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9200482人原发性肺癌癌基因表达研究/赵建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1.18(6).-472~474以myc家族基因(c-myc、L-myc及N-myc)、Ki-ras基因及C-fos基因为探针,用RNA斑点杂交法观察了24例人原发性肺癌癌基因的转录表达特点.结果:癌基因表达增强的有C-myc.占病例的75%(18/24);C-fos占65%(11/17);Ki-ras占58%(15/24);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癌基因表达 女性肺癌 小细胞肺癌 斑点杂交 气管癌
  • 简介: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TBLB)对肺部周围型块状阴影的诊断价值。方法:DSA下对59例周围型块状阴影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取得组织同时进行刷检,进行病理检查,并对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纤支镜活检结合刷片检查对周边块状阴影确诊率达50.8%,其中肺癌的确诊率为49.15%,包括腺癌6.8%,鳞癌28.8%,小细胞未分化癌1.69%,肺泡细胞癌3.39%,淋巴瘤1.69%,结核1.69%。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对肺部周围块状阴影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方便、易行、安全、花费较少且有效的手段。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肺活检 肺周边块状阴影 诊断 病理检查 肺癌
  • 简介:目的检测腺癌恶性胸腔积液中相关的miRNA表达,探讨miR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10例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miRNA表达谱,结合临床分析可能与预后有关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84例腺癌恶性胸腔积液标本中miRNA表达,结合临床预后分析确认表达差异的miRNA。结果在5例无进展生存期(PFS)≥5个月和5例PFS≤2个月患者中,芯片筛查显示共13种miRNAs表达变化倍数〉2倍。84例不同预后腺癌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miR.146a、miR-16、miR-155、miR-484、miR-134、miR-141、miR.106b和miR-93共8个miRNA进行QPCR验证,发现仅miR-93和miR-146a表达存在差异(P〈0.05),miR-93预后好的患者中表达升高,变化倍数为2.41倍,miR-146a预后好的患者中表达下降,变化倍数为0.46倍。结论miR-93预后好的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高表达,miR-146a则相反,其可能成为判断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预后新的分子标志物。

  • 标签: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miR-93 MIR-146A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腺癌组织中ROS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cal,IHC)检测332例腺癌组织和55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ROS1蛋白的表达,分析ROS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ROS1蛋白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332)和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1蛋白阳性表达不同年龄。性别腺癌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烟史及TNM分期有关(P〈0.05),ROS1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中位无病生存期分别为19个月和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复发率分别为30%和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S1蛋白腺癌组织中低表达,ROS1对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和复发转移有一定影响,检测腺癌患者ROS1蛋白对指导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肿瘤 ROS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表皮生长因子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预后
  • 简介:放射性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两部分组成。放射性肺炎一般属于急性反应,常发生在放疗后1~3个月。主要表现为干咳、程度不一的呼吸困难,有时有发热,影像学表现为放射区的不均匀密度增高及纵隔密度增高。放射区外也有密度改变,但较少发生。放射性肺纤维化为放射性损伤慢性阶段,常发生在放疗结束后2~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以后,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影像学表现为较原照射区收缩的高密度影,周围可见代偿性肺气肿呈现低密度。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肺损伤
  • 简介:目的评价CT引导穿刺对内〈3cm病灶的活检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213例,均有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资料证实。按病灶大小分为两组,其中≥3cm者136例,为大病灶组;〈3cm者77例,为小病灶组。比较两组病例的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引导穿刺活检对大病灶组、小病灶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09%和84.42%,P〉0.05。气胸发生率为3.68%和15.58%,出血发生率为6.62%和24.68%,P均〈0.05,小病灶组气胸及出血发生率高于大病灶组。结论CT引导穿刺活检对于内〈3cm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与≥3cm的病灶组相近;小病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大病灶组,但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肺穿刺 小病灶 活组织检查 CT引导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男性,63岁,因“左侧胸闷,咳嗽半年,痰中带血1月”于2006年5月13日入院。胸部CT检查示:左上叶中央型肺癌,伴左上叶阻塞性炎症。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示:恶性肿瘤。腹部彩超及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于2006年5月16日行左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左上”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肉瘤样癌,支气管切缘(-),支气管旁淋巴结0/3(-)主动脉窗淋巴结0/2(-)。

  • 标签: 肉瘤样癌 癌肉瘤
  • 简介: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腺癌(PA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例PAC组织中COX-2和EGFR的蛋白表达。结果COX-2、EGFR蛋白PA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92%、53.85%。PAC中COX-2、EGFR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与癌旁增生组织、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COX-2的蛋白表达与病人吸烟、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P〈0.05)。而EGFR的蛋白表达仅与PAC病人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密切相关(P〈0.05)。39例人腺癌中,COX-2、EGFR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6,r=0.470)。结论COX-2和EGFR人PAC中呈高表达,二者可能协同促进PAC的发生发展以及侵袭和转移。

  • 标签: 肺腺癌 COX-2 EGFR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合并肺癌围手术期功能的变化及处理措施。方法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26例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15例,段切除术6例,楔形切除术5例。围手术期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氧疗、辅助排痰、呼吸康复训练及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比较术前综合治疗后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患者的功能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前经综合治疗后,MVV、FEV1和FVC均明显改善(P〈0.01),PaO2、SpO2上升(P〈0.05),PaCO2显著下降(P〈0.01)。术后1个月的MVV、FEV1和FVC较术前低(P〈0.05),PaCO2较高(P〈0.05),PaO2和SpO2已无差异(P〉0.05)。3个月时各项指标均已达术前水平(P〉0.05)。26例术后死亡2例(7.7%),24例康复出院。结论中重度COPD合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适当的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功能,增加手术耐受性,有利于术后功能的康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肺功能保护 围手术期
  • 简介:69岁的伯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吃亏是福”。小时候,伯的父母忙着工作,兄弟姊妹都贪玩,只有伯帮着父母做一些家务,得到父母的表扬也最多,偶尔还会有糖豆以资鼓励。

  • 标签: 癌症 治疗 疗效 诊断
  • 简介:放射性损伤是临床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及意外核辐射事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两个阶段。放射性损伤限制了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剂量的增加,并且国内外尚无理想的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此综述了近几年放射性损伤在实验模型的建立、机制的探讨、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放射性肺损伤 实验模型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