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检测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价值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1例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鼻中隔矫正术康复的50例患者作为健康组,比较其EOS浸润情况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EOS浸润阳性率为62.75%,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6.00%,(P<0.05)。同时可观察到,研究组切片表现为上皮增生,且出现少量复层临床上皮细胞,同时间质出现水肿症状,且研究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8.24%、80.39%及76.47%,且均显著高于健康组相应水平(P<0.05)。结论IL-1β、MIF及NF-κB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及发展,对存在相应症状的患者进行以上指标的检测,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的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值得推广。

  • 标签: IL-1&beta MIF NF-&kappa B 鼻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内科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72例实验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肾内科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行普通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治疗,将两种治疗结果分析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4.44%vs77.78%),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肉眼血尿消失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肾内科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测定血清抑制B水平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接诊的53例不育症患者组成A组,另按患者疾病情况将其分为A1组(非梗阻性29例)、A2组(梗阻性24例),另择取我院同期55例已正常生育的男性组成B组,分别对各组男性进行血清抑制B水平的检测,比较各组血清抑制B水平。结果A组患者与B组健康男性比较,A组血清抑制B水平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比较,A1组血清抑制B水平明显低于A2组(P<0.05)。结论血清抑制B水平检测可以作为男性不育症患者鉴别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育症 血清抑制素B水平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减少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阻力降低,抑制激肽酶Ⅱ,使激肽灭活降解受阻,激肽积聚,使血管扩张,ACEI能降低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死亡率,改善心衰症状,降低严重左室功能紊乱的发生,增加成活率,降低再梗塞率。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接受长期治疗时出现药物副作用。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芳香化抑制剂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4 月— 2017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患者 6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2 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芳香化抑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芳香化抑制剂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内分泌失调相关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芳香化酶抑制剂 妇科内分泌失调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tathmin1基因表达对微管药物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分析Stathmin1基因表达与微管药物联合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0.5μM紫杉醇和去氧鬼臼毒素作用A549细胞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8.5%、45.8%,Stathmin1与0.5μM紫杉醇、DPPT联合作用A549细胞时,细胞存活率有所下降。结论Stathmin1基因表达与微管药物结合,能够起到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降低肿瘤药物用量。

  • 标签: Stathmin1基因表达 微管药物 抑制细胞增殖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老瓜头生物总碱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与促进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MTT法检测老瓜头生物总碱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Hoechst33258染色、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检测,观察老瓜头生物总碱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和机制。结果MTT检测显示老瓜头生物总碱抑制B16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作用24、48、72h的IC50分别为0.97、0.98、0.16mg·L^-1;选用浓度0.25、0.5、1mg·L^-1老瓜头生物总碱孵育B16细胞24h,经DNALadder检测出现阶梯状DNALadder,片段100~200bp,呈现细胞凋亡裂解;0.5、1mg·L^-1老瓜头生物总碱孵育B16细胞24h后Rhodamine123染色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示荧光降低,且随浓度增加,荧光降低增加;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活性增强,0.5、1mg·L^-1老瓜头生物总碱药物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老瓜头生物总碱可抑制B16细胞增殖,诱导B16细胞凋亡,可通过增强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诱导凋亡。

  • 标签: 老瓜头生物总碱 凋亡 黑色素瘤B16细胞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钟蛋白隐色素Cry1和异丙基肾上腺素(ISO)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胃癌HGC-27细胞,转染Cry1过表达质粒(实验组)或空载质粒(对照组),然后加入不同剂量(0~1000mM)的异丙基肾上腺素,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对照组中细胞存活率随ISO的剂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IC50约为166mM。转染不同质量Cry1过表达质粒的实验组IC50显著上升(0.3μgCry1,IC50=470mM;0.5μgCry1,IC50=532mM;1μgCry1,IC50=538mM)。结论隐色素Cry1过表达可以缓解异丙基肾上腺素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提示其对于肿瘤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隐色素 异丙基肾上腺素 肿瘤细胞 增殖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异位妊娠诊断中采取经腹部B超和经阴道B超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文依据不同诊断技术对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平均分组研究,参照组予以经腹部B超检查(n=35),实验组予以经阴道B超检查(n=35),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组间数据差异。结果参照组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诊断准确率低于实验组,孕囊或包块显示时间高于实验组,统计学具有组间数据计算意义(P<0.05)。结论将经腹部B超检查和经阴道B超检查应用在位妊娠诊断中均存在一定作用,但经阴道B超检查的价值更显著。

