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PGE1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末梢神经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疗程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V改善情况较治疗前有好转,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MCV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GE1方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PGE1 糖尿病 末梢神经炎 临床疗效
  • 简介: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血管反射试验及定量感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定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结果:在入组患者中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28%,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10%,存在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2%,具有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21%,无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中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6%。结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早期周围感觉神经损伤的患者,两者在病变程度间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糖尿病(DM)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周围感觉神经损伤(PN)
  • 简介:祖国的传统医学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令人惊奇的地方,比如说,您知道蜂毒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吗?江苏省淮阴市的一位老“糖友”就是通过蜂毒疗法缓解了自己的病情。但是,蜂毒疗法虽然神奇,还缺少大规模有效的临床论证的支持,所以“糖友”如果合并神经病变,仍然需要积极进行控糖、提早治疗并发症。

  • 标签: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蜂毒疗法 治疗并发症 传统医学 治疗效果 淮阴市
  • 简介:有位61岁的糖尿病病友,退休后,家人发现他有些反常,而且越来越明显,如忘性很大,刚和说他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一个人上街时,经常很晚回家,问他原因,他也不回答,家人发现他有几次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且该病友越来越不爱说话,还常常自责,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整天提心吊胆、入睡困难、常做噩梦,而且好像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伴有胸闷和消化不好的症状。一开始,家人以为他的年龄大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没在意,后来发现他的脾气越来越古怪,才怀疑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带他去精神科开了些药,但效果不明显;又去消化科和心血管科就诊,也没有任何问题,却发现老人的血糖升高,经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并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后经规范的综合治疗,各方面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并发症 2型糖尿病 入睡困难 心血管科 血糖升高
  • 简介: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DPN患者94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能够提升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依帕司他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麻木”、“血痹”、“痛证”、“痿证”等范畴。多认为因糖尿病日久,耗伤气阴,阴阳气血亏虚,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所致,属本虚标实证。治疗应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进行,配合药食、口服、外治法等中医特色方法,对改善麻木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论治 本虚标实证 气血亏虚 脉络痹阻 辨证论治
  • 简介: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仅予以前列地尔10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注,1次/日,联合组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后均接受临床神经症状、体征评估及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药组的78.95%;2组治疗后sNcV、ⅫNc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治疗DPN,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简介:将60例初诊为桥本甲状腺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用虫草制剂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B组单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连续用药24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的变化。结果治疗24个月后A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度较B组显著降低,且优甲乐剂量低于B组;结论虫草制剂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效果显著。

  • 标签: 虫草制剂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自身抗体
  • 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病机目前并不十分明确,以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为主。西药的治疗仅对特定环节起作用,具有局限性,疗效甚微,不能有效地阻止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且具有见效慢、疗程长、不良反应多、个体差异大等缺点。中医认为,该病是因消渴日久,患者体内痰瘀凝滞,阻塞脉络所致。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多以整体调节为主,强调辨证施治,在症状的控制和客观指标的改善等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且具有疗效稳定、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该文以痰瘀立论,运用化痰逐瘀之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痰瘀 辨证论治 化痰逐瘀法
  • 简介:目的研究F波在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诊断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分为无症状组与有症状组,各20例,另选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后神经F波,检测参数主要包括:F波传导速度(Fev)、平均潜伏期(Flmean)、F波出现率(Fpresent)、F波最短潜伏期(Flmin)。结果在正中神经Flmin、Flmean、Fchd方面,对照组Flmin(20.17±1.80)ms、Flmean(22.28±1.15)、Fchd(2.75±1.03)显著低于无症状组Flmin(21.44±2.23)ms、Flmean(23.33±2.23)、Fchd(5.38±3.50),在Fpresent上,对照组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胫后神经Flmin、Flmean、Fchd方面,对照组Flmean(45.28±1.15)、Flmin(43.17±1.80)、Fchd(3.75±1.03)显著低于无症状组Flmean(49.33±2.23)、Flmin(45.44±2.33)、Fchd(7.38±3.50),在Fpresent上,对照组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Flmin、Flmean、Fchd方面,有症状组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诊断DPN方面,F波是较为敏感的指标,有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肌电描记术
  • 简介:将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于甲钻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a-硫辛酸,疗程为3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治疗组DPN症状和体征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周围病神经病变。

  • 标签: Α-硫辛酸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阑尾伴糖尿病患者手术护理方式。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阑尾伴糖尿病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效率为87.5%,有效率为7.5%,无效率为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0%,显效率为27.5%,有效率为37.5%,无效率为35.0%,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干预治疗的患有老年阑尾伴糖尿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只运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老年阑尾伴糖尿病患者,通过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医患之间沟通交流和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 手术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入选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根据护理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时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3.11±5.76)分、(34.28±4.9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0.19±6.34)分、(39.74±9.36)分。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DPN的护理效果。

  • 标签: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个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阑尾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32例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该研究中32例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患者患者中,在经过血糖控制以及阑尾手术治疗以后,得出有27例(84.38%)患者呈甲级愈合;有4例(12.50%)患者呈乙级愈合;有1例(3.12%)患者呈丙级愈合;其中显效率是84.38%.结论就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患者来说,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于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再给予阑尾手术,能够获得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阑尾炎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文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AP)患者的生化指标差异以及临床特点,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从该院内分泌科、普外科以及消化内科于2009年7月—2015年4月确诊收治的1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符合调查条件者79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从患者的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淀粉酶、酮体、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PH值等方面的改变探讨其与并发急性胰腺的关系。结果7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有12例并发急性胰腺(并发率为15.19%),单纯DKA组与DKA并发AP组之间血糖、三酰甘油以及pH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酮体、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胆固醇的改变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淀粉酶水平的改变在DKA以及AP中均不具特异性,但是其水平越高往往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结论对于DKA合并有血糖、三酰甘油、pH值和(或)淀粉酶改变的患者应密切监视其胰腺的病变。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急性胰腺炎 生化指标
  • 简介:近来我科在临床患者中联合前列地尔、硫辛酸、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现汇总如下:1对象与方法所选病历均来自我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糖尿病的诊断按WHO1999年有关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标准,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45~89岁。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住院治疗 前列地尔 疗效观察 硫辛酸 甲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