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雷奈酸锶小榄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方法9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骨化三醇组(SA),阿伦膦酸+钙剂+骨化三醇组(AL),钙剂+骨化三醇组(CA),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分别在用药前、用药6个月、用药12个月测定受试者骨密度及血骨转换生化指标。结果药物干预6个月,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药物干预12个月,基线相比较,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基线相比较,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雷奈酸锶治疗组3例(9.1%)患者因恶心及纳差退出研究,阿伦膦酸组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雷奈酸锶疗效优于阿伦膦酸钠,雷奈酸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影响长期治疗依从

  • 标签: 雷奈酸锶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转换血清标志物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密固达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特点,对比几种不良反应预防用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密固达治疗280例骨质疏松症中出现不良反应概率,输液前使用地塞米松、乐松、泰诺预防抗过敏组无药物预防组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0例预防用药组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剧烈骨痛概率明显低于100例非预防用药组,两组均未出现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密固达不良反应以发热、肌肉酸痛流感症状为主,预防用药可明显减少流感症状,而对心律失常、眼部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几种预防用药组之间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骨质疏松 密固达 预防性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为评价特乐定(MFP-ca)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有效安全,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分别进行了个前瞻,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每个医院分别收集腰椎骨密度降低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组病人服用特乐定1片tid(15mgF^+-450mgCa^2+/天),另组病人服用钙剂(450mgCa^2+/天)作为对照,治疗期限为6个月,协和医院特乐定组病人骨密度(BMD)6个月后平均增加2.6%,对照组下降1.7%。301医院特乐定组病人BMD增加2.5%.对照组病人BMD下降0.5%。两个医院结果都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099)。两个医院前瞻、双盲试验说明,特乐定6个月治疗骨质琥橙中国妇女腰椎骨密度已有明显增加。该研究同时说明特乐定治疗安全可靠

  • 标签: 治疗 病人 医院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对照组 谷酰胺
  • 简介:目的评价伊班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及安全。方法选择我院20103月-20116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94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46例采用伊班膦酸钠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伊班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82.6%,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明显上升,观察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为6.3%,对照组为8.7%,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能明显升高患者骨密度,临床首选药物治疗方案。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伊班膦酸钠 辛伐他汀
  • 简介:目的研究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生物安全。方法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进行MTT细胞毒性实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及致敏实验,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该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解型纳米人工骨复合体MTT细胞毒性实验显示人工骨材料细胞存活〉90%,细胞毒性1级。人工骨复合材料浸取液未引起豚鼠过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未出现明显全身毒性反应。结论交联可调式抗结核药物缓释型纳米人工骨复合材料无MTT细胞毒性,细胞相容良好,并能够降低利福平直接给药生物毒性,不引起全身毒性反应、皮肤/内刺激反应和急性过敏反应,具有良好生物安全

  • 标签: 小鼠 结核 脊柱 骨代用品 迟效制剂 设备安全性
  • 简介:目的评价特立帕肽阿仑膦酸盐对比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安全差异。方法荟萃分析。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11)、EMbase(1966~2010)、Cochrane图书馆(2010)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0)有关采用特立帕肽或阿仑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RevMan4.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获得二者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安全是否差异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使用特立帕肽或阿仑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对照研究6项(760例)。各项研究中腰椎BMD升高幅度存在异质,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特立帕肽治疗组随访期间腰椎BMD升高幅度比阿仑膦酸盐组高5.16%(95%CI,4.07%~6.26%),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随访期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高钙血症(2.84%,特立帕肽组),背痛(3.98%,阿仑膦酸盐组)等。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e分析,合并OR值为O.75(95%CI,0.51~1.11),P=0.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立帕肽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BMD升高幅度高于阿仑膦酸盐,二者安全近似,但尚需更多高质量前瞻临床对照研究进步证实。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特立帕肽 阿仑膦酸盐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现有椎体成形术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安全随机对照研究(RCT)进行系统评价,从而为合理、科学地认识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及相邻椎体再骨折提供统计学依据,并用于指导临床及下步科研。方法全面检索所有关于椎体成形术非手术治疗OVCF安全RCT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RCT文献,共计782名患者,其中椎体成形术组377名患者,非手术治疗组405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椎体成形术组非手术治疗组椎体及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治疗后1、3、6、122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支持椎体及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可能骨质疏松症自然病程这假说,不是椎体成形术并发症,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很好地降低此种风险。

