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ARDS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机械通气基础上行个体化策略治疗ARDS患者,探讨研究个体化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体化策略,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PaO2/FiO2、PaO2、Cst等指标均有所上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策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个体化策略治疗ARDS患者能更好的改善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肺部损伤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肺复张 ARDS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吸痰后应用治疗的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将32例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组各16例,两组病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无差异(p>0.05),两组病人均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护理,吸痰后配合压力控制法进行。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组病人吸痰后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顺应性明显提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吸痰前后心率、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张过程病人中心静脉压(CVP)出现一过性升高,未出现严重致命性并发症。结论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使用密闭式吸痰后配合治疗,能更好改善病人氧合,避免出现低氧过程,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 密闭式吸痰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容积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至我院接受机械通气及血流动力稳定的1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运用压力容积曲线法分别对呼气末正压5cm、10cm及15cm的H2O(1cmH2O=0.098Kpa)时的容积,观察患者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结果呼气末正压(PEEP)5cm时的H2O容积为(40.3±12.6)ml,10cm时为H2O容积为(122.4±41.6)ml,15cm时的H2O容积为(178.9±46.6)ml,表明患者的H2O容积随着呼气末正压水平的不断升高而升高,两者间为正相关关系(p<0.05)。随着PEEP水平的升高患者的动脉氧合指数也随之升高,且其变化和容积为正相关关系(r=0.486,P<0.05)。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气末正压与容积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呼气末正压(PEEP)与动脉氧合指数间也为正相关关系,患者的PEEP水平越高其容积就越大,其动脉氧合指数则会显著升高。

  • 标签: 呼气末正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容积 氧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位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1例,对患者进行俯卧位,并对前后画着氧合指数、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患者前后其MAP、HR、CI、CVP并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其中PaO2/FiO2于后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表现,对其进行俯卧位能够促进患者内分流和氧合指数的明显改善,且不会对机体血流动力学造成明显影响,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重症肺部感染 俯卧位肺复张 血流动力学 氧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心脏病术后的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将2006年5月份至2008年3月份的108例先心病术后患儿设为对照组;2008年4月至今患儿吸痰时采用膨方法的125例先心病术后患儿设为观察组,观察其的发生率。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翻身、拍背、吸痰方法;观察组常规的方法的基础上吸痰时给患儿实施膨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带气管插管期间实施膨,能有效的降低的发生率,使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膨肺治疗 先心病 体外循环术后 肺不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日本生产的PENTAXEPM_1000型纤维支气管镜及配套活检钳、毛刷对126例病人检查。结果纤支镜的检出率为88.9%(112/126),其中恶性肿瘤引起68例,炎症36例,结核22例。结论纤支镜检查是对病因诊断的重要的检查方法,对原因不明的若条件允许应常规行纤支镜检查。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肺不张 病因
  • 简介:〔摘要〕各类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后,患者的身体健康可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而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时,除了常规治疗技术的应用外,康复治疗对其功能恢复以及病症改善也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COPD的综合康复方案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COPD 综合肺康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对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鼓励术后恢复患者(或其他高风险者)每l~2h行咳嗽及深呼吸训练。

  • 标签: 肺不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间膨吸痰法预防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将开胸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膨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将两组患者吸痰前后各呼吸功能参数变化率相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功能参数变化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经X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经两种吸痰法治疗后,发生情况经X2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开胸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用膨吸痰法吸痰能改善患者的各呼吸功能参数,能较好的预防的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膨肺 吸痰 肺不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拔除气管插管前膨吸痰对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症人工气道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除气管插管前观察组采用膨吸痰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后潮气量、PaO2、SaO2、PaCO2及、肺部感染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潮气量、PaO2、SaO2、PaCO2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膨吸痰能改善常规吸痰所导致的低氧状况,并能有效防治,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防护措施。

  • 标签: 膨肺 吸痰 肺不张
  • 简介: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非肿瘤所致的治疗效果。方法:23例非肿瘤所致患者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行纤支镜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Pao2、胸片等指标。结果:23例经纤支镜治疗后,显著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纤支镜治疗非肿瘤所致疗效肯定,但尚有一定局限性,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并作好积极抢救准备.

  • 标签: 肺不张 纤维支气管
  • 简介:摘要新生儿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之一,轻度新生儿多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症状,而新生儿重度由于疾病到晚期,治疗疗效多不满意或留有后遗症造成持续损害,因此早期认识和诊断新生儿就成为基层新生儿医师关注的重要问题。

  • 标签: 新生儿 肺不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电子支气管镜的应用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电子支气管镜经鼻腔插入,胸部CT辅助下,对支气管进行全面探查,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患者支气管灌洗、刷检、活检的诊断及治疗。观察患者的部位、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原因不明所占百分比(0.00%)明显低于胸部CT原因不明所占百分比(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痊愈12例(30.00%),好转26例(65.00%),无效2例(5.00%),总有效率为95.00%。首次治疗无效的患者,经过二次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改善。结论电子支气管镜用于患者的诊断不仅有助于疾病病因的确定,而且该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肺不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外伤患者预防的护理要点。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胸外伤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伤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加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胸外伤 预防 肺不张 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