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2 个结果
  • 简介:收治的小儿厌食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健胃消食片加维生素B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本院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二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红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的血红白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型厌食可提高的治疗效果,且增加患儿的血红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促进患儿营养的吸收。

  • 标签: 小儿 脾胃虚弱 自拟健脾和胃汤 厌食症
  • 简介:126例T2DM患者测定血清Hey、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运动或感觉传导速度,据此分为无周围神经病变组(A组)58例和有周围神经病变组(B组)68例,50例正常对照组。B组给予甲钴胺进行干预治疗。结果A、B组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B组更明显(P〈0.05)。甲钴胺干预4周后,血清Hey水平明显下降(P〈0.05)。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Hey血是T2DM的重要危险因素,甲钴胺可显著降低DPN患者血清高Hcy水平,提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 同型半胱氨酸(Hey) 甲钴铵
  • 简介:目的探讨血糖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并脑出血并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04例,将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6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5例(8.1%),压疮4例(6.5%),消化性溃疡9例(14.5%),实验组患者并发发生率为29%;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8例(19.0%),压疮7例(16.7%),消化性溃疡12例(33.3%),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效果可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并脑出血患者的并发情况,加强血糖监测控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糖的了解和健康指导,能降低并发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脑出血
  • 简介: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儿童糖尿病多发病急,进展快,容易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危重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此外,饮食控制、心理辅导、出院指导等均患儿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就糖尿病患儿在住院期间的相关护理工作体会进行简要报道,以降低并发发生率,延缓糖尿病进展,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 标签: 小儿糖尿病 护理 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小儿1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36例1型糖尿病患儿的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实施胰岛素泵治疗。对比分析患儿治疗前后糖代谢变化情况,观察患儿胰岛素用量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同时对比患儿治疗前后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低血糖的概率。结果治疗后6个月,该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症酸中毒、严重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用量有所减少,但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改善患儿糖代谢,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小儿1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糖代谢
  • 简介: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干预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至今收治的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患者9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每组45例患者。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结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在临床糖尿病并发发生情况和死亡、肺部感染、低血糖以及其他疾病的并发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各种并发发生率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肺癌 糖尿病并发症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血糖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83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就患者腰椎(L2~L4)及Troch、ward三角及Neck等股骨上端骨密度给与测量,并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测空腹血糖(FPG)予以检测。结果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其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举措,可显著提高此病所引起的骨密度降低状况,还可对各种并发予以有效防止。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血糖 骨密度
  • 简介:目的探究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血糖及并发的干预意义。方法采集73例2017年1—10月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普通护理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全面优质护理组给予围手术期全面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变化;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发生率,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功能状态评分。结果全面优质护理组患者胃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比普通护理组高(P<0.05);全面优质护理组术前血糖和普通护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比普通护理组低(P<0.05);全面优质护理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发生率比普通护理组低(P<0.05)。干预前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功能状态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全面优质护理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功能状态评分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结论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全面优质护理血糖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有利于减少并发的发生,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血糖 并发症 干预意义
  • 简介:糖尿病慢性并发的后果虽然非常严重,但只要合理治疗,措施得当,这些并发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以下几项建议,将有助于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的发生,或降低其危害。

  • 标签: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 合理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研究个性化阶段护理妊娠糖尿病患者围生期母婴并发的预防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8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阶段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围生期并发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围生期并发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窒息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阶段护理能显著降低母婴围生期并发,效果确切。

  • 标签: 个性化阶段护理 妊娠糖尿病 围生期 母婴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小儿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于儿科住院并诊断为糖尿病的患儿7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儿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全面系统的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对比及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更多,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后,其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显著改变,BMI、HbA1c、FPG、2hPG水平均明显下降,有利于患儿的治疗与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糖尿病 个体化 家庭护理干预
  • 简介:57例SUF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MSII组,观察血糖、HbA1c、血脂、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P〈0.01),但CSII组血糖达标、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均优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MSII组(P〈0.01)。结论:CSII更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使用胰岛素剂量更小、更安全,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是治疗SUF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继发性失效(SUF)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 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
  • 简介:①控制体重在合理状态,体质指数24以下;②选择谷物、杂粮、薯类、杂豆作为碳水化合物来源,避免摄人精制糖;③每天坚持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至少30分车中,做到吃动平衡;④保证充足的睡眠,使第二天精力充沛;⑤按时监测血糖、血脂、血压;⑥低盐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⑦戒烟限酒;⑧定期检查眼底、肾脏功能检查;⑨注意保护足部;⑩缓解压力,保挣心情舒畅。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碳水化合物 食盐摄入量 控制体重 体质指数 精力充沛
  • 简介: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6例早期精神分裂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估两组疗法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早期精神分裂合并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略高于对照组(2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精神分裂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较高,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齐拉西酮 奥氮平 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减少母体及围生儿并发和改善妊娠结局的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8月—2015年8月,结合孕妇入院资料的分析结果将3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成A组与B组,A组为血糖控制满意组150例,B组为血糖控制不满意组150例,再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3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结果经比较可知,A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发生率和对照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生儿的并发发生率和妊娠结局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有效的血糖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孕妇以及围生儿发生并发的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母体 围生儿 并发症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的合理药物治疗。方法该文随机抽取该院于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糖尿病并发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为肠道症状发生率、皮疹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用于糖尿病并发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因此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极高。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心血管并发症 依帕司他
  • 简介:2005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糖尿病伴发口腔疾患的总发病率为83.37%,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3倍。这一结果提示。要把糖尿病患者作为口腔保健的重点人群,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加强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牙齿缺损的防治。这项432名糖尿病患者的抽查发现,伴有口腔疾病的有376人,其中牙周炎的发病率为50.93%,牙龋炎的发病率为32.41%。调查结果还显示,在患病时间大于5年的患者组中,龋齿、牙周炎和牙缺失的患病率分别为64.71%、75.91%和67.19%,说明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口腔疾病患病率越高。

  • 标签: 并发症 糖尿病学分会 护齿 降糖 总发病率 糖尿病患
  • 简介:我今年68岁,是一名退休的基层医务工作者。1975年我患上了原发性高血压,1987年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经北京的姐姐(也患有糖尿病)指点,3年前获悉《糖尿病之友》杂志。我立即购买了《糖尿病之友》自创刊以来的全部杂志,拿到后我阅读了所有文章,有些内容还反复翻看,越看越自己以前的无知感到害怕。从此,在《糖尿病之友》的指导下,我改变了过去的治疗方法,经过两年多合理有效的治疗,我的糖尿病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或接近正常。目前,我的心.脑.肾、眼等主要脏器未发现明显并发。下面是我防治糖尿病合并的一些心得体会,主要有四点。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之友》 基层医务工作者 用药 原发性高血压 糖尿病合并症
  • 简介:有位61岁的糖尿病病友,退休后,家人发现他有些反常,而且越来越明显,如忘性很大,刚和说他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一个人上街时,经常很晚回家,问他原因,他也不回答,家人发现他有几次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且该病友越来越不爱说话,还常常自责,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整天提心吊胆、入睡困难、常做噩梦,而且好像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伴有胸闷和消化不好的症状。一开始,家人以为他的年龄大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没在意,后来发现他的脾气越来越古怪,才怀疑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带他去精神科开了些药,但效果不明显;又去消化科和心血管科就诊,也没有任何问题,却发现老人的血糖升高,经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并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后经规范的综合治疗,各方面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并发症 2型糖尿病 入睡困难 心血管科 血糖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