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该院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试验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则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空腹情况下的血糖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也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很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在工作中对康复病房120名住院患儿应用“五常法”规范化管理,患儿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患儿康复治疗依从性、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医护技配合程度、患儿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等前后分别进行对比。结果医患关系融洽,患儿康复治疗环境、住院病房环境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医护技团队合作精神、凝聚力增强,患者儿家长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五常法”在小儿康复病房规范化管理中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 标签: 五常法 小儿康复病房 规范化管理
  • 简介:目的为临床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2型糖尿病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A组:强化治疗方案(人胰岛素联合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素);B组:预混胰岛素联合人胰岛素类治疗方案;C组:门冬胰岛素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及住院情况的差异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患者入院初期的性别、年龄、病程基础资料的统计,及空腹血糖、BMI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A组患者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及晚餐后2h的血糖数值均小于B、C组,相较B组,A组患者各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C组,仅空腹、午餐后2h的患者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方面,C组低血糖发生率仅为7.4%,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虽然短时间的降糖效果不如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但综合低血糖发生情况来看,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稳定,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强化治疗方案 预混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 简介: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在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9—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饮食护理处方不同进行分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及饮食规律等护理依从性。结果60例患者分别给予1个月的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BG(6.17±0.18)mmol/L、2hPBG(8.09±0.35)mmol/L,HbA1c(6.27±1.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83.33%,观察组为96.67%,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患者营养需求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有效控制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在确保能量满足需求的同时减少糖类、脂肪类食物的摄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小降糖药物剂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个体化 饮食护理处方 糖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术后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度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的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减轻对患者造成的额痛苦,值得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 腹股沟疝
  • 简介: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高血压患者110例,平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康复护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观察9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1.5%,观察组94.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社区康复护理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 标签: 临床路径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前期诊断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040名21~27岁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体检,分别测量他们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数值,进而调研5年中发展成糖尿病的概率。结果1040名测试者当中,分别以空腹血糖5.6~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6.4%、二者联合作为衡量标准,第一次诊断中糖尿病前期患者数分别为192、78名和34名,5年后发展成为糖尿病前期的人数分别是22、6名和12名。结论以空腹血糖5.6~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5.7%~6.4%作为标准做出的诊断都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应用中应该以将二者联合作为诊断标准。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前期 耐糖量
  • 简介:回顾性分析134例GDM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的干预,观察组28例给予个体化营养治疗。结果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等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治疗GDM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GDM) 个体化营养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分析血糖信息化管理在院内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院内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血糖管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血糖信息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完成血糖检测、记录与反馈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数值准确率、信息识别准确率以及反馈给医师血糖数值的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糖信息化管理在院内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糖信息化管理 院内糖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选取我院内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出院半年后,研究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等维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护理满意度(94.44%)上也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延续性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乳腺癌并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43例围手术期则实施细节管理。结果:干预后护理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围手术期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细节管理 乳腺癌 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PBL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为该校护理教学改革提供经验。方法选择该院2014级护理本科班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和结课考试进行学生反馈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在该组调查中,应用PBL教学模式的实验组结课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多媒体授课形式的对照组(P〈0.01)。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理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本科护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促进该校PBL改革进程。

  • 标签: PBL教学模式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护理学 教学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右美托咪啶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需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每组的患者数为40例。在准备手术后,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啶后10min、手术切皮即刻、手术开始后5、10min、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10min的MAP、HR均有所下降,且相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插管时的MAP、HR指标结果更为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开始后10,30min及拔管后10min血糖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血糖波动小,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2型糖尿病 全身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接受化疗的肿瘤合并T_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化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以及血栓形成、堵管、断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静脉置管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肿瘤化疗 2型糖尿病(T2DM) 静脉通路维护 临床价值
  • 简介: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乳腺良性肿瘤并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肿瘤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乳腺良性肿瘤 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该院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设为参实验组,予以肠外营养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从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来看,实验组相对较优,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工具检验后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效果理想,不仅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速度,同时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以控制,与此同时护理干预对患者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干眼症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64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干眼症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给予其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与泪然滴眼液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BUT、SIt、SAI以及SRI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71.88%)(P〈0.05)。结论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干眼症患者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进行临床治疗,不仅有利于改善其各项临床指标,更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2型糖尿病 干眼症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 简介:目的浅析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社区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将所选病患随机均分成试验组(n=55)与对照组(n=55)。试验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瑞格列奈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水平,不良反应状况等进行观察评价。结果干预前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病患的各项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基本相同(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用餐2h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的血脂水平虽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3.64%(2/5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6%(9/5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与血脂水平,同时降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效果探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纳入的糖尿病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8例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2组,一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传统护理组,39例),一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组,39例),比较2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2组护理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组的血糖控制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且综合护理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恶性肿瘤化疗后应用综合护理,对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大力推荐。

  • 标签: 综合护理 糖尿病 恶性肿瘤化疗 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