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方类聚·养生门》说:“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者,立可致死。”男女房室生活,是人们最重要伦理关系。和谐、定期、规律、适度性爱,可以延长人寿命。日本曾对离婚作过调查,发现离婚男女比美满家庭的人,平均寿命要短得多,一般男人要短12岁,女人短5岁。

  • 标签: 性卫生 老年人 医方类聚 房室生活 伦理关系 平均寿命
  • 简介:目的构建并鉴定逆转录病毒介导Ku80基因RNA干扰表达体系,并建立稳定、高效、长久低表达Ku80的人肾癌786-O细胞株.方法针对Ku80基因,设计并合成3对特异性RNA干扰靶序列,退火形成双链DNA,与BglⅡ和HindⅢ双酶切后pSUPERretro-puro载体连接,构建pSUPERretro-puro-siKu80干扰表达载体,并对重组载体进行测序鉴定.筛选出基因沉默效应最强干扰序列后使用磷酸钙法共转染293FT细胞,产生病毒颗粒随后感染786-O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用RT-PCR检测Ku80基因mRNA表达,Westernblot测定转染后786-O细胞中Ku80蛋白表达量,以鉴定稳定细胞株.结果测序结果证实目的片断正确插入pSUPERretro-puro表达载体中,成功构建了pSUPERretro-puro-siKu80干扰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干扰表达载体786-O细胞Ku80基因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抑制Ku80基因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获得Ku基因稳定干扰的人肾癌786-O细胞株,为下一步利用小干扰RNA技术研究肾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 标签: KU80 逆转录病毒载体 RNA干扰 肾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地区人群不同年龄段性生活频率对前列腺癌发病率影响情况,并为前列腺癌发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经病理确诊北京地区居住20年以上前列腺癌患者134例及135例年龄在50~79岁长期居住于北京市PSA<4ng/mL、超声检查未发现前列腺外周带结节肾肿瘤、肾囊肿泌尿系结石患者作对照,采用问卷、电话访问方式调查不同年龄段性生活频率、婚姻史、首次射精年龄等情况,应用SPSS19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性生活频率对前列腺癌发病具有不同影响作用。20岁、30岁及40岁年龄段性生活频率在4次/周以上较其以下病例组及对照组无显著差异。OR分别为0.93(95%CI:0.57~1.51)、0.78(95%CI:0.48~1.25)和0.91(95%CI:0.54~1.53),P值分别为0.7651、0.298和0.7224。而50岁以后生活频率增加对前列腺癌具有一定保护性作用,大于8次/月生活频率者较低于该水平者OR值为0.47(95%CI:0.24~0.92,P〈0.05)。结论50岁后增加性生活频率对前列腺癌发生具有保护性作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性生活频率 病例对照
  • 简介:肾损伤是泌尿外科急诊常见病之一,腹部损伤8%~10%,而16岁以下未成年肾损伤相对较少,我院自1987年2月~1997年5月共收治未成年肾损伤38例,同期肾损伤患者24%,其中保守治疗36例,95%,仅2例手术。对非手术治疗24例患者在6个月~62个月进行不定期随访,其远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肾损伤 非手术治疗 远期疗效观察 患者 定期随访 急诊
  • 简介:目的:研究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AA)对肾小管细胞(humankidneycell,HKC)损伤与分泌性磷脂酶A2(secretoryphospholipaseA2,sPLA2)活性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HKC为研究对象,脂多糖(LPS)和氯化钙(CaCl2)为sPLA2激活剂,将实验分为单用AA组和联用激活剂组两大类,用sPLA2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上清中sPLA2活性改变。结果:10mg/LAA刺激HKC24h后,引起细胞上清sPLA2活性降低(1.154±0.079vs1.389±0.12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随着AA剂量增大,sPLA2活性升高,40mg/L时高达5.422±0.091(P〈0.05),且40mg/LAA培养组sPLA2活性表现出与时间呈正相关变化。2LPS和CaCl2剂量正相关地激活HKCsPLA2,该过程可为10mg/LAA所抑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10mg/LAA可抑制LPS和CaCl2激活HKCsPLA2,呈浓度正相关性。同时,较高浓度AA可损伤HKC激活sPLA2。据此,推测AA损伤HKC过程中,sPLA2活性达不到损伤程度应有的水平。

  • 标签: 马兜铃酸 分泌性磷脂酶A2 人肾小管细胞
  • 简介: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建立良好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前提。近年来,随着老年患者数量上升,糖尿病、高血压病造成慢性肾衰竭比例增高,对肢体血管条件差患者行动静脉瘘手术机会大大减少,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液净化中血管通路之一,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加。

  • 标签: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临床应用 肾病患者 血管通路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检测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和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ndadenovirusreceptor,CAR)在多种膀胱癌细胞中表达情况,初步讨论E-cadherin与CAR在膀胱癌细胞中表达意义及两者间关联。方法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人膀胱癌细胞中E—cadherin和CAR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CAR在RT4、5637细胞中表达较高,在253J细胞中表达较低;E—cadherin在J82、T24细胞中不表达,CAR在J82细胞中微弱表达,在T24中不表达。结论E-cadherin和CAR在膀胱癌细胞中表达趋势一致,两者可能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膀胱癌侵袭转移过程。

