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neoplasm,NEN)是一组起源于具有胺前体摄取和脱羧能力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显著异质性的肿瘤。根据其胚胎起源,NEN一般被分为前肠、中肠或后肠肿瘤。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neoplasm,GEP-NEN)是最常见的NEN类型,约占所有NEN的65%~75%[1]。长期以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neoplasm NEUROENDOCRINE 肠肿瘤 神经内分泌细胞 生长抑素类似物
  • 简介:背景与目的:面神经瘫痪是听神经瘤切除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的应用,术后面神经功能已得到较好的保护。本研究旨在探讨术中神经监测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对面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分析本院收治手术的57例听神经瘤患者,其中直接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非监测组)35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过程中使用术中神经监测仪对面神经进行监测(监测组)22例。观察术中面神经实时监测情况,随访所有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面瘫情况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Ⅰ-Ⅵ级)进行评价,监测组Ⅱ级2例,Ⅲ级2例,其余均元面神经功能异常(Ⅰ级);未监测组Ⅱ级9例,Ⅲ级6例。Ⅳ级2例,Ⅵ级1例,无面神经功能异常者(Ⅰ级)17例。监测组面神经功能保护良好率明显高于未监测组(P〈0.05)。结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可以提前发现面神经的可能位置,辨别面神经.决定粘连于面神经上肿瘤的剥离程度,判断术中面神经功能的保存情况,明显降低面瘫率,对听神经瘤手术的面神经保护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听神经瘤 术中神经监测 面神经 神经保护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左小腿、左足背肿块20年。于2014年3月5日入住徐州仁慈医院。患者20年前发现左小腿后侧花生米样大小无痛性包块,未予重视。近3年来肿块增大蔓延至足背伴随疼痛。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病1型 腓肠神经 腓浅神经
  • 简介:小肠腺癌(SBA)为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但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SBA确诊时多为中晚期,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临床上缺乏标准有效的系统治疗方案,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未见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根据近几年的一些回顾性研究,分别对SBA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晚期一线化疗、二线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进一步了解最新SBA内科治疗现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化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小肠腺癌 内科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下肢神经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骨科就诊的患者,按入组标准共有4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4周,VAS≥50分)入组。分为联合用药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联合用药组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妥乐平,对照组则仅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两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症状及体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进行评定,并按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4天与治疗3个月时两组间的VAS及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在64.0%和4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时两组的总有效率在72%和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神经妥乐平和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下肢神经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治疗结果 神经妥乐平
  • 简介:《中国神经肿瘤杂志》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创刊于2003年,季刊,大16开,进口铜版纸印刷胶装.公开发行。《中国神经肿瘤杂志》刊登神经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动态、与神经肿瘤相关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工作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包括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讲座、综述、短篇论著、国外文摘(国外神经肿瘤最新动态摘要)、临床病理(例)讨论、技术与方法、个案报告等。

  • 标签: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稿约
  • 简介:一、概况美国神经肿瘤协会(SocietyforNeuro-Oncology,SNO),成立于1995年,总部设在美国Texas州Harris县.是由MDAndersonCancerCenter的Dr.VictorLevin发起创建,1996年在NewMexico州召开第一次会议。现有会员1160余名。现任主席SusanM.Chang女士。

  • 标签: 神经肿瘤 美国 协会 ANDERSON NEW
  • 简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是原发于纵隔的神经原性恶性肿瘤,比较少见,恶性程度高。现将我们解放军总医院自1980年~2002年经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的3例纵隔神经母细胞瘤报告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纵隔 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 病例报告 手术 治疗
  • 简介:背景和目的:听神经瘤的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是目前被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例大型听神经瘤的患者进行术中面神经、三叉神经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监护。结果:术后仅1例出现轻度面瘫,并很快恢复,余颅神经和脑干功能保存良好。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护对大型听神经瘤手术的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听神经瘤 手术治疗 神经电生理 心电监护 肿瘤
  • 简介:神经外科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微侵袭”阶段。现有的一些技术,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unctionalMRI,fMRI)、术中核磁共振(intraoperativeMRI,i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术中导航(neurosurgerynavigationsystem)等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指导病灶范围判断.但是这些基本都是解剖定位,而非针对神经功能的功能定位。而且,由于个体差异及病灶导致的功能重塑,使解剖定位亦出现困难。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intraoperativeneurophysiologicmonitoring,IONM)可以进行非常肯定的神经功能定位。本文就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技术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术中 神经电生理监护 神经功能
  • 简介:背景与目的:脑转移癌的治疗常需多学科合作科学处理。本研究总结神经外科、放射神经外科合作诊治脑转移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神经外科和放射神经外科合作处理98例脑转移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肺癌67例,乳腺癌2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5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原发灶不明4例;其中手术证实为腺癌3例,鳞癌1例。结果:脑转移瘤单发41例,多发57例;手术切除+全脑放疗36例,中位生存期56周;姑息手术+全脑放疗11例,中位生存期46周;姑息手术+立体定向+全脑放疗9例,中位生存期49周;立体定向+全脑放疗42例,中位生存期52周。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医生和放射治疗科医生密切合作,能提高脑转移瘤的治疗效果,减少误诊、误治。

