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女性60岁前后骨质疏松发生,观察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5429名体检女性分为:年龄〈60岁组(老年前期组)和≥60岁组(老年组)。检测骨密度,比较两组间骨质疏松发生。结果老年前期组骨量减少发生2.5%,骨质疏松发生9.9%,老年组骨量减少发生37.7%,骨质疏松发生6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女性应定期监测骨密度,预防并及时治疗骨质疏松症。

  • 标签: 老年 女性 骨质疏松 发生率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慢支者QTc间期的延长及死亡。方法:选择210例慢性患者入院后第一次EKG检查,取QRS波起点和T波最清楚的导联,排除U波的影响,测量Ⅱ导联的三个QT间期和RR间期,取其平均值,据Bazett公式,算出QTc间期,结果:慢支患者QTc延长,与是否合并呼衰或心衰及心肺外疾病无关;与并发肺心病(P<0.05);有关,QTc延长后死亡(P<0.01)增加,结论:可能慢支患者并发肺心病时,QTc易延长,死亡增加。

  • 标签: QTC间期 死亡率 老年人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参红饮强身作用。方法动物实验,选用120只小鼠进行游泳试验,耐缺氧试验和脑血流试验;临床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事62例。结果治疗组临床主实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文提示复方参红饮能增强体质,防止衰老,提高中老年手生活质量。且无副作用

  • 标签: 衰老 复方参红饮 中药 小鼠
  • 简介:目的本文对143例≥65岁的老年呼吸道疾患者进行了血清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1H)分析,并与痰涂片抗酸染色、改良罗氏TB培养及血清抗结核菌抗体实验进行对比调查,以确定NMR^1H谱图特征在肺结核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静脉血5.0ml,及时分离血清,经处理酸化为氢基酸单体,WaolieanAC-400核磁共振仪分析,所获信息经PulseofFouriertransform(PFT)变换,由计算机完成图谱解析。同时取患者晨痰行抗酸染色、TB培养,按常规方法操作;抗结核菌抗体测定,使用酶标法。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有活动性结核标志物蛋白存在,其浓度与疾病的发生和转归相关,统计学处理表明P<0.01。与其他非结核病患者血清对比分析,统计学表明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NMR^1H分析发现老年呼吸道疾患中结核及合并结核病人血清有4.61±1ppm特征峰表达.而非结核性的其他呼吸道疾患病人血清则无此信息表达,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评估的谱学指标。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交叉或方法学漏诊、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 患者 老年肺结核 呼吸道 抗酸染色 抗结核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的关系,给临床变化判断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总结168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生化检查结果,以是否有低磷血症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低磷组和非低磷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炎症吸收情况及死亡.结果低磷血症组患者血清钠、钾、钙、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低于无低磷血症者(P《0.05),尿素氮及碳酸氢根高于无低磷血症患者.而且,低磷血症组下呼吸道感染吸收时间稍长于非低磷血症患者,而迁延不愈及死亡高(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检查异常与病情及预后不良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老年人 下呼吸道感染 实验室检查异常 临床表现
  • 简介:血气分析是指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成份的分压和含量的测定,是确定酸碱平衡状态的依据,对分析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非常重要[1]。护士是准确采集动脉血气的直接执行者。目前对动脉血气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较少,为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准确,确立该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主动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这些都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探讨护理敏感指标监测在提高老年患者动脉血气采集准确中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质量 标本采集 老年患者 指标监测 准确率
  • 简介: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异常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分析COPD中中性粒细胞特定的表型变化,为老年COP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0周龄C57BL/6雄性小鼠(n=24)随机分为空气AIR组(n=12)和香烟烟雾CS组(n=12),通过吸入香烟烟雾建立了COPD肺气肿模型,造模时间总计16周。HE染色评估CS诱导的肺气肿程度,BALF中瑞氏染色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leavage-Caspase-3表达,流式分析中性粒细胞表型。结果长期CS暴露组小鼠肺组织的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统计分析提示CS暴露组平均线性截距(MeanLinearIntercept,LM)值显著高于AIR组(P〈0.05);CS暴露组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IR组(P〈0.05);免疫组化提示CS暴露组c-Caspase-3阳性的天青色颗粒比例显著高于AIR组(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提示,CS组的CD11b+CD66b+双阳性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AIR组(P〈0.05)。结论CS诱导COPD小鼠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及凋亡增加,其中以CD11b+CD66b+双阳性中性粒细胞表型增高为主。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气道炎症 中性粒细胞表型
  • 简介:近20年日益发展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不断取得了巨大突破,解决了不少在康复临床第一线无法解决的前沿和基础问题,但临床和基础研究之间的隔阂还有不断增大之势,使得新知识、新成果向临床医学的渗透以及临床对基础的反馈还感不足,致不少有价值的生命科学成果未及时能转化于临床,

