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肺梗塞(APE)治疗中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AP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结果两组间生存及溶栓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PaO2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10h后两组PaO2明显升高,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可在不降低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副作用发生

  • 标签: 介入治疗 急性肺梗塞 低剂量 静脉溶栓
  • 简介:目的评价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方法21例确证化疗失败Ⅲb/Ⅳ期NSCLC患者入组,给予厄洛替尼150mg/d口服,直至疾病进展,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客观缓解为33.3%;稳定6例,疾病控制为61.9%;女性疾病控制优于男性(P〈0.05),吸烟、肿瘤类型、皮疹及腹泻均与客观缓解疾病控制无关(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1/2度皮疹腹泻,发生分别为80%42.9%。结论厄洛替尼能有效治疗晚期NSCLC,女性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 晚期
  • 简介:目的观察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中重度低氧血症行无创通气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149例中重度低氧血症行无创通气患者,行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技术。结果149例中重度低氧血症行无创通气患者行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技术,置管时间平均11.12±2.91min,置管过程中患者无氧气中断,置管后30min内X线定位置管成功率为81.9%,72小时内置管成功率达93.3%,置管前及置管后2min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过程中未出现不良事件,置管后48小时患者肠内营养达标达98.0%。结论中重度低氧血症行无创通气患者床旁盲插螺旋型鼻肠管安全、可行,置管成功率高、不良事件发生小,可以迅速使患者达到喂养目标值,确保患者营养供给,降低患者急性应激导致并发症发生死亡

  • 标签: 盲插法 螺旋型鼻肠管 中重度低氧血症 无创通气 营养
  • 简介:目的探讨经Respimat吸入器给予不同剂量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慢性阻塞肺疾病维持治疗中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4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Respimat吸入器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连续治疗1,随机将其分成高剂量组(5μg/d,n=120)低剂量组(2.5μg/d,n=12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及死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指标水平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口干胃肠道反应发生显著低于高剂量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Respimat吸入器给予低剂量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可以用于慢性阻塞肺疾病维持治疗,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进步大数据分析。

  • 标签: Respimat吸入器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中度海拔地区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血清中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中作用及意义。方法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中血清IL-6及IL-8水平检测比较。结果①AECOPD组患者血清IL-6及IL-8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及对照组(P〈0.01);②稳定期组及对照组IL-6及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及IL-8参与中度海拔地区COPD患者气道炎症并且地区COPD高发病有关。

  • 标签: 中度海拔 IL-6 IL-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重症病房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护理、管理,治疗、观察医疗场所。具有病人病情危重、变化较快、护理人员责任重大等特点。因此监护室护理管理应更加严谨科学缜密具有预见性。本文监护室易出现护理问题,深入研究并作出相应对策,以防护理问题、护理纠纷,甚至医疗事故发生

