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峡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12月~2005年8月应用峡植骨固定术治疗腰椎峡裂患者26例,经椎板AO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峡裂7例,椎弓根螺钉合并椎板钩固定19例,峡裂处均取髂骨植骨。术后3~6个月复查。术前及复查时采用VAS评分进行临床功能评价,摄腰椎双斜位和动力位X线片观察峡愈合情况和椎间活动度变化。结果术前和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25±1.24、2.14±1.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活动度分别为8.3°±2.4°、8.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斜位X线片示峡已经无透亮线。结论峡植骨固定术是治疗腰椎峡裂所致腰痛一种合理、简单、安全术式。

  • 标签: 腰椎 脊椎前移 骨移植 内固定器
  • 简介:腰椎峡是指上下关节突之间部分及相应部位椎板,是神经弓最薄弱之处,如果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spinalunit,FSU)之间无移位,则关节突间峡缺损称为峡裂;峡裂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双侧峡裂可能产生患椎及以上脊柱向前滑移,即为峡裂性椎体滑脱(isthmicspondylolisthesis,ISS),一般呈低度且无神经症状.目前对成人腰椎ISS相关进展很少提及[1],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成人 腰椎峡部裂椎体滑脱 病因 发病机制 影像学诊断
  • 简介:他汀类药物除了可以降低血脂水平,还展现出了很多独立于降低血脂之外其他作用。1999年Mundy首先发现他汀类药物有促骨形成作用,其可以作为促骨形成潜在药物而被广泛关注。随后很多学者都对他汀类药物对骨代谢影响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虽然多数研究结果支持辛伐他汀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作用,但也有部分实验未得出相同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他汀类药物在分子水平对骨代谢影响具体作用机制,尽早研制出对骨骼具有显著作用他汀类药物以及给药方式,是他汀类药物能否最终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及其他骨代谢疾病、促进骨折愈合关键。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骨形成
  • 简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血栓远端静脉高压和肢体肿胀、疼痛临床症状病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报导称约22%~29%DVT患者可能并发致命肺栓塞[1].DVT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危险因素.美国每年约有50万人发病,我国从文献统计结果显示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静脉回流障碍 静脉管腔 肢体肿胀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加强踝泵运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作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我科2003年1月至2010年9月138例髋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59例患者作为预防组,术后未进行踝泵运动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DVT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组13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治疗护理效果,对照组发生DVT23例,发生率为29.11%,预防组发生DVT9例,发生率为15.3%。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导患者术后早期加强踝泵运动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更能有效减少DVT发生。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PyeSR征选英国Aberdeen地区一个健康管理公司提供年龄大于50岁男性或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骨赘形成、终板硬化和椎间隙狭窄这些影像学特点在腰椎间盘退变人群联系程度。使用一个分级(从0级到3级)半定量方法评估椎间隙(L1/L2到L4/L5)中这些影像学特点情况。使用线性模型来分析这几个特点和患者表现出来结果关系,分析beta系数和95%可信区间。结果:共有286男性(平均年龄65.3岁)和299女性(平均年龄65.2岁)参与这项研究,行椎管造影,包含了2340个腰椎节段。一共有73%腰椎节段具有骨赘,26%具有终板硬化,以及37%具有椎间隙狭窄。随着骨赘严重程度增加,终板硬化和椎间隙狭窄严重程度也随之增加,而随着终板硬化严重程度增加,椎间隙狭窄程度也随之增加。各个椎间水平均符合这种情况。联系最大是骨赘与终板硬化关系(beta系数=2.7;95%CI2.4.3.1)。终板硬化和椎间隙狭窄之间beta系数是1.9(95%CI1.7,2.1),而骨赘和椎间隙狭窄beta系数较弱,为1.2(95%CI1.1,1.3)。

  • 标签: 腰椎间盘退变 椎间隙狭窄 硬化 终板 骨刺形成 骨赘形成
  • 简介: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骨折,临床上最常见骨折分类方法是Lauge-Hansen和AO分类方法,我们将Lauge-Hansen旋后外旋和旋后外展型骨折简称为旋后型骨折.此类骨折占踝骨折70%以上,其共同特点是均由旋后应力引起骨折,外踝骨折块较小,内固定后骨折稳定性差,早期功能锻炼易造成复位丢失.我们从2002年9月至今对25例旋后型踝骨折病例采用改良1/3管型钢板固定外踝骨折,均得到稳定固定,可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标签: 踝部骨折 钢板内固定 旋后 改良 早期功能锻炼 分类方法
  • 简介:目的探索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78例,据骨折部位取肘内侧、肘外侧或肘内、肘外侧双切口。行骨折复位,拇指顶压鹰嘴窝,远近骨折端对合平整,注意尺或/和桡侧缘平滑,克氏针临时固定,选用适当直径、长度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先外侧后内侧),保持提携角10°~15°。术中避免重复操作,争取一次固定成功。结果本组78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1.5年。根据手外科分会肘关节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总优良率97%。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儿童肱骨髁骨折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对人体无毒无害,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在骨折断面产生自动加压作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肱骨髁部骨折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粗隆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作者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不稳定骨折19例。骨折按Evans-Jesen分型,A型3例,B型4例,型12例。术中取髋关节外侧切口,常规显露,复位大小粗隆骨折,捆扎固定;扩髓后充填骨水泥,置入人工假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术中失血500mL,输血300mL。住院时间平均15d,随访8-16个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复位良好,假体位置满意。术后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褥疮发生。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4.8%。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粗隆不稳定骨折一种有效方法,可早期负重运动,具有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优点。更多还原

