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胆汁酸、肝、α-羟丁酸脱氢(α-HBDH)水平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围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住院分娩的ICP患者80例(观察组)及正常孕妇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α-HBDH水平。依据TBA、肝指标将ICP分级,比较各组围产结局,并分析上述生化指标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TBA、AST、ALT、α-HBDH水平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中度组、重度组早产、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高(P〈0.05);重度组早产、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比轻度组显著高(P〈0.05);α-HBDH预测早产敏感度81.26%,TBA预测羊水污染敏感度89.05%;TBA、AST、ALT、α-HBDH预测低出生体重儿敏感度分别为80.18%、80.04%、80.01%、80.00%。结论TBA、肝指标及α-HBDH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妊娠结局预测敏感度均较高。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汁酸 肝酶 d一羟丁酸脱氢酶 围产结局
  • 简介:据止血手术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Bakir组(n=56)行Bakir球囊填塞,B—Lynch组(n=56)行B—Lynch缝合。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产后相关指标、止血成功率。结果Bakir组手术时间(46.73±8.21)min短于B—Lynch组(5824±9A8)min(脚.868,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2h及24h出血量、均少于B—Lynch组(t=-9.055,9.961,12.167,P〈O.05)。Bakir组患者的输血量(1.86±051)u少于B—Lynch组(2.89±0.76)u(t=8421,P〈0.05)。两组住院时间、产后感染、子宫复旧不良、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kir球囊填塞、B-Lynch缝合止血成功率及安全性相当,但目的探究Bakir球囊填塞、B.Lynch缝合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2例为研究对象。根Bakir球囊填塞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输血量均较少,止血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控制效果要优于B—Lynch缝合。

  • 标签: Bakir球囊填塞 B-LYNCH缝合 产后出血
  • 简介:聋哑人因为生活圈子和语言沟通的问题,常会选择和聋哑人婚配。本例为一对听力障碍的患者拟婚配,担心后代亦为听力障碍患者,前来进行婚前检查和遗传咨询。1资料与方法1.1病史资料患者,女,年龄25岁。患者自述其幼年听力正常,5岁时因发热致耳聋。后植入人工耳蜗治疗。现听力可,可以进行一般的语言交流,但口齿欠清楚,智力正常。患者男友,24岁,自幼听力障碍合并语言障碍,但可以书面交流,智力正常。双方父母均听力正常,亦均否认耳聋家族史。

  • 标签: 听力障碍 遗传咨询 婚前检查 患者 听力正常 语言沟通
  • 简介:1临床资料1.1临床基本资料患者女,27岁,孕1产0,孕14^(+0)周由外院转诊至本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史、病毒感染史、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和双胎史。孕期常规补充叶酸、钙剂、铁剂,病毒感染(TORCH)筛查正常。孕17^(+4)周在本院住院行射频消融减胎术,术中同时抽取泵血胎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及基因芯片检查。

  • 标签: 文献复习 动脉灌注 超声诊断 双胎 序列征 临床资料
  • 简介:先天性腹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腹壁发育不良的畸形,是胎儿先天性腹部缺损最常见的类型,常有脐旁全层腹壁缺损,导致肠管和其他腹腔脏器突出腹壁,表面无膜性组织覆盖,其发病率在(2~3)/万[1],严重影响围产儿的质量。回顾分析本院近期收治的经超声报告引产后证实腹裂的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局,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胎儿腹裂 引产后 文献复习 超声 先天性腹裂 腹壁缺损
  • 简介:46,XX,男性性反转综合征(46,XX,malesexreversalsyndrome)是一类性别分化异常导致的罕见疾病.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X,但性腺为睾丸,第二性征男性表型,体内也没有子宫、输卵管及卵巢.虽有男性表型,但因缺乏正常Y染色体,患者可表现为无精及不同程度的性腺发育不全,如幼稚阴茎、尿道下裂.

  • 标签: 性反转综合征 男性 文献回顾 病例报告 新生儿 REVERSAL
  • 简介:染色体18P部分三体综合征是世界上罕见的一种染色体畸变,1967年由Jacobsen和Mikkelsen[1]首次报道,由于此综合征比较罕见,使得临床表型难以定义。本文通过对1例18P三体综合征患者进行出生后2年随访,探讨该病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 标签: 三体综合征 18号染色体 平衡易位 短臂 临床表型 染色体畸变
  • 简介:患者38岁,G3P2,双胎妊娠,末次月经:2017-03-28。孕3+月于当地卫生院建卡,孕期未规律产检。早孕期无特殊不适。孕24+周因持续性干咳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2周(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咳嗽咳痰加重,于孕27^+1周出现头晕、心累、气紧伴不规律腹痛,2017-10-3121:55于我院急诊入院。既往:自幼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伴背部包块,包块表面皮肤反复溃烂10年。

  • 标签: 双胎妊娠 畸形 重度感染 涉险分娩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基因-1(breastcancergene1,BRCA-1)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ncer,EC)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58例EC患者(A组)、31例非典型增生型子宫内膜组织(B组)、13例来院体检的健康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BRCA-1和CA125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的表达差异及其对EC预后的影响。结果(1)BRCA-1在A、B、C3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8%、61.3%、92.3%,CA12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48.4%、0。(2)BRCA-1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A125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及组织分化有关(P<0.05)。(3)BRCA-1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94.7%)高于BRCA-1阴性表达患者(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RCA-1与CA125在EC中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BRCA-1与CA125表达在EC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两者表达呈负相关,通过临床BRCA-1与CA125检测可为早期诊断和判定EC患者病情、预测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乳腺癌基因-1 CA125 预后
  • 简介:目的探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和微量元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在本院妇产科产检的254名GDM妊娠女性纳入GDM组,同时选取437名健康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对象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Ca、Fe、Zn、Cu、Mg、Gr含量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结果GDM组孕前体重和孕前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年龄,身高未见统计学差异;组内比较:两组对象孕中期及晚期Fe、Zn、Cu含量低于孕早期(P<0.05),GDM组1,25-二羟基维生素D3随着孕期增加水平降低(P<0.05),而两组Ca、Mg、Gr含量随孕期增加无变化。组间比较:GDM组孕中期及晚期Fe、Zn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孕妇而血铜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Ca、Mg、Gr含量无差异,两组对象孕早期微量元素含量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无差异。结论妊娠期健康女性体内铁锌铜含量随孕期增加而降低,而GDM妊娠女性体内铁锌含量随孕期增加下降尤为显著,此外GDM组维生素D水平随孕期增加而降低。

  • 标签: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微量元素 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