lowbacksurgerysvndrome,FLBSS)是指行一次或多次腰部手术后仍有长期的、导致腰部功能明显障碍的腰部疼痛,患者可伴或不伴有根性疼痛。其中多数患者年龄〈60岁,因为椎间盘突出或侧隐窝狭窄(不同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中央型椎管狭窄),行一个或多个节段减压。老年患者因复杂的椎管狭窄、退行性椎体滑脱、退行性脊柱侧弯,可能导致术后效果不佳,则不在此例。除了接受减压手术,患者通常还进行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手术,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融合和内固定的节段从L2至S1不等,部分FLBSS患者还接受过内固定取出或增加融合固定节段的翻修手术

  • 标签: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退行性脊柱侧弯 内固定手术 SURGERY 患者年龄 椎管狭窄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列第3位.很多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的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作者于1995年12月至1998年10月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采用TACE加"金米冲剂”冲服与单纯TACE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并比较其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疗法 “金米颗粒冲剂” 细胞免疫功能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