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后的相关因素,预防的发生。方法对13例病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给予体位引流、呼吸功能训练等治疗措施。结果对13例病人均。结论了解相关因素,预防不张起积极作用。

  • 标签: 肺手术 肺不张 相关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老年急性炎性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胸片或/和CT、纤支镜检查确诊为急性炎性30例老年患者,在心电监护,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下行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结果老年急性炎性30例患者经纤支镜BAL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胸片明显改善,显效27例,有效3例。结论老年急性炎性患者积极抗感染的基础上,经纤支镜BA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积极应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急性炎性肺不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压接头静脉留置输液中的留置时间。方法将80例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接肝素帽,观察组采用外接正压接头。结果观察组取得置管时间延长的满意效果。结论正压接头留置时间长于肝素帽留置时间

  • 标签: 正压接头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时间对血液标本血液细胞各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ED-TA-K2抗凝血液标本旋转不同时间后,应用XT-2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RDW、PLT、PDW,同时与手工法计数结果比较。结果血液标本旋转不同时间后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细胞,其中WBC、PLT,计数及血小板系列偏差较大,结果不稳定,RBC系列参数偏差很小,结果较稳定。结论血液标本室温下不同保存时间对检测血液细胞各参数有影响,其中WBC计算应在4h左右完成,PLT计数及PLT系列参数检测应在2h内完成,RBC计数及RBC系列参数检测最好在6h内完成。

  • 标签: 血细胞 流式细胞仪 时间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埋藏式心脏转除颤器植入术的护理技术和质量,以保障病人生活品质。方法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转除颤器,实施术前、中、后的及健康指导。结果消除了病人的思想负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身心都得到康复。

  • 标签: 除颤器 安装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而达到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对112例肺部病变(肿块63例、结节41例、实变8例)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细胞病理学诊断,采用22G穿刺针,精选最佳层面进针多部位取材,活检后行瑞-姬双染色,根据细胞学特征及结构特点及组织学检查,个别病例同时做抗酸染色。结果穿刺成功率99.1%,112例中,恶性肿瘤74例,穿刺敏感性91.1%。特异性76.9%,假阴性8.9%,良性病变27例,均经手术及随访证实。结论CT引导下经皮细针针吸细胞病理学检验诊断具有创伤小、简单快速、安全可靠、准确率高,便于推广,为临床疾病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肺癌 针吸细胞学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形态和定量参数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87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附件区囊实混合性肿物或实性肿物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中卵巢肿瘤良恶性组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和定量参数。结果卵巢肿瘤良性组中TIC表现为“缓升缓降”型有28例(占90.3%);卵巢肿瘤恶性组中表现为“速升缓降”型有18例(占94.7%),两组TIC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组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增强速率上明显要比良性组短、高、大,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及定量参数为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客观(形态化和量化)信息,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卵巢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聪胶囊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脑聪治疗组和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口服脑聪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每次2mg,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月后分别测量患者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的变化;进行与学习记忆相关的氧自由基、一氧化氮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治疗6月后,治疗组患者诸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脑聪胶囊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疗效确切。

