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行静脉血与末梢血糖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当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静脉血糖检查结果和末梢血糖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检查与末梢血糖检查均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静脉血 末梢血 血糖监测
  • 简介:使用快速血糖仪对20位急诊危重患者的静脉血糖末梢血糖进行检测。结果:静脉血糖高于末梢血糖,两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存在异常血糖升高,静脉血糖浓度高于末梢血糖浓度。

  • 标签: 急诊 危重病人 静脉血糖 末稍血糖
  • 简介:建立POCT血糖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成立医院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血糖仪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开展室内质量控制;每季度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一次比对;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结果: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各POCT点操作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加强,室内质控品测定结果的平均变异系数(CV)由6.8%降到2.5%。与实验室三次比对的结果显示:低、中、高值标本测定结果的最大偏差分别从-35.4%、29.70%和-24.5%降到-19.0%、-16.5%和-6.3%。结论:建立适合POCT血糖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能有效地提高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POCT 血糖仪 质量管理
  • 简介:空腹血糖(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受糖尿病治疗和控制状况的影响,如饮食不控制、无运动或运动量过小、用药量过低,空腹血糖会升高;餐后血糖的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随空腹血糖变化而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直接影响到餐后血糖水平和升幅。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

  • 标签: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 糖尿病治疗 控制状况 血糖变化
  • 简介:降糖药不能乱用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先要分清是基础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才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应根据一天测7次血糖检测结果,搞清楚一天中自己是哪个时间段的血糖高。如果是基础血糖高,应选择降基础血糖的药物;如果是餐后血糖高,则应选择降餐后血糖的药物,而且降餐后血糖的药物不能用在降基础血糖上。

  • 标签: 餐后血糖 药物选择 血糖高 糖尿病患 检测结果 降糖药
  • 简介:1血糖的概念人体内糖的种类好多,有多糖、双糖、单糖。血糖只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言,不包括果糖、半乳糖等单糖。正常人血糖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说血糖只是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变动。多数人空腹血糖多在3,3~6.1mmol/L之内,餐后半小时及1小时血糖不超过11.11mmol/L范围。血糖的来源包括食物消化、吸收、肝内储存的糖原分解、从脂肪和蛋白质糖异生等。血糖的去路,包括氧化转为能量;转化为糖原储于肝脏、肾脏和肌肉中;转变为脂肪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加以储存。人体调节血糖的重要系统和器官包括内分泌神经系统。肝脏能通过储存和释放葡萄糖来调节血糖,神经系统可通过对糖类的摄取、消化、利用和储存等直接作用来调节血糖;也能通过内分泌系统间接影响血糖;而内分泌系统则可分泌多种激素调节血糖。肝脏、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合作,维护着血糖的稳定。

  • 标签: 血糖测定 内分泌系统 mol/L 神经系统 调节血糖 食物消化
  • 简介:11月天气虽然转凉,但是还未进入寒冷的深冬,仍是适合运动的好时节。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平时的运动方式大都是散步,难免显得单调。我们特意就为大家介绍一种运动量不太大又趣味性十足的运动——踢毽子。

  • 标签: 血糖 平稳 运动方式 中老年人群 糖尿病患 趣味性
  • 简介: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生化特征,高血糖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其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主要通过持续高血糖血糖异常波动(或血糖异常漂移)两种方式实现,其中血糖异常波动的作用不容小觑。血糖波动性越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基础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增大,

  • 标签: 血糖异常 波动性 糖尿病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高血糖 生化特征
  • 简介:监测血糖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掌握病情、指导用药。所以,糖尿病患者均应进行血糖监测,尤其是药物调整初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期间、应用胰岛素泵、糖尿病妇女妊娠期间、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平时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更应加强血糖的监测。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减少检测次数。

  • 标签: 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期 糖尿病妇女 低血糖反应
  • 简介:我患糖尿病15年,认识了许多“糖友”。我发现,大家最困惑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吃。通过我的经验总结和医生指导.我认为糖尿病患者如何吃,关键看血糖

  • 标签: 血糖 医生指导 糖尿病
  • 简介:五年前我住院治疗糖尿病时,医生就叫买一部血糖仪,我总是心疼钱而没有买。去年在推销商的一再劝说下,终于买了一台。可是当我去买试纸、采血针时,又反悔了.一张试纸和一个采血针就是两元钱,我到糖尿病食品专营店测血糖才1.5元,就是到医院测也不过是5元、8元、10元的,

  • 标签: 血糖仪 采血针 糖尿病 住院治疗 医院 试纸
  • 简介:几乎所有糖尿病的患者都有过低血糖的经历: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严重者还可发生意识混乱、行为异常、甚至昏迷等(中枢神经受抑制症状)。这是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等药物后较难避免的不良反应,医生也再三强调患者们不要贻误低血糖早期(即交感神经受损)阶段的自救,

  • 标签: 低血糖 交感神经受损 胰岛素促泌剂 外源性胰岛素 兴奋症状 意识混乱
  • 简介:得知糖友网有动态血糖监测的免费试用活动,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得还可以,大都在6.8%左右。但平时自我血糖监测就比较随意,只是想起来测一下,或者感觉可能要发生低血糖才测一下。对于自己平时血糖究竟是什么情况,心里始终没有底。

  • 标签: 动态血糖仪 动态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 自我血糖监测 低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PGE1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疗程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V改善情况较治疗前有好转,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MCV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GE1方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PGE1 糖尿病 末梢神经炎 临床疗效
  • 简介:赵先生因肝硬化住进了消化科.住院没几天突然出现心慌、出汗.颤抖.烦躁,有饥饿感等症状,好在医生很有经验立即检查了他的血糖.结果竟是发生了可怕的低血糖血糖仅为2.7mmol/L.后经静脉推注葡萄糖低血糖症状才很快消失。为什么肝脏病人会出现低血糖呢?这要从肝脏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说起。

  • 标签: 调节血糖 肝脏 低血糖症状 静脉推注 血糖调节 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