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胆红素症相关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7月分娩的新生儿3190例,发生新生儿胆红素症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胆红素症与孕周、出生体质量、妊娠合并症诸因素、围产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患者手术中进行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血液回收对异位妊娠破裂致腹腔内出血的患者,进行血液回输,观察比较自体输血后术前、术后第3天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术前、术后第三天RBC、HB、PLT、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WBC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及伤口感染,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腹腔内出血患者术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安全有效的,可在较短时间内快速补充血容量,显著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自体输血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采血对铅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123例,同时采集手指末梢和静脉,平行检测铅含量。结果123例患者手指、静脉铅平均含量分别为78μg/L、59μg/L,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123例患者按年龄分成四组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m~、1y~、3y~各年龄段病人手指、静脉铅含量之间分别有显著差异,同时铅超标率也分别有显著性差异,而5y~45年龄段病人两种血样之间铅含量及超标率均无显著差异;手指、静脉血中铅检测结果不一致的以1m~3y年龄段儿童为最多,达10例,5y~45年龄段无。结论手指采血过程中血样易被铅污染,因此用静脉检测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希望能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微量元素 铅中毒 采血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晕症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的方法和初步结果。方法对我院05级、06级护理专业学生中患有血液恐惧症的6名求助者组成一个治疗小组,治疗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内容包括认知重建、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现场暴露和家庭作业。疗效评定求助者自我评价治疗后自己的变化;应用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咨询师的评估。结论认知——行为集体治疗血液恐惧症有很好疗效。

  • 标签: 晕血症 认知行为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呼吸是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治疗仪器,本文以患者安全为核心,重点强调了呼吸日常使用的操作参数设置、仪器性能检查、紧急情况应急、并发症处理等相关内容,强调了正确科学的使用呼吸

  • 标签: 患者安全 呼吸机 操作 设置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在急诊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非随机性观察性研究。自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所有院外和院内转运呼吸停止的病人均接受healrhpro呼吸支持,并动态随访血气,一般情况,和副作用的发生。结果31例病人接受了呼吸支持。21例血气完全改善,7例得到改善,3例无好转。无气胸和皮下气肿发生,无呼吸直接导致的血压下降。结论healrhpro呼吸机能够改善通气,适用于急诊抢救和院内转运。

  • 标签: 车载呼吸机
  • 简介:摘要中医学里面没有脂肪肝这一病名,在西医通常分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两大类[1],是一组以实质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脂肪肝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临床表现,以及组织学的改变,大致可以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纤维化、肝硬化。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无症状,常在体检中发现,当组织学脂肪沉积于肝脏越过30%时,B超可以检查出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达到50%以上时,B超检查确诊率可以达到90%[2]。B超检查简便、价廉、无创伤,已作为诊断脂肪肝和监测其发展过程的首选。部分病人自觉右上腹不适,隐痛或上腹胀痛等非特异症状,严重脂肪肝可出现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至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水肿以及肝性脑病等,少数患者有肝掌、蜘蛛痣等体征。

  • 标签: 脂肪肝 病机 治疗
  • 简介:摘要蓝光照射能有效地防止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症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发生,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从而提高新生儿成活率。蓝光照射中正确的操作方法及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服用抗心肌缺血的的基础药物及扩张血管药,治疗组同时服用脉康0.75,每天3次,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1次;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0.1,每天1次。二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二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康和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明显的抗凝血的抗血栓作用,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是安全有效。

  • 标签: 脉血康胶囊 联合辛伐他汀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透析在肠镜检查、治疗前的肠道准备效果。方法对60例用结肠透析行肠道准备(实验组)与50例服用甘露醇(对照组)结肠镜检查、治疗前行肠道准备的患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肠道准备质量、患者舒适度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并记录严重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肠道清洁程度、患者清肠过程中的舒适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共有6例结肠癌并肠腔狭窄患者,其中3例出现肠梗阻,而实验组共有7例结肠癌患者均未发生肠梗阻。结论用结肠透析行肠道准备是一种快捷、高效、安全、患者耐受性好的清肠方法。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结肠透析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0%甘露醇对外伤性前房积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及护理干预。方法按常规治疗同时,静滴20%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或每日二次。结果应用20%甘露醇治疗前房积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但亦不能忽视其药的毒副作用。结论患者滴注20%甘露醇时通过密切观察,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无一例毒副作用发生。

  • 标签: 甘露醇 前房积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青春期功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探讨其可行性方法对36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行临床观察。结果Hb治疗前与止血后比较有显著差异,B超显示治疗前与止血后子宫内膜厚度及FSH、LH、E2、P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短疗程米非司酮对青春期功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可改善贫血,对下丘脑-垂体-卵巢的神经内分泌影响小,无明显副作用,同时强调止血后的后续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青春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止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时呼吸报警的处理能力。方法采用计数方法归纳分析198例使用呼吸治疗的患者出现的982例次呼吸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结论有效判断,及时准确处理各项呼吸报警对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治疗和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

  • 标签: 呼吸机 报警原因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发展,CT已经广泛装备和应用到医院,进一步提高了医院对疾病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为保障设备更好的为民服务,作维修小结以供参考。

  • 标签: CT机 黑屏 死机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由有核细胞产生的蛋白酶抑制剂,随着医学上对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深入研究,发现其不仅在肾脏疾病方面有临床价值,而且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的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

  • 标签: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测定方法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必净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肠外瘘合并脓毒症的发热、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病情危重程度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6.10~2010.09收治的确诊为肠外瘘合并脓毒症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相同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验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VD,50ml/h,Bid,疗程7d。对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T、WBC、N%、IL-6和TNF-a、APACHEⅡ评分。患者28天转归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一疗程7天治疗后两组患者T、WBC、N%、IL-6和TNF-a水平、APACHEⅡ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改善T、WBC、N%、IL-6和TNF-a的水平、APACHEⅡ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但对患者的患者28天转归情况则无差异(p>0.05)。结论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肠外瘘合并脓毒症患者具有显著的退热作用,能调节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能降低脓毒症炎症因子IL-6、TNF-a的水平,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能改善患者APACHEⅡ评分,对改善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为早期救治赢得宝贵时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但未能降低肠外瘘合并脓毒症患者28天后的死亡率,必净注射液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 标签: 肠外瘘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IL-6 TNF-a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液灌流(HP)和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尿毒症合并RH患者经HP及HDF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水平改变。结果26例患者经过HP及HDF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甲状旁腺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LB、干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均有改善。结论尿毒症患者RH的发生与中大分子毒素以及继发性甲旁亢等有关,HP及HDF为有效的控制尿毒症患者高血压的方法。HP优于HDF。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