  • 标签: 关节置换 粗隆部 不稳定骨折 高龄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钢板与海绵螺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股骨粗隆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并行动力加压钢板与海绵螺钉联合固定,术后随访8~72个月,分析研究其治疗效果.结果:52例病人全部术后随访,疗效满意,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6.3%(50/52),无髋内翻发生.结论:该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内固定可靠,取材经济,手术时间短优点,特别是老年病人,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粗隆部骨折 内固定 动力加压钢板 海绵螺钉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椎体间撑开复位辅以短节段固定治疗Ⅱ°峡型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斜向单枚椎间融合器行椎体间撑开复位,再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短节段固定治疗37例Ⅱ°峡型腰椎滑脱症,随访12~60个月,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其融合率.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12~18个月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5例在1年后即融合.滑移复位情况:34例术后滑移程度小于10%,3例小于20%.临床效果评价:优23例,良14例,无改善0例,差0例.结论峡型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目的是在彻底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基础上可靠融合,并通过辅以短节段内固定椎体间撑开,恢复腰椎良好力线前提下行有限复位.

  • 标签: 峡部型腰椎滑脱症 脊柱融合术 椎间融合器 内固定
  • 简介:笔者于2008年9月28日收治1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急诊手术术后渐进发生了双股巨大骨化性肌炎,临床上比较罕见,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6岁。因腰背部外伤,剧痛、双下肢感觉、运动丧失1h入院。当时于门诊行CT检查示:T12椎体压缩骨折,T12椎板骨折,脊髓损伤。

  • 标签: 骨化性肌炎 脊髓损伤 股部 双侧 椎体压缩骨折 腰背部外伤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19岁,武警战士。因反复腰部疼痛活动受限2年,加重3个月。于2012年6院入住本院。2年前在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感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无明确外伤史。卫生队医生按照腰肌劳损给予休息、口服止痛药物、腰部理疗。好转后继续从事训练和战备执勤,2年间腰部疼痛症状反复发作。3个月前负重5km跑后,患者自觉腰部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拍X线片后诊断为腰椎峡裂。

  • 标签: 腰椎 骨折 闭合性 骨折固定术 骨移植
  • 作者: 姜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骨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0-09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8期
  • 机构: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230
  • 简介:大家都知道,人吃五谷杂粮,哪里有不生病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因为意外事件导致身体骨折,这也是免难,谁也不想发生这样意外。骨科临床中,骨折现象也是很普遍,对于骨折较轻患者,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不用多久,你就会满血复活。对于意外,我们谁也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你是幸运儿,那么就要适当了解下,正确对待骨折后如何治疗,怎么治疗?下面我会给大家介绍骨折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都有哪些,请大家耐心看完,相信我会对你有帮助。

  • 标签: 骨折;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UMR106细胞成骨分化和骨形成相关蛋白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空白血清组、低剂量血清组、中剂量血清组、高剂量血清组、阳性对照组,分别予以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并对其细胞进行加药培养,测定UMR106细胞培养72h后检测增殖、ALP活性以及各组细胞OPN、RUNX2、B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低、中、高剂量血清组和阳性对照组加药干预72h后,细胞吸光度值均较低(P〈0.05),而细胞ALP活性均较高(P〈0.05),且随着中药血清水平升高,ALP活性提高;与空白血清组相比,经中药含药血清培养后UMR106细胞OPN、RUNX2、BMP-2均显著上调(P〈0.05),且呈浓度梯度性变化,各中药含药血清组以高剂量组表达最为明显。结论表明补肾健脾活血方(骨康方)含药血清有促进UMR106细胞成骨分化和调节骨形成相关蛋白;且随着补肾健脾活血方(骨康方)水平增高,成骨分化更明显。

  • 标签: 中医药 补肾健脾活血方 UMR106细胞
  • 简介:由AO-Spine中国主办、南京鼓楼医院骨科承办2011年"脊柱畸形"高级研讨会将于2011年6月25~26日在南京举行,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脊柱矫形专家作专题报告。内容包括:(1)脊柱畸形临床评

  • 标签: 脊柱畸形 中国 南京鼓楼医院 专题报告 脊柱矫形 国内外
  • 简介:目的评价经关节突入路手术治疗峡裂性腰椎滑脱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9月~2003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峡裂性腰椎滑脱患者83例,随访患者81例,年龄(55.25±19.21)岁,随访时间(1.68±0.93)年.按照不同手术入路方法分为两组,Ⅰ组经关节突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Ⅱ组经椎板切除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按各组术中临床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JOA评分等数据经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术后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临床优良率分别为87%与7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7.81%与62.88%.术后均无螺钉松动、断裂或者滑脱加重并发症,有3例假关节形成.结论在峡裂性腰椎滑脱患者手术治疗中,经关节突入路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技术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 标签: 腰椎 脊柱前移 椎间融合 手术治疗 内固定器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
  • 简介: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技术结合锁骨远端切除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价值。方法2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4~81岁,平均58.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侧损伤。采用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斜方韧带和锥形韧带)并结合锁骨远端切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随访总结。结果本组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9个月。X线片检查未见肩锁关节脱位。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优20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双Endobutton技术结合锁骨远端切除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法安全、疗效满意、术式先进、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双Endobutton技术 喙锁韧带 锁骨远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