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手术后胸管放置的深浅对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1例深置胸管与25例常规置管完全时间.结果常规置管病人的时间(5.8±4.2)d,深置胸管病人的时间为(4.0±1.8)d,2组差异有显著性(t=-2.157,P=0.035).结论深置胸管有利于胸腔镜术后.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TARP)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3年4月~2004年9月,对13例陈旧性的难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经口咽前路松解减压,应用TARP系统复位和固定,两侧寰枢关节间植入自体髂骨融合.结果除1例因跌倒引起螺钉松动再次脱位外,均固定牢固,融合理想,脊髓减压满意.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系统一次完成寰枢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陈旧性难型寰枢椎脱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寰枢椎 脱位 内固定术 经口咽入路
  • 简介:极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正常变异心电图.心电图改变主要为ST段持续性抬高,但与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心包炎有明显不同,病人自觉胸闷、心慌等症状,有些病人可以没有自觉症状.现将我们遇到的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早复极综合征 心电图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观察金叶败毒颗粒治疗风温热病(热卫证)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双肓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选择风温热病(热卫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金叶败毒颗粒组(治疗组)100例,双黄连颗粒组(刘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金叶败毒颗粒每日3次,每次10g,对照组给予双黄连颗粒每日3次,每次5g,疗程均为5天.结果临床综合疗效: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显示:治疗组总显效率72.64%,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总显效率68.63%,总有效率90.20%.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population,PP)疗效:治疗组总显效率75.00%,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显效率68.00%,总有效率90.00%.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医证候疗效:ITT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显效率71.70%,总有效率93.45%;对照组总显效率66.67%,总有效率89.22%.PP疗效:治疗组总显效率74.00%,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显效率68.00%,总有效率90.00%.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ITT疗效与PP疗效具有一致性.临床观察中.末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叶败毒颗粒临床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

  • 标签: 金叶败毒颗粒 中医药治疗 风温肺热病 热在肺卫证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有的人在乘坐飞机、轮船、火车或汽车的过程中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等晕动症状。传统的理论认为,运载工具在运行中增速减速、上浮下降、拐弯斜倾等都会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可刺激人体内耳的前庭器官。当刺激强度超过内耳前庭器官所能耐受的限度时,就可发发“晕动病”(也称“运动病”)。但这种“理论”对许多现象并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 标签: 服药 晕车 前庭器官 乘坐飞机 刺激强度 加速度
  • 简介:本文报道脑口服液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口服液中丹参,五味子进行了定性鉴别,方法简便,检查项目制定了相对密度,pH值,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依据。

  • 标签: 脑复口服液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中药
  • 简介:欣属于利福霉素类抗生素,最早是从链丝菌(Streptmycesmedite-raneidSp)中分离得到的.其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现将45例下呼吸道感染应用立欣治疗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立复欣 治疗 下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 简介:目的:探讨单通气时体位对力学的影响.方法:12例胸科手术病人,分别于仰卧位双通气后、仰卧位单通气后、侧卧位双通气后及侧卧位单通气后,记录病人的力学参数及动脉血气.结果:从仰卧位转为侧卧位后,最大吸气压(PIP)明显上升,动态顺应性(Cdyn)明显下降,加上单通气后,上述参数变化更为明显.仰卧双通时,PEEPi未测出,而仰卧位单通时,PEEPi约为1cmH2O,侧卧单通时,上升为3cmH2O.体位对动脉血气无明显影响.结论:侧卧位后,PIP及Cdyn明显改变,侧卧单通时出现PEEPi,对于原本就可能存在有PEEPi的病人,加上PIP升高,有引起肺泡破裂的危险.

  • 标签: 不同体位 单肺通气 肺力学 胸部手术 气管插管
  • 简介: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开展已有10多年时间,国内外有多家报道.该技术应用成熟,成功率高,对孤立性内结节病灶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该技术由于多次、反复穿刺,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等.1999年至2003年之间,作者应用同轴套管针技术,一次穿刺成功,多次取材,减少了穿刺的次数,减少了损伤.

  • 标签: 经皮肺穿刺活检 套管针 并发症 结节病 穿刺成功 病灶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的功能与动脉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对84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功能测定及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并对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慢性支气管炎为COPD的最常见病因,不同FEV1绝对值和FEV1/FVC与PO2差异有显著性。不同FEV1绝对值和PEV1/FVC与PCO2差异有显著性。不同FEV1绝对值和FEV1/FVC与酸中毒差异有显著性。FEV1/FVC>60%组与FEV1/FVC<60%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阻塞是导致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酸中毒的重要因素。当FEV1绝对值<1.0及FEV1/FVC<60%时,临床应高度重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动脉血气 COPD 气道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