  • 标签: 异位妊娠 经阴道B超 经腹部B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1b不同给药途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其给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44例患儿均给予肌内注射,A1组22例患儿肌内注射量为1ug/(kg?次),A2组22例患儿肌内注射量为2ug/(kg?次),其中B组44例患儿均给予雾化吸入治疗,B1组22例患儿雾化吸入量为2ug/(kg?次),B2组22例患儿雾化吸入量为4ug/(kg?次),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2组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1组与B1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A2组与B2组相比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A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1组、B1组与B2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手足口病给予大剂量肌肉注射治疗以及雾化治疗均疗效显著,但是大剂量肌肉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lpha 1b 不同给药途径 小儿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阴道B超与腹部B超用于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本院收治经病理确诊异位妊娠的患者,分别进行阴道B超检查与腹部B超检查。将患者诊断的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阴道B超诊断的符合率(95.56%)相比腹部B超诊断的符合率(85.56%)更高,P<0.05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阴道B超对于异位妊娠流产型、破裂型与未破裂型诊断的符合率上对比腹部B超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临床上异位妊娠应用阴道B超的诊断灵敏度比腹部B超更高,阴道B超的操作也更为便捷,其无需进行膀胱充盈,也不受其他多种的外界因素所影响,阴道B超值得在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阴道B超 腹部B超 异位妊娠患者 诊断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妇产科急腹症采用阴道 B超与腹部 B超诊断的价值。 方法:研究 2016 年 3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运用同一病例对象,对照组运用常规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运用 阴道 B超诊断, 分析不同诊断后患者疾病诊断结果差异。结果:诊断符合率上,腹部 B 超异位妊娠为 59.46 % ,黄体破裂为 33.33 % ,急性盆腔炎为 76.19 % ,流产为 100 % ,肿瘤扭转与破裂为 78.95 % ,阴道 B 超异位妊娠为 91.89 % ,黄体破裂为 83.33 % ,急性盆腔炎为 85.71 % ,流产为 54.55 % ,肿瘤扭转与破裂为 94.74 % ,两组具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上都可以发挥一定诊断准确性的优势,如果进行联合诊断运用,可以更好的减少漏诊与误诊,提升诊断准确性。

  • 标签: [ ] 妇产科 急腹症 阴道 B超 腹部 B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腹部 B超和阴道 B超联合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 2016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本院妇产科接收的急腹症患者 102 例作为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腹部 B 超征象、单纯阴道 B 超征象,判断单独 腹部 B超和阴道 B超检查及联合诊断准确率。 结果:腹部 B超和阴道 B超联合诊断准确率 94.12% ,显著高于单独 腹部 B超 84.31% 、 阴道 B超 85.29% , P < 0.05 ; 联合诊断中 2 例异位妊娠误诊为宫角妊娠, 1 例卵巢囊肿蒂扭转误诊为卵巢肿瘤蒂扭转, 1 例急性盆腔炎误诊为卵巢破裂, 2 例黄体破裂误诊为输卵管卵巢脓肿和异位妊娠。 结论: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可采用 腹部 B超和阴道 B超联合诊断利于明确疾病类型,进一步提高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腹部 B超 阴道 B超 妇产科急腹症
  • 简介:【目的】揭示6-苄基-1-[(苄氧基)甲基)]-5-异丙基尿嘧啶(6-benzyl-1-[(benzyloxy)methyl]-5-isopropyluracil,TNK-651)和埃替格韦(elvitegravir,GS-9137)融合型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HIV-1)逆转录(reversetranscriptase,RT)的非核苷类抑制剂(non-nucleosideRTinhibitors,NNRTIs)作用位点和整合(integrase,IN)活性位点的双靶点抑制剂RT(NNRTI)/IN与RT和IN的结合模式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对选取的7个RT、11个IN复合物晶体结构中的底物分子进行相似性分析;综合运用自身对接和交叉对接方法分别从中优选出RT和IN的最佳受体结构模型;基于分子对接技术分别建立RT、IN与抑制剂的结合模型,据此阐明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结果】对接结果显示,TNK-651和GS-9137融合型HIV-1RT(NNRTI)/IN双靶点抑制剂结合于RT的NNRTIs结合位点,与其形成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阳离子-π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结合于IN的IN-DNA界面活性位点,与其形成氢键作用、π-π堆积作用、疏水相互作用、金属离子螯合作用。【结论】TNK-651和GS-9137融合型HIV-1RT(NNRTI)/IN双靶点抑制剂通过与RT的Lys101和Tyr188形成关键的氢键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与IN的Asp128、Asp185、Glu221及Mg2+和高度疏水性亚结合口袋形成关键的金属离子螯合作用和强疏水相互作用,发挥抗RT和IN双重活性

  • 标签: TNK-651和GS-9137融合型 双靶点抑制剂 分子对接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前磁共振常用的脂肪抑制技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磁共振检查中运用了脂肪抑制技术的50例病例进行本次的研究,对检查后的图像进行质量分析,了解脂肪抑制技术在磁共振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0例病例检查后的图像经过图像质量分析,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度及病灶的显示均到影像诊断目的。结论在磁共振的临床应用中,合理的利用脂肪抑制技术可以改善图像质量,提高病变检出率,为影像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

  • 标签: 磁共振 脂肪抑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腹部B超和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所有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5月8日-2017年5月8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分别实施联合应用腹部B超和阴道B超诊断以及单一诊断。结果观察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检出率92.00%(异位妊娠有28例、黄体血肿破裂有8例、胎盘早剥有5例、附件肿瘤扭转有5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实施联合应用腹部B超和阴道B超诊断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显著提高患者检出率,预防漏诊和误诊情况,为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保障患者的安全。

  • 标签: 联合应用腹部B超 阴道B超 妇产科急腹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B超与腹部B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63例异位妊娠患者,接收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均在治疗前先后接受阴道B超、腹部B超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阴道B超诊断准确率,心管搏动、胚芽、附件包块、假孕囊、盆腔积液检出率均高于腹部B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异位妊娠时,与腹部B超相比,阴道B超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治疗的及时开展,可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中。

  • 标签: 异位妊娠 阴道B超 腹部B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阴道B超和腹部B超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阴道B超和腹部B超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腹部B超检出的准确性为83.33%,误诊率为16.67%;阴道B超检出的准确性为96.67%,误诊率为3.33%。阴道B超的误诊率明显低于腹部B超(P<0.05)。结论阴道B超和腹部B超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阴道B超检出的准确性要高于腹部B超,两者联合应用有利于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阴道B超 腹部B超检查 子宫肌瘤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