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正>单绒毛膜双胎可发生特有的并发症,如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及双胎贫血-多血序列综合征(TAPS),这些并发症均与胎盘血管吻合的情况有关。本文于2013年4月发表在《Placenta》杂志上。排除了激光治疗及选择性减胎的单绒毛膜胎盘,通过颜料灌注研究了sIUGR、TTTS、TAPS及正常双胎血管吻合的发生率、大小、数量及位置。共灌注了

  • 标签: 血管吻合 单绒毛膜双胎 胎盘 发生率 并发症 双胎输血综合征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剖宫产广为流行,相当一部分孕妇及家属思想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剖宫产终止妊娠不仅可以避免分娩产生的痛苦,而且不会改变产妇的体形,产妇和婴儿的安全能得到更大的保障,因而主动提出要求剖宫产,使得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近年来,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医院也放宽了剖宫产的指征。剖宫产到底是否应该提倡,值得临床探讨。

  • 标签: 孕妇 剖宫产 手术 阴道分娩
  • 简介:超声(US)一直是胎儿畸形的首选检查方法,因为US无损伤、检查费用低、仪器普遍,并能实时成像。但是,US有其局限性,当羊水过少时,US显示胎儿结构受限,尤其是羊水过少时常合并双肺发育不良,US往往无法准确量化评价。此时,当羊水过少时,需要一种影像学方法来替代US完成胎儿结构及相关异常的产前评价。本文就羊水过少病因、羊水过少合并肺发育不良的可能机制、磁共振成像(MRI)对羊水过少相关异常尤其是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以及羊水过少胎儿的预后进行综述。

  • 标签: 胎儿 羊水过少 先天畸形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约2.7%的女性乳腺癌发生在生育高峰期(25~35岁)[1].近年来,随着生育年龄的推迟和乳腺癌病死率的降低,未生育期女性乳腺癌患病率呈增加趋势,由此引起的生育相关问题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尤其是对后续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引起的一系列妇科问题,如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甚至癌变、卵巢功能受损、生育、哺乳及避孕等.现将乳腺癌临床监测及干预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卵巢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孕期抑郁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为针对性的开展孕期教育、孕期心理指导及中医药干预提高理论依据。方法:于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泰安地区随机选用孕35周以上的孕妇共564名进行调查,填写应用社会支持量表(SSQ)和相关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孕妇中出现抑郁症状者195名(34.5%),其中轻度抑郁症状的113名(20.O%),中度抑郁者82名(14.5%),重度抑郁者4名(O.7%);无固定职业的产妇及农村户口产妇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略高于有职业的、城市户口的产妇(P〈O.05);年龄相对较大的产妇(超过30岁)和单独居住产妇出现焦虑症状的可能性较高(P〈O.01)。经济、家庭、对胎儿性别的关心、个人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可影响产妇抑郁、焦虑状况的发生。

  • 标签: 产前抑郁 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支持 生活事件
  • 简介:<正>本文于2013年4月发表于《Placenta》杂志上。miRNA-424属于缺氧调节相关的miRNA,以往的研究发现,miRNA-424调节异常可能与胎儿生长受限相关。本文研究了miRNA-424及其相应基因MEK1(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FGFR1(fibroblastgrowthfactorreceptor1)表达水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表达水平 负相关 氧调节 基因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摘取我市4家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2000名孕龄期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问卷调查之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宣教措施,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措施。在1年之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并对比。结果:共回收问卷1024份,其中观察组回收501份,对照组回收523份。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避孕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9.54±O.42和6.11±0.3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此外,在主动采取避孕措施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非计划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对于育龄女性而言能够使她们更好的掌握避孕相关知识,有效提高其避孕措施的使用比率,提高生殖健康。

  • 标签: 计划生育 育龄期妇女 避孕措施 相关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求降低患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定期体检的儿童进行常规检测,进行喂养方面调查统计、分析并对患病儿童母亲孕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月、12月、2岁、3岁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6.1%、21.4%、13.8%、6.75%,围产期贫血调查显示达70.58%(72/102)结论:围产期保健很重要,母乳喂养和6月后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对贫血有意义。

  • 标签: 婴幼儿 贫血 相关因素 围产期贫血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脑动脉硬化与帕金森综合症的临床相关。方法:病例选取为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62例帕金森综合症及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脑动脉硬化或卒中病史进行分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存在有脑动脉硬化的帕金森综合症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无脑动脉硬化的帕金森病34例患者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偏大,表现以四肢强直为主,常伴随假性延髓麻痹和尿失禁现象,部分患者存在智能障碍,危险因素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特征与帕金森病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应当加以区分。

