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2-12/2003-12我们给65例胃肠减压病人进行适量饮水,并以常规方法护理45例作对照,在防治口唇干裂、口咽感染、早期呃逆,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稀释胃容物易于吸出等方面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胃肠减压 适量饮水 护理方法 口唇干裂 口腔炎 胃肠道手术
  • 简介:脑梗塞病人多见于老年人,部分病人出现单侧肢体瘫痪,引起月国窝静脉血液瘀滞,如不注意预防常并发静脉血栓形成。有资料表明,既往有静脉血栓形成史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率为无既往史者5倍,23%~26%DVT病人既往有血栓病史。我们于1999年以来对87例脑梗塞伴偏瘫病人于住院早期采取综合措施,不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且加快了肌力恢复速度,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脑梗塞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人 预防 后下 老年人
  • 简介: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静脉填塞导致回流障碍而酿成静脉高压和瘀血,深静脉血栓是骨折后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与其相关肺梗死是导致病人死亡主要原因。现对其形成原因及预防和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 创伤后 后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已知3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其间数量关系影响着血管形成信号转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介导肿瘤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抑制VEGF和VEGFR手段已用于肿瘤治疔研究.VEGFR对肿瘤血管形成影响还与Tie和Eph内皮酪氨酸家族其他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有关.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血管 VEGFR 血管形成 免疫组化
  • 简介: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至少有10万种以上,其中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真菌有20余种,根据致病真菌侵犯人体部位和菌种不同,可分为浅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两大类,浅真菌病又称皮肤癣菌病,简称癣。引起癣真菌称为皮肤癣菌,90%以上真菌性皮肤病为皮肤癣菌病,由于侵犯表皮角质层毛发及甲板,故临床上可分为体癣、股癣、手足癣

  • 标签: 兰美抒 治疗 浅部真菌病 皮肤癣菌病 抗真菌药
  • 简介:目的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VC蛋白和Pol蛋白特异性CTL表位变异差异,以探讨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可能机理。方法对51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LA-A2和A11分型;用巢式PCR扩增血清HBVC基因与Pol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根据HBVS基因序列,用VirusBlast软件鉴定患者感染HBV基因型;用VectorNTI软件对目前已知HLA-A2限制性4个C蛋白和5个Pol蛋白特异性CTL表位与HLA-A11限制性1个C蛋白表位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47例(47.86%)患者HLA-A2阳性,其中AHB67例,CHB109例,CSHB71例;220例(42.64%)患者HLA-A11阳性,其中AHB67例,CHB107例,CSHB46例;CTL表位变异分析结果如下:①在3组HLA-A2阳性患者,表位变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三组HLA-A2阳性HBVB基因型患者,P455-463和P816-824表位变异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在三组HLA-A2阳性HBVC基因型患者,各表位变异无显著性差异;④在三组HLA-A11阳性患者,C88-96表位变异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HBVC基因型患者,表位变异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HBVB基因型患者,各表位变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某些HBVC蛋白和Pol蛋白特异性CTL表位在AHB、CHB和CSHB患者间变异有明显差异,并且受感染病毒基因型影响。CTL表位变异可能与乙型肝炎重症化和慢性化机制相关。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特异性CTL表位 核心蛋白 多聚酶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价值对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效果及消化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满意率、生理舒适水平、焦虑自评量表分数、SF-36简明健康量表评分、血液透析舒适程度、血液透析知识了解度、透析过程代谢紊乱、低血压不良事件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几率低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优势,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透析过程代谢紊乱、低血压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舒适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术在胆道外科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2年由作者施行顺逆结合法行胆囊切除术206例病人。结果206例病人均顺利恢复,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胆管、血管损伤发生。结论在开腹胆囊切除术中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胆管损伤关键,顺逆结合法行胆囊切除术是一种较为有效预防胆管损伤手术方式。

  • 标签: 顺逆结合法 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道外科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手术治疗
  • 简介:本文在简述慢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基础上,介绍了中医辨证分型、基础方加减、因定方、中成药、针灸治疗:以及西医根除Hp、抑酸、保护胃黏膜和手术治疗;最后重点叙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探索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模式方向。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稿件处理效率,缩短文章发表周期,《胃肠病学》编辑现已开通网上投稿和审稿办公系统,网址:www.cjge-manuscriptcentral.com。使用者只需经过简单注册,便可永久使用本系统。现分别针对投稿者和审稿专家。对本系统注册、登陆和使用方法作一简介。

  • 标签: 办公系统 胃肠病学 编辑部 投稿 发表周期 使用者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临床上常见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1/3。至今IBS病因及发病机理还不清楚。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欠理想。我们从1997年1月始试用免疫调节剂多抗甲素与小牛胸腺素配合中医辨证治疗阑尾切除术后IBS,发现此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阑尾切除术 肠易激综合征 IBS 多抗甲素 小牛胸腺素
  • 简介:目的观察胃力康联合法莫替丁和铝碳酸镁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6例,使用胃力康联合法莫替丁和铝碳酸镁片治疗。对照组42例,以吗丁啉和法莫替丁及铝碳酸镁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25.0%,有效66.08%,无效8.93%,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显效16.67%.有效64.29%,无效19.08%,总有效率80.9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主要体现在显效,两组显效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其机制可能为胃力康不仅有良好促动力作用,而且有舒肝解郁抗焦虑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中西医结合 胃力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