  • 标签: 膀胱癌 上皮型钙黏素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侵袭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机器辅助腹腔镜肾门部肿瘤切除术有效性、安全性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因肾门部肿瘤于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机器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19例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左侧10例,右侧9例;肿瘤位于前唇者10例,位于后唇者9例;肿瘤完全内生1例;孤立肾病肾门肿瘤1例;患者年龄32~80岁,平均(62.26±13.02)岁,体质量指数19~28.1,平均22.75±2.17,肿瘤直径1.1~4.5cm,平均(2.76±1.00)cm,R.E.N.A.L.评分6~10分,平均(7.73±1.05)分,Mayo粘连指数评分0~3分,平均(0.89±0.87)分。结果19例肾门部肿瘤患者均成功完成辅助腹腔镜肾门部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90~196min,平均(125.68±28.62)min(包含机器安装时间),手术出血量20~200mL,平均(53.16±42.03)mL,肾动脉阻断时间8~30min,平均(17.42±6.04)min,术后卧床时间2~5d,平均(2.89±0.99)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11d,平均(3.74±2.60)d,术后住院时间6~9d,平均(6.57±0.76)d。病理:肾透明细胞癌13例(Fuhrman核分级1~3级);乳头状肾癌3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囊性肾癌1例;无切缘阳性病例。平均随访5.6(1~10)个月,无转移、死亡、复发、漏尿等病例。结论机器辅助腹腔镜肾门部肿瘤切除术治疗早期肾门部肿瘤是安全、有效

  • 标签: 机器人手术系统 肾部分切除术 .肾门部肿瘤
  • 简介: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由于其不能治愈,经常出现浮肿、高血压、贫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丧失希望。希望是一种坚定信念,是重塑信心重要源泉,它能够指导人们以一种积极乐观态度去面对各种压力。近年来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患者希望水平正相关,照顾支持有利于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提示主要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表现与患者希望水平可能有密切关系。照顾者反应是评价照顾照顾过程中表现较好指标,它对患者希望水平影响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照顾者反应和希望水平现状,并探讨两者关系,为临床中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社会支持 高血压肾损害 维度得分 内容效度 付款方式
  • 简介:肾细胞癌在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并且当其癌肿超出肾脏范围成为非器官局限性病变后,则是泌尿男生殖系中致死性最强恶性肿瘤。2009年,美国有57000例患者被诊断为肾癌,其中有13000被夺去了生命[1]。

  • 标签: 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 长期治疗 肾癌 多灶性 双侧 2009年
  • 简介:目的研究膀胱癌EJ细胞株中CD44基因小RNA干扰后细胞侵袭功能变化。方法小RNA干扰方法抑制EJ细胞中CD44基因表达,细胞划痕实验和Boyden小室研究shCD44-EJ细胞侵袭功能改变。结果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shCD44-EJ细胞与CD44单克隆抗体结合性下降,Westernblot检测CD44蛋白表达量减少,细胞划痕实验和Boyden小室研究结果显示shCD44-EJ细胞侵袭能力降低约50%。结论特异性沉默CD44可抑制EJ细胞侵袭能力。

  • 标签: 膀胱肿瘤 EJ细胞 CD44 RNA干扰
  • 简介:腹膜透析(PD)是维持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及其家属经过严格训练掌握相应操作要领后,可以在家中自己治疗,这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医院工作压力、减少医疗费用等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尽管腹膜透析技术在不断进步,但PD患者死亡率仍较高,透析后患者两年存活率仅为77%,而且国外文献提示PD患者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均是常见并发症,

  • 标签: 腹膜透析技术 透析患者 死亡原因分析 慢性肾衰竭患者 心血管疾病 肾病患者
  • 简介:目的研究黄芪当归合剂及阿托伐他汀对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影响。方法选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复氧组、黄芪当归合剂组、阿托伐他汀组、黄芪当归合剂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组。检测活性氧产生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kB。结果缺氧复氧组活性氧高于对照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各自mRNA表达上调,黄芪当归合剂组、阿托伐他汀组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黄芪当归合剂和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黄芪当归合剂、阿托伐他汀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性损伤保护作用,联合用药效果显著,可能与通过抑制核因子-kB炎症通路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从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 标签: 黄芪 当归 上皮细胞
  • 简介: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精浊”、“白浊”、“白淫”“淋病”等范畴。其发病率高,病因病机复杂,危害患者身心健康,难治愈而易于复发,而且他还是造成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重要原因之一。西医至今尚未找到良好治疗方法。笔者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40例,采用头针配合体针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体针治疗,两组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配合治疗 体针治疗 疗效观察 头针 性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初步总结机器辅助腹腔镜治疗复发肾上腺肿瘤经验,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5例于我院接受机器辅助腹腔镜经腹腔途径复发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昕患者既住均有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史。结果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副损伤及中转开放。本次手术距上次手术时间10~121个月,平均22个月。肿瘤位于左侧2例、右侧3例,直径1.5~13.0cm,平均5.3cm。5例中副神经节瘤3例、皮质腺癌1例、肝癌肾上腺转移肿瘤1例。手术时间102~245min,平均169min。术中出血量10~150n、1,平均56ml,术中均未输血。昕患者并发症评分均为ClavicnDindo1级。术后住院5~9d,平均7.2d。随访8~37个月,肝癌肾上腺转移肿瘤患者8个月后复发,余1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无复发。结论经腹腔途径机器辅助腹腔镜显示清晰、操作精细,且避免了从原手术入路操作,切除复发肾上腺肿瘤具有技术上可行性,但其对肿瘤控制有效性仍需更大样本量来证实。

  • 标签: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经腹腔途径 复发肾上腺肿瘤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对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标准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评估机器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对于开放手术而言是否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将118例Ta-3N0-3M0期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58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开放手术治疗,机器辅助组(60例)接受机器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体外尿路改道。

  • 标签: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 浸润性膀胱癌 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