  • 标签: 护理管理 监护室 护理人员 护理问题 危重病人 重症病房
  • 简介: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作用。方法选择20126月至20136月我院收治7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输入营养液成分致,观察组采用持续24h肠内营养泵行鼻饲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50ml注射器间断推注营养液,3次/d。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胃内容物反流、口咽分泌物误吸、VAP发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谷草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4.230,7.348,4.592,6.916,P〈0.05);观察组患者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及VAP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42,5.186,4.044,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86,5.64,4.13,4.52,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输注可明显降低胃内容物反流、口咽分泌物误吸,降低患者VAP发生,减少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标签: 鼻饲 营养泵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率
  • 简介:目的分析呼吸机管道更换时间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相关,探讨呼吸机管道更换最佳间隔时间.方法150例ICU机械通气患儿随机分为4组,A组(n=38例):每间隔2d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B组(n=37例):每间隔5d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C组(n=40例):每间隔7d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D组(n=35例):每间隔10d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比较各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VAP发生.结果各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C组VAP发生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每间隔7d更换呼吸机管道比每间隔2d、5d10d更换更为合适,可明显降低VAP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管道 相关性分析 更换时间 小儿 机械通气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CT灌注成像参数患者血浆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epithelial-derivedfactor,PED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VEGF)水平相关。方法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均行CT灌注扫描,灌注软件分析获得病灶感兴趣区域(regionofinterest,ROI)灌注参数血流量(bloodflow,BF)、血容量(blood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达峰值时间(timetopeal,TTP)及表面通透(permeabilitysurface,PS)5个灌注参数数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PEDFVEGF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PEDF及VEGF水平CT灌注扫描各参数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T灌注成像BF、BV、MTT、TTP、PS及血浆VEGF水平较肺部良性病变者均明显增高(P均〈0.05),PEDF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同时CT灌注成像各参数及PEDF、VEGF水平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亦存在明显差异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EDF水平CT灌注成像参数BF、BV及MTT呈负相关,TTP呈正相关(P均〈0.05),PS无明显相关;血浆VEGF水平CT灌注成像参数BF、BV及MTT呈正相关,TTP呈负相关(P均〈0.05),仍与PS无明显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肺癌CT灌注成像患者血浆PEDF、VEGF及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定量检测肿瘤血流灌注方便、有效检查手段。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CT灌注成像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脑钠肽(BNP)D-二聚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ECOPD患者87例、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87例、健康对照者50例,分别测定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健康对照者血清NSE、BNPD-二聚体水平。结果AECOPD患者血清NSE、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ECOPD患者血清中NSE、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阻塞肺疾病稳定期(P<0.05)。结论动态监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血清NSE、BNPD-二聚体水平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发作较好预测作用。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钠肽 D-二聚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CT引导经胸针吸肺活检发生气胸相关因素。材料方法106例病人CT引导经胸针吸肺活检发生气胸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病灶大小、胸膜距肿瘤边缘距离、针穿过胸膜次数、有无肺气肿等多参数气胸发生相关。结果106例病人中发生气胸23例,2例因呼吸困难明显,放置了胸腔引流管。病灶越小、肺气肿存在发生气胸危险越高。结论较小病灶肺气肿存在气胸发生明显相关肺气肿病人发生气胸无肺气肿病人5倍多。

  • 标签: CT 并发症 肺活检 气胸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诊断临床特征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21月到201710月禹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A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B组),血清ProGRPNSE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临床特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roGRPNSE浓度高于B组患者(P<0.05),血清糖类癌抗原199(CA199)浓度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血清ProGRP,NSE,CA199浓度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38(pg/mL),14.89(ng/mL),40.12(U/mL),约登指数分别为87.00%,66.00%,16.25%,肿瘤直径血清ProGRPNSE浓度数据之间呈正相关(P<0.05),出现淋巴转移患者血清ProGRPNSE浓度高于未出现淋巴转移患者(P<0.05)。结论血清ProGRPNSE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标记物,ProGRP诊断价值高于NSE,但是实际临床工作中,还需要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综合诊断。

  • 标签: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X线诊断范畴内,征象综合征多散见于各类杂志和书籍内,而在教科书中反而较少编辑。临床诊断中遇到这种情况屡感不便。现将常见少数几个征象综合征介绍给临床医师,作为诊断时之参考。1轮廓征(SihouetteSign)1945此征由Robbin氏提出,Felson氏1950详加阐明。应用此征来推断肺部病变在胸相上前后位置。根据心脏升主动脉胸腔内靠前,来分辨肺部病变前后位置。若轮廓同病变重迭部分模糊,说

  • 标签: X线表现 轮廓征 肺部X线 肺部病变 综合征 肺静脉畸形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支气管针吸活检/或纵隔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01月-201706月接受超声内镜引导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或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检查142例患者医疗记录,两组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BUS-TBNA组77例患者共穿刺158组淋巴结,cTBNA组65例患者共穿刺134组淋巴结,EBUS-TBNA组阳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65.8%、86.1%、100%、87.0%、100%、33.3%,cTBNA组阳性、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41.8%、60.7%、100%、63.1%、100%、14.3%;两组患者检查耐受均较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病理阳性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灶越大病理阳性越高,穿刺次数越多,病理阳性越高,EBUS-TBNA组较cTBNA组病理阳性高。结论EBUS-TBNA具有较高诊断阳性、灵敏度以及准确度,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或纵隔疾病诊断中具有更高价值。