  • 标签: 帕金森综合症 帕金森病 脑动脉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软骨发育不全、致死性骨发育不良Ⅰ型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fibroblastgrowthfactor3,FGFR3)相关性短肢发育异常胎儿X线特点。方法取产前超声疑诊、经FGFR3基因检测确诊的6例软骨发育不全和9例致死性骨发育不良Ⅰ型引产胎儿为研究组(ACH组和TDⅠ组),65例因计划生育或其他原因引产的骨骼发育正常胎儿为对照组。3组胎儿引产后行全身整体正侧位X线检查,定性分析3组胎儿全身骨骼发育特点,定量比较分析3组胎儿坐骨切迹角度、肱骨长/宽、股骨长/宽、第一腰椎长/高、腰椎椎弓根间距比(L4/L1)、腓骨长/胫骨长等指标。结果ACH组胎儿X线表现:6/6例为长骨干骺端膨大、火焰状、边缘不光整;5/6例长骨粗短、方形髂骨、鱼嘴状坐骨切迹。TDⅠ组胎儿X线表现:9/9例显示长骨极其短小、椎体扁平、椎间盘间距增宽、"电话接收器"状股骨、干骺端边缘不光整和喇叭口样改变、方形髂骨、鱼嘴状坐骨切迹;8/9例"电话接收器"状肱骨、巨颅。研究组坐骨切迹角度小于对照组,2组均数±标准差分别为67.9°±16.0°和109.0°±10.3°。3组胎儿肱骨长/宽、股骨长/宽、第一腰椎长/高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依正常组、ACH组、TDⅠ组次序,肱骨和股骨有逐渐短粗的变化趋势,第一腰椎有逐渐扁平的变化趋势。3组胎儿腰椎椎弓根间距比(L4/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ACH组和TDⅠ组胎儿腰椎椎弓根间距比(L4/L1)无病理改变。3组胎儿腓骨长/胫骨长具有统计学差异,但3组胎儿均无腓骨长于胫骨。结论软骨发育不全和致死性骨发育不良Ⅰ型胎儿X线均表现为长骨粗短、方形髂骨、鱼嘴状坐骨切迹等,但后者X线畸形程度更重—长骨极其短小,表现更典型—"电话接收器"状股骨和肱骨、胸廓狭小、椎体扁平、椎间盘间距增宽。与儿童或成人期软骨发育不全不同,胎儿期患者并无典型腰椎椎

  • 标签: 软骨发育不全 致死性骨发育不良Ⅰ型 FGFR3基因 X线 胎儿
  • 简介: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载量与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地区妇女两万余例,用杂交捕获U(second—generationHybridCapture,HC—II)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选取3608例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送病理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患者以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宫颈癌患者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准,分析HPV病毒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2420例(67.07%),CINI448例(12.42%)、CINII376例(10.42%)、CINIII280例(7.76%)、宫颈癌84例(2.33%)。经秩和检验,5组间的HP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97,P〈0.05);CINI与宫颈炎、宫颈癌和CINⅡ的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HPV病毒载量均是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CINⅡ以上病变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而宫颈癌主要集中在中度级别病毒载量之间发病。结论不同宫颈病变级别间HPV病毒载量有差别,HPV病毒载量可作为诊断CINⅡ以上病变的指标。

  • 标签: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病变 宫颈癌
  • 简介:<正>本文发表于2013年12月的《JUltrasoundMed》上。关于双胎反向灌注序列征无心畸胎的体重计算,过去采用过Moore公式。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研究小组使用全新的椭圆公式,试图找到评价泵血儿预后的更好方法。回顾分析过去十年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诊断的59例双胎反向灌注序列征。使用椭圆公式(长×宽×高×0.523)分别计算无心畸胎躯干及肢体

  • 标签: 无心畸胎 序列征 相关性 椭圆公式 心衰 双胎
  • 简介:目的探讨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服用他莫昔芬(TAM)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200例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的口腔黏膜,采用实时RT-PCR法检测CYP2D6*10基因多态性,并分为CYP2D6突变组(CYP2D6*10/*10)和CYP2D6正常组(CYP2D6wt/*10和CYP2D6wt/wt).采用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在200例乳腺癌中,CYP2D6*10/*10纯合子94例(47%),CYP2D6wt/wt野生型48例(24%),CYP2D6wt/*10杂合型58例(29%).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HER-2表达、肿瘤类型无关(Z=-0.444,P=0.674;Z=-0.716,P=0.500;χ2=0.066,P=0.797;χ2=0.694,P=0.405).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CYP2D6*10突变组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YP2D6*10正常组患者(47.2个月比51.2个月,χ2=5.554,P=0.01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CYP2D6*10基因型与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相关(HR=2.755,95%CI:1.230~6.173,P=0.014).结论CYP2D6*10/*10基因型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预后较差.

  • 标签: 乳腺肿瘤 他莫昔芬 细胞色素P450 CYP2D6 预后
  • 简介:<正>本文发表于2012年《UltrasoundObstetGynecol》。研究对象为106例已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的胎儿,接受超声检查的平均孕周为(20.4±4.1)周,筛查的主要超声软标志包括: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颈项皱褶增厚、轻度肾盂扩张、其它心内及心外畸形。各项指标的发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胎儿 超声检查 肾盂扩张 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