  • 标签: 染色体端粒 潜在性危害 端粒酶 临床医学 致癌 衰老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的相关性.方法将264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1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60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40例,选择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血清肌酐(C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铁蛋白(SF)、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滤(eGFR)等指标,对各组RDW-SD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与相应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RDW-SD水平高于对照组[(38.8±5.8)flvs(35.1±5.4)fl,P<0.05],且随着eGFR水平的降低RDW-SD水平升高(P<0.05),EDN组RDW-SD水平与HbA1c、eGF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糖尿病病程、HbA1c、FBG、TC、TG、HDL-C、UA、Cr、ACR、Hs-CRP、SF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RDW-SD和ACR是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DW-SD增加时eGFR降低,两者有相关性RDW-SD有可能作为糖尿病肾脏病的一个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目的研究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是否具有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发生早衰的作用。方法TNF-α连续刺激体外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周,然后进行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细胞衰老情况。结果本研究以TNF-α作为刺激物处理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发现TNF-α可诱导细胞早衰,并建立了细胞早衰模型。结论TNF-α具有明显的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衰老的作用。

  • 标签: TNF-Α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炎性衰老 早衰
  • 简介:目的评价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在股骨假失败并骨缺损翻修中的疗效。方法1997年4月-2001年4月,用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对73例股骨假失败合并股骨骨缺损患者进行翻修,其中PaproskyⅠ型5例,Ⅱ型40例,ⅢA型9例。结果术后54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8.3年,翻修假均获得良好的稳定,尚未发现假失败者;术后平均疼痛与行走积分明显提高。结论对股骨近端骨缺损者用长柄广泛涂层非骨水泥假进行翻修,假稳定并获得骨长入,短期随访无并发症,是一个良好的治疗选择。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缺损 股骨 假体和植人物
  • 简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ovarianinsufficiency,POI)主要表现为患者40岁前原发性闭经或停经达4个月,至少2次血清FSH水平大于25IU/L(间隔至少4周),雌激素水平低下[1]。POI病理过程可分为隐匿期、生化异常期和卵巢功能衰竭期(POF)3个阶段。患者多表现为骨质疏松、潮热盗汗等低雌激素症状,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患病风险增加。POI发病原因包括化疗、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代谢、肿瘤和射线等,这些病因导致始基卵泡生成减少,卵泡过度激活、闭锁或凋亡增多等异常表现,显著影响卵巢寿命,甚至妨碍女性正常排卵而导致不孕。

  • 标签: 卵巢功能不全 早发性 基因异常 常染色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雌激素水平
  • 简介: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胚肺二倍成纤维细胞(MRC-5)衰老的干预作用与机制,为明确淫羊藿苷作为有效干预衰老的候选中药单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MRC-5进行体外培养,利用淫羊藿苷进行干预,观察细胞的传代次数;利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观察衰老细胞阳性;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别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2O2诱导细胞DNA损伤和凋亡变化。结果淫羊藿苷能够延缓MRC-5细胞的复制性衰老,促进细胞增殖,减轻H2O2诱导的细胞DNA损伤,促进受损细胞的凋亡。结论淫羊藿苷能够延缓二倍体细胞的复制性衰老,这可能与其能够减轻细胞DNA损伤有关。

  • 标签: 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细胞衰老 淫羊藿苷 DNA损伤 增殖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2年6月,采用改良TIL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3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0.3±4.5)岁,随访24m,观察术后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术中出血量(200±25)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4±2)d,手术时间(150±20)min。术后12dVAS下降[(7.5±1.1)vs(4.3±1.4),P〈0.01],ODI下降[(53.9±10.2)%VS(43.5±8.4)%,P〈0.01]。术后随访24m,VAS持续下降至(2.0±0.9),ODI下降至(27.1±7.9)%。椎间植骨获骨性融合96.8%。结论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神经根管减压是重点,改良TLIF技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

  • 标签: 老年人 椎管狭窄 减压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评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成形术治疗23例无神经功能损伤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前、术后1d、术后3m、术后6m、术后12m和术后18m分别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通过测量CT矢状位图像获得骨折椎前缘、中间的椎体高度,并测量伤椎局部矢状位Cobb角.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m(平均22m).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天伤椎前缘和中间的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矢状位Cobb角则由术前(16.5±4.7)°显著下降至(5.7±3.2)°(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发现椎前缘和中间高度以及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压缩椎以及相邻椎新发骨折出现.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满意,可以防止椎体高度再次丢失和相邻椎新发压缩性骨折.

  • 标签: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