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床旁治疗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要点,本文随机抽取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肾衰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5例肾衰合并心衰患者。对照组肾衰合并心衰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肾衰合并心衰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包括治疗有效率40.0%和治疗显效率5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8%(包括治疗有效率46.7%和治疗显效率31.1%);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6%(包括护理满意度35.6%和护理非常满意度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包括护理满意度44.4%和护理非常满意度37.8%)。这表明在床旁治疗肾衰合并心衰患者的护理过程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床旁血滤机 肾衰合并心衰 护理要点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酸钙在预防采成分反应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自愿无偿捐献采血小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前未给予献血者口服葡萄糖酸钙,观察组在采前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钙进行预防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采血小板后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27.5%(11/4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葡萄糖酸钙对于采血小板后出现的枸橼酸钠反应具有预防作用,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囗服葡萄糖酸钙 机采血小板 枸橼酸钠反应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全献血者向采成分献血者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的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者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者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者在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的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全献血者向采成分献血者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者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

  • 标签: 品管圈 全血献血 成分献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减少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方法采用调查方法对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自身的精神症状和护患关系,是否是自愿住院,病友和家庭闹矛盾,病房环境影响,护理人员态度,药物不良反应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有效防范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攻击行为。

  • 标签: 住院精神病患者 攻击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和末梢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做差异性处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接收的23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静脉组118例于静脉处采血,末梢组118例于指尖采血,对比检测结果;此外以分别于0min、10min及30min时间处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3次检测结果,分析其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静脉组患者在3个时间点检测的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末梢组患者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10min时间点与30min时间点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末梢的检测结构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而静脉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强,准确率较高。

  • 标签: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肠透析治疗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肌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6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的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所有患者均采用结肠透析治疗,观察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明显比尿毒症期好,同时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治疗效果比衰竭期好(P<0.05)。治疗后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酐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在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运用,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肌酐指标水平下降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透析机 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 血肌酐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结肠透析治疗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肌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6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的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肾功能代偿期、肾功能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所有患者均采用结肠透析治疗,观察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和衰竭期明显比尿毒症期好,同时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治疗效果比衰竭期好(P<0.05)。治疗后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酐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在不同程度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运用,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肌酐指标水平下降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透析机 慢性肾功能衰竭 疗效 血肌酐影响
  • 简介:循环着的血液在维持机体稳态中处于位.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在血液中都有一定的反映.因此,标本的正确选择对于临床检验和医学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 血浆 血清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所致外周血中催乳素水平的异常增高,一般认为催乳素浓度高于30μg/L(30ng/ml)或880~1000mU/L时应视为高催乳素症。本文旨在探讨高催乳素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高催乳素血症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尿毒症患者磷及甲状旁腺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尿毒症钙磷代谢异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通量血液透析CHD)和觀察组(HFHD),每组各40例,采集血清并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后毒副代谢产物及钙磷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CHD组比较,HFHD组透析后β2-微球蛋白(β2-MG)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HD组比较,HFHD组透析后血清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毒素分子,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状态。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 钙磷代谢 毒素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检验与末梢检验的结果。方法收集116例采血者,参照组采集体检者末梢。研究组采集体检者静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更接近与血常规标准范围,与参照组所获得指标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实施末梢检验和静脉检验均有一定准确率,但是综合各方面因素而言,静脉检验准确率更好,值得优先考虑。

  • 标签: 末梢采血法 静脉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府逐瘀汤和血脂康胶囊用于气滞瘀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60例气滞瘀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予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以血脂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血脂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副作用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滞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采取府逐瘀汤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血脂康胶囊治疗,可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改善,药物副作用均比较轻微,安全性好。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血脂康胶囊 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的临床症状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450例不伴有攻击行为,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伴有攻击行为。分析比较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量表评估结果以及容易诱发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总结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参与调查研究的患者中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5%(150/600)。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在去院后的10天左右以内为攻击行为的高发阶段。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发病前多数存在性格暴躁等不良的性格表现,并且存在主动攻击的行为史。此外,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的BPRS评分、思维障碍评分以及敌对猜疑因子评分均显著好对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伴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具有相同的临床特征,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和治疗措施能够大大的降低患者攻击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透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透室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后接收患者83例作为研究组,选取83例实施安全管理之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后透室护理出错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透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等方式对透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安全管理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滞通胶囊联合脉康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2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颈动脉斑致血管腔狭窄>50%的患者30例,观察组颈动脉斑致血管腔狭窄>50%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滞通胶囊2粒/次,3次/天;观察组患者口服滞通胶囊和脉康胶囊,两者均2粒/次,3次/天。进行连续的12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的变化、血管狭窄腔改善程度。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TG、TC、LDL-C浓度均有所下降,观察组TG、TC、LDL-C浓度下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DL-C的浓度效果有所下降,观察组浓度上升(P>0.05)。观察组由软斑转化为硬斑的数量高于对照组;血管腔狭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滞通胶囊联合脉康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治疗。

  • 标签: 血滞通胶囊 脉血康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进行分组,A组35例(伴攻击行为),B组31例(不伴攻击行为),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分析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攻击史、NOSIE-30评分两个因子分(激惹和精神症状)的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认真评估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促使患者病情稳定、健康恢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护理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ICU呼吸依赖患者撤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一年内收治的所有ICU呼吸依赖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06例ICU呼吸依赖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患者,观察组53例患者;对照组的5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3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撤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从撤成功率方面来看,观察组的撤成功率为88.68%,对照组的撤成功率为67.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以及仪器操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呼吸依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撤成功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ICU呼吸机依赖患者 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撤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间接胆红素的症患儿200例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我院出生并伴有高间接胆红素的症婴儿200例。结果75例新生儿是溶血性的疾病,40例患儿是继发感染所致高间接胆红素的症,40例为外源性母乳性的黄疸;25例是围生因素。结论溶血性的疾病、继发感染、外源性母乳性属于主要原因,需要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干预,改善新生儿预后效果。

  • 标签: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病因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