  • 标签: 传统支气管针吸活检(cTBNA) 超声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 肺和/或纵隔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变化及其血气分析相关.方法检测9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A组)治疗后(B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健康体检者(C组)作比较,分析动脉血气凝血指标的相关.结果A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B组C组(P〈0.01),B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C组(P〈0.01),PT、APTT、TT差异无显著(P&gt;0.05);FBGPaO2呈显著负相关,PaCO2呈显著正相关,D-DPaO2呈显著负相关,PaCO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OPD发展过程中,存在高凝状态,监测FBG及D-D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为适时采取有效抗凝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COPD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血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时患者血清IL-21IgE水平影响。方法采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同时选取4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人员血清IL-21及IgE,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总有效率为89.7%(70/78);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21及Ig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21及IgE显著降低(P〈0.01),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有效降低血清IL-21及IgE水平,减轻气道炎症反应,进而降低气道高反应,疗效可靠。

  • 标签: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支气管哮喘 IL-21 IGE
  • 简介:目的根据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气道阻塞严重程度分级,比较各级炎症代谢反应,验证肺功能、代谢及炎症反应关系。方法51例轻度至极重度COPD患者,轻、中度(GOLD1-2)n=21;重度(GOLD3)n=25,非常严重(GOLD4)n=5。患者接受肺功能(肺活量测量)、代谢反应(甘油三酯(TGtriglycerides)、总胆固醇(TCtotalcholester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症反应(细胞因子:IL-6、IL-10、TNF-α(ELISA))评估。结果本研究发现,GOLD3组患者GOLD1-2患者相比,IL-10、甘油三酯浓度水平低,IL-6水平高。此外,GOLD1-2组TNF-αHDL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GOLD3组IL-6IL-10呈负相关(P<0.05)、IL-6总胆固醇(P<0.05)负相关,白细胞介素-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P=0.05)。结论重度COPD患者表现为IL-6浓度高、IL-10浓度低炎症性反应状态。因此,评估COPD严重程度时,IL-10可能种很有价值细胞因子。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道炎症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胰岛素抵抗相关。方法分析我院就诊70名OSAHS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受试者多导睡眠监测(PSG)胰岛素相关指标,分析OSAHS胰岛素抵抗相关。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BM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5≤AHI≤15)中重度(AHI〉15)两组最低血氧饱和度及平均血氧饱和度、FPG、FINSHOMA-IR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HO-MA-IRAHI具有显著正相关,而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和平均血氧饱和度分别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HS胰岛素抵抗发生具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胰岛素抵抗 体质指数 血氧饱和度 多导睡眠监测
  • 简介:目的肺栓塞再发不同纤维蛋白原水平关系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入住我院经治疗后症状改善初次肺栓塞患者56例,以及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17例,进行血浆蛋白原水平进行监测,研究分析.结果初次肺栓塞患者血浆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肺栓塞再发患者(P〈0.05).未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血浆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再次发生肺栓塞患者(P〈0.05).结论肺栓塞再发与否患者血浆蛋白原水平高低有关,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肺栓塞患者再发机会越大,肺栓塞再次发生预测意义.

  • 标签: 肺栓塞 肺栓塞再发 血浆蛋白原水平
  • 简介:目的:探析血清IL-13TNF-α慢性阻塞肺疾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中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接受治疗52例慢阻肺(稳定组20例和加重组32例)哮喘(急性组27例,缓解组30例)患者及30例健康者临床资料。比较血清IL-13、TNF-α各组中表达水平相关分析哮喘患者各组及慢阻肺患者各组中血清IL-13、TNF-α关系。结果哮喘患者急性组血清IL-13、TNF-α浓度明显比缓解组、对照组高(P均<0.05);急性组、缓解组患者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缓解组IgE水平明显低于急性组(P均<0.05)。缓解组IL-13TNF-α呈正相关(r=0.47,P<0.05)。急性和缓解组IL-13IgE均呈正相关(P<0.05)。慢阻肺患者加重组IL-13、TNF-α水平均明显比稳定组对照组高(P均<0.05)。加重组患者血清IL-13TNF-α呈正相关(r=0.91,P<0.05。结论哮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IL-13TNF水平较高,炎症可能参与其病理过程。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介素13 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