  • 标签: 神经外科 放射神经外科 脑转移瘤 学科合作
  • 简介:鼻咽癌(NPC)是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NPC的基本治疗方法,并且随着放疗技术的改进,放疗可以使很多早期NPC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但是局部晚期、难治、已有转移的NPC患者并不能从单纯放疗中获益,而联合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诱导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NP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NPC的内科化疗不再是一种姑息治疗,而是NPC根治性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本文针对NPC内科化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同步放化疗 辅助化疗 诱导化疗 靶向治疗
  • 简介: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新的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使晚期结直肠癌病人中位生存期延长,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使Ⅲ期结肠癌病人复发和死亡风险进一步降低。本文综述结直肠癌内科治疗最新进展。

  • 标签: 结直肠癌 化疗 辅助化疗 靶向治疗
  • 简介:正值春花烂漫季节,敬悉历经2年精心培育的《神经肿瘤简讯》,如今已正式定名为《中国神经肿瘤杂志》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是我国专门为神经肿瘤学研究者及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信息交流园地的一大幸事。作为一名年老的读者,由衷地高兴、并祝贵刊成功创刊。近年来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而相应的诊疗水平亦取

  • 标签: 神经肿瘤 神经系统肿瘤 信息交流 专业人员 发病率 诊疗水平
  • 简介:神经系统原发肿瘤发病卒小高,但存青壮年相对高发;在恶性实体瘤患者中20%~40%最终会发生脑转移,所以.神经肿瘤学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神经肿瘤学领域是一个多学科参与的交叉学科,除神经外科医生外,还有神经肿瘤病理、肿瘤放射治疗、神经影像、肿瘤化疗医生等参与。近年来,神经肿瘤学领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也得到了重视,神经肿瘤(内)科医师正在成长。与肿瘤学其它领域一样,神经肿瘤学也已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分子/功能影像已是神经肿瘤诊断的趋势;而神经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将是个体化治疗的前提:虽然神经肿瘤特别是胶质憎的化疗,临床上在近20年改观甚小,然而最具代表性的进展是新药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在临床的成功心用和分子靶向治疗的尝试。

  • 标签: 神经肿瘤 分子病理 分子影像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共4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神经症状的患者,分为A组240例、B组232例,其中A组加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B组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体征和症状,利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评分进行评判,记录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计算总有效率。结果A组VAS、ODI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显效率为79.17%,高于B组的6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比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的疼痛及神经功能更好。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椎间盘移位 神经康复
  • 简介:目的:报道利用椎管内残留神经根修复臂丛神经损伤10例的随访结果。方法2002年2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CTM显示:部分已损伤的神经根仍存在椎管内神经前后根;而探查锁骨上臂丛神经时,在椎孔外找不到相应的具正常结构的神经根近端。通过打开椎管将椎管内残留的神经根,用腓肠神经桥接进行神经修复。术后至少随访3年者10例,分别为C54例,C5~63例,C61例,C71例,C8~T11例。结果10例均在其椎管内找到了具有正常结构的神经根近端,C5修复肩胛上神经和C5神经远端各1例,C5修复腋神经1例,C5修复正中神经内侧头1例,C6修复上干前股1例,C7修复内侧束1例,C5~6分别修复上干后股、肌皮神经1例,C5~6分别修复上干后股、上干前股1例,C5~6分别修复肩胛上神经、上干前股1例,C8~T1共同修复正中神经内侧头1例。术后随访45~68个月,平均54个月。10例修复神经所支配肌肉的肌力均达3~4级,且肩外展、屈肘活动自如,不须进行特别锻炼。结论通过椎管内壁丛神经探查,可将传统手术放弃的椎管内残留神经根找到打开椎管对损伤神经根的近端进行修复,这将为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修复提供理想的动力神经源;且通过打开椎管依据臂丛神经的解剖结构进行修复,有利于臂丛神经治疗效果的提高。

  • 标签: 臂丛 创伤 神经系统 脊神经根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