  • 标签: 多梗死性痴呆 脑复聪胶囊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聪胶囊对多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ID)患者血脂血流变的影响。方法74例多梗死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8例,口服脑聪胶囊。对照组36例,口服海德琴。对治疗前、后6个月血脂、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血沉无显著改变(P>0.05),其它指标如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以及血浆比粘度均有改变,治疗后6个月明显降低(P<0.05或P<0.01)。提示脑聪胶囊可改善多梗死性痴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提示脑梗死后服用脑聪胶囊有助于延缓多梗死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梗死性痴呆 脑复聪胶囊 血脂 血流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后活动的最佳时间。方法60例行PTCA或PTCA+支架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拔除动脉鞘管后6h开始床上活动和24h开始床上活动两组,两组病人分别在拔管前后不同时间,室温下测定下肢皮肤温度(术侧、健侧)。结果拔管后6h开始活动的病人,术侧皮温拔管后12h明显恢复(P<0.05或P<0.01),健侧则在6h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而拔管后24h开始活动的病人,术侧皮温拔管后48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健侧则在12h才开始明显恢复(P<0.05或P<0.01)。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拔管后6h开始活动较24h开始活动恢复的要好,表明提前活动有助于病人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活动 最佳时间 下肢皮肤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肌充盈分级(MBG)的方法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无流现象,并探讨无流现象对PCI后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首发前壁AMI并于6-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128例,应用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流组(MBG0-1级)和有流组(MBG2-3级)。其中无流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23±13.17岁),有流组92例(男5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3.18±11.73岁)。所有患者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LVG),测定心室压力、容积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WMS);AMI后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左室收缩功能、舒张功能;AMI后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CAG、LVG和ERNA检查测定上述参数。结果①无流组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较有流组显著延长,CK-MB峰值和Killip≥2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有流组明显增高。②AMI-PCI后6个月随访时,无流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WMS和LVEDP均较有流组明显增高;ERNA参数比较,无流组左室射血分数、峰射血率和峰充盈率各参数均较有流组明显降低,同时峰射血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经MBG判定的直接PCI后的无流现象反映了梗死相关区(IRZ)的心肌仍处于失灌注状态,导致左室功能的降低,促进心室重构,直接影响着AMI患者的长期预后。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无复流现象 心肌充盈显像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隔离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6月经手术证实为隔离症的12例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反复咳嗽、咳痰6例,其中4例伴咯血或痰中带血,4例胸痛;无症状于体检时发现2例。病变位于左下叶9例,右肺下例3例,其中后基底段8例,内基底段3例,外基底段1例。术前诊断或拟诊为隔离症6例(50%),余6例术前误诊(误诊为囊肿2例,肺脓肿1例,肺癌1例,良性肿瘤1例,脓胸1例),均经手术和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结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方法主要为影像学检查,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肺隔离症 诊断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以往主要是内科治疗,但疗效不显著,电视胸腔镜减容术(LVRS)是近年肺气肿治疗领域里新开展的最有效方法。本文旨在探讨该术式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从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12例功能极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行减容手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前作好心理护理和呼吸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功能的维护。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通畅。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减容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原来的呼吸困难基本消失,术后功能和血气检查基本正常。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容手术成功的重要步骤。

  • 标签: 胸腔镜 肺减容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时间段糖水摄入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予以指导无偿献血工作,减少和预防献血反应。方法给予无偿献血者献血过程中不同时间段口服糖水的方法来观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献血前口服糖水组和献血前、献血中都口服糖水组的反应率分别为0.63%和0.30%,差异没有显著性(X2=3.58,P>0.05),但同时低于献血中口服糖水组的1.6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献血前口服糖水对献血不良反应影响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糖水 献血反应 口服 500m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结节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CT引导经皮结节穿刺活检术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结果16例术后均诉术前疼痛,其中气胸2例,出血4例,胸膜反应2例,通过积极有效的救治与护理,16例患者并发症均消失。结论CT引导经皮结节穿刺活检术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护理应充分掌握其临床表现,采取干预性的护理措施,可降低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并发症 活组织检查 肺肿瘤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活检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16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患者实施术前整体护理,结合本组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措施相关性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6例术后除术区疼痛外,共8例产生并发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并发症产生原因涉及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护理不完善是其中原因之一。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并发症 活组织检查 肺肿瘤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及预后。方法106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CT组)及胰岛素强化治疗组(IT组),每4h监测1次床旁血糖。当CT组血糖>11.1mmol/L时,皮下注射中性可溶性胰岛素控制血糖11.1mmol/L以下;当IT组血糖>6.1mmol/L时,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4.4~6.1mmol/L。观察两组肝肾功能异常、有创通气患者例数及死亡例数。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1、3、7天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结果强化组肝肾功能异常例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两组死亡例数差异无显著(P>0.05)。强化组治疗7天后血清CRP含量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有较好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慢性源性心脏病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价值,同时运用本指标探讨右室压力负荷增加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源性心脏病患者27例,正常对照组30例,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1)源性心脏病患者对比正常对照组,右室IRT、ICT明显延长,ET明显缩短,右室Tei指数显著增高(P<0.00001);(2)源性心脏病患者对比正常对照组,左室IRT明显延长,ICT无明显差异,ET明显缩短,左室Tei指数显著增高(P<0.001)。结论(1)组织多普勒Tei指数测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以较敏感的反映慢性肺心病病人左右心室整体功能的变化。(2)右室压力负荷增加对左室功能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Tei指数 组织多普勒 心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