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尿液基质蛋白22(NMP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38例膀胱癌和28例非膀胱癌患者新鲜尿液,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尿NMP22水平,TRAP—PCR-ELISA法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尿液NMP22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64%;端粒酶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71%;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32%,特异性为97%。NMP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两者均为阳性时诊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则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89%。结论联合检测可使在维持较高敏感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其特异性与细胞学检测相差较小,而敏感性却远高于细胞学检测,因而联合检测较单一指标的检测对膀胱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核基质相关蛋白质类 膀胱肿瘤 诊断
  • 简介:膀胱癌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对膀胱壁的浸润深度,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近70%的患者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膀胱癌整体5生存率可达77%,仅5.5%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但由于膀胱癌具有较高的复发率,肿瘤恶性程度可伴随复发、逐渐进展等特点,使膀胱癌远期预后不佳。低、中风险的膀胱癌患者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1分别有20%、40%的复发率,高风险患者复发率可达90%。

  • 标签: 膀胱癌细胞 复发率 浸润性肿瘤 膀胱组织 浸润深度 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5例正常睾丸组织和27例睾丸癌组织增殖细胞抗原(PCNA)、P21和P53的表达,表达阳性的PCNA和P53均定位于肿瘤细胞内,P21蛋白定位于肿瘤细胞膜上,27例睾丸癌组织PCNA、P21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9%、44.4%和48.2%。并且PCNA、P21和P53阳性表达率与睾丸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提示PC-NA、P21和P53可作为评估睾丸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标签: 睾丸癌 癌基因 表达
  • 简介:患者:女,11岁,因“浮肿2余”入院。初次起病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面部浮肿,以后浮肿逐渐波及全身,呈凹陷性。无肉眼血尿,时有尿痛。于当地医院以“急性肾炎”住院治疗1周,全身浮肿减轻出院。出院后1个月余入本院。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首发表现 长期误诊 肾损伤 面部浮肿 全身浮肿
  • 简介:目的探讨窄带显像膀胱镜能否减少膀胱肿瘤手术前后病理分级的差异.方法采用WHO/ISUP2004病理分级标准并结合临床情况,对205例膀胱肿瘤术前活检病理、术后病理分级等进行分析.对接受保留膀胱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膀胱肿瘤复发情况.结果白光膀胱镜组109例,术前G023例,G160例,G222例,G34例;术后G015例,G141例,G231例,G322例;活检低估51例(46.8%),高估7例(6.4%),一致51例(46.8%).窄带显像膀胱镜组96例,术前G015例,G145例,G230例,G36例;术后G014例,G121例,G246例,G315例;活检低估45例(46.9%),高估14例(14.6%),一致37例(38.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单独观察G1亚组,窄带显像膀胱镜G1组低估率高于白光膀胱镜G1组(62.2%vs41.7%),窄带显像膀胱镜G1组一致率低于白光膀胱镜G1组(24.4%vs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29).行白光膀胱镜者平均随访33个月(4~62个月),复发38例;行窄带显像膀胱镜者平均随访15个月(3~32个月),复发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P=0.02).结论窄带显像膀胱镜不能减少膀胱肿瘤术前活检分级低估现象.

  • 标签: 膀胱肿瘤 窄带显像 膀胱镜 病理分级
  • 简介:目的探讨因子κB(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的作用;观察羊踯躅根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BSA)方法复制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和羊踯躅根治疗组。分别进行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检测和肾组织学检查;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NF-κB抑制剂IκB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模型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增加,出现异常肾组织学改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脏病理改变减轻,IκBmRNA降解减少,NF-κB蛋白表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F-κB在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扮演了重要角色,羊踯躅根制剂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和表达对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发挥作用。

  • 标签: 免疫复合物 肾小球肾炎 核因子KB 羊踯躅
  • 简介: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如累及肾脏则称为狼疮肾炎(LN),LN与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关,但是也可以处于临床静止期.多年来,环磷酰胺(CTX)和泼尼松龙已经成为诱导治疗SLE、LN的金标准,尽管还有很多其他的治疗方案,每2周一次的低剂量CTX(500mg)静脉冲击治疗,共6次的方案显示出与高剂量CTX(每月1次,6次,然后每3个月1次,2次)同样有效.最近,霉酚酸酯(MMF)已经证实与CTX同样有效,但是并无安全性方面的明显优势.我们回顾性评价英国中部地区三家医疗中心不同方案,比较其治疗狼疮肾炎(LN)的效果.

  • 标签: 狼疮肾炎 英国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经 静脉冲击治疗 诱导治疗
  • 简介:德国每年新发现的前列腺癌(PCa)患者约有58000例,基于各期PCa的处理有多种选择和变化,临床上非常需要建立诊断和治疗标准。但在“前列腺癌早期发现指南(2002)”出版后一直未作更新,因此,2005德国泌尿外科学会决定制订新的PCa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内容包括PCa的早期发现、诊断和各期PCa的治疗。

  • 标签: 前列腺癌 诊疗指南 新指南 2009年 德国 泌尿外科学会
  • 简介:2004WHO综合肾细胞癌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的特点,推出了新的肾细胞癌分类和诊断标准(表1)。

  • 标签: 肾细胞癌 病理分类 诊断
  • 简介:专家论坛王行环,蒲小勇.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应用进展.2009,14(1):1何家扬,王伟.代谢综合征与前列腺增生症.2009,14(2):81GaoAllenC,朱国栋.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演进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2009,14(3):161陈兴发.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2009,14(3):166

  • 标签: 泌尿外科 活体供肾切取术 雄激素非依赖性 编排 栏目 索引
  • 简介:〔NeppleKG,etal.JUrol,2012,187(1):32-38〕在美国,每年有超过55000例患者诊断出肾癌,肾癌已成为男性第七大、女性第九大常见恶性肿瘤。研究显示肾癌的发病率近年呈稳步上升趋势,而总的发病率的升高却可能掩盖肾癌发病年龄的差异性。

  • 标签: 癌发病率 发病年龄 特异性 肾癌 基础数据 美国
  • 简介:近年来,我国慢性肾脏病(CKD)及其引起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ESRD替代治疗手段,透析充分是MHD患者长期存活的基础。MHD普遍存在的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贫血、心血管并发症及病死率关系密切。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SF-36量表 生活质量 应用 评估 心血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