  • 标签: 脊柱 骨质疏松 骨折 压缩性 椎体成形术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 简介:本文建筑行业40岁以上近200名中老年女职工进行了骨密度(BMD)测定。根据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年龄及体重/身高^2(kg/m^2)比值等分别进行分组。经过询问病史及必要体检,以除去患有各种系统疾病者,除去长期服用雌激素及各种钙制剂者。采用国产单光子骨密度(BMD)测量仪测量受检者非优势臂桡、尺骨中远端1/3交界处,计算出骨密度(BMD)值。结果显示:(1)半室内半室外半体力半脑力组骨密度(BMD)值即显著高于室内脑力组,又显著高于室由体力组。(2)建筑行业女职工同样随着年龄增大而出现骨密度降低。(3)骨密度(BMD)值体重/身高^2(kg/m^2)比值在定范围内呈正相关。提示人体骨密度(BMD)值高低、骨矿告量多少不仅受年龄、身高、体重等内在因素影响,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对人体骨矿含量多少同样起着不可忽视作用。

  • 标签: 骨密度测量 BMD 身高 年龄 结果分析 比值
  • 简介:目的探讨骨水泥螺钉强化骨质疏松条件椎体后,骨水泥不同分布形态新型空心侧孔骨水泥椎弓根螺钉(Fenestratedpediclescrew,FPS)安全以及螺钉生物力学影响。方法使用平均年龄76岁完整新鲜脊柱标本(T11-L5)3具,选取18个椎体,平均骨密度为0.542±0.13g/cm2。随机分为三组。侧孔间隔个螺纹为A组(FPS-1)侧孔间隔两个螺纹为B组(FPS-2),这两组均通过加压灌注筒装置进行骨水泥钉道灌注1.5ml,C组为常规椎弓根螺钉(conventionalpediclescrewgroup)CPS组,不灌注骨水泥。24小时后行三维CT扫描,观察骨水泥椎体内分布;随后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三维重建显示:FPS-1组骨水泥均分布于椎体内,FPS-2组部分骨水泥分布于椎弓根内。最大轴向拔出力:A组(573.2±136.30)N,B组(769.2±92.30)N,C组(361.8±58.84)N。FPS-1组FPS-2组螺钉稳定性均显著强于CPS组(P〈0.05),且FPS-2组优于FPS-1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侧孔椎弓根螺钉远端三分之为侧孔设计安全区域;骨水泥椎体内分布形态能够影响螺钉生物力学。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生物力学
  • 简介:作者提到年龄、创伤或退变能改变椎体间运动模式。虽然体内研究能确定运动存在但是却不易运动进行量化。以前体内研究对象大多数老年患者,伴有不同节段退变,侧屈状态下旋转运动方式不同脊柱节段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本次体内生物力学研究目的确定在侧屈状态未退变、正常、完整的人类尸体颈胸段脊柱冠状面轴向上旋转运动模式。

  • 标签: 运动轨迹 脊柱节段 冠状面 退变 状态 轴向
  • 简介:目的血清H2S水平骨质疏松相关。方法收集201510月至201710月112例江苏昆山地区体检门诊就诊人员资料,其中男82例,女30例,年龄25~86岁,平均(51.40±10.60)岁;采用DEXA骨密度仪检测该人群骨密度,以及采用亚甲基蓝法测定血清H2S水平。结果体内血清H2S水平髋部骨密度呈正相关,腰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H2S水平髋部骨密度存在相关,可能髋部骨密度下降独立危险因素,H2S可能骨密度保护因素。

  • 标签: 骨质疏松 硫化氢 骨密度 髋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妇女不同体重指数(BMI)血糖、甘油三酯及腰椎骨质疏松症相关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从20114月至20128月间来医院就诊1300余例维吾尔族妇女中,排除严重疾病患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甲亢、甲减等其它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入选维吾尔族女性423例,测量其甘油三脂、空腹血糖、体重指数(BMI)、腰椎(L1~L4))BMD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体重指数(BMI)增高,维吾尔族女性止常组肥胖组甘油三酯、血糖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新疆维吾尔族女性甘油三酯、血糖水平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2)新疆维吾尔族肥胖女性高甘油三酯、高血糖发生均有较高水平。(3)维吾尔族妇女肥胖发生高于国内其它省市。(4)相同年龄段,BMI正常组腰椎骨质疏松发生与其它民族致,其骨景丢失年龄也与其它民族致,肥胖组腰椎(L1-14)BMD则大于正常组。

  • 标签: 肥胖 甘油三酯 血糖 BMI BMD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调查吉林省长春地区4613例25~79岁女性腰椎正位L1-L4TOTAL骨密度(BMD),分析长春地区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研究女性腰椎BMD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DiscoveryWA型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正位L1-L4TOTAL骨密度。将4613例受试者腰椎BMD检测结果按5岁为龄段分组,应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腰椎BMD骨质疏松患病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相关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腰椎BMD值呈下降趋势,骨质疏松患病升高,年龄腰椎BMD呈负相关,OP患病呈正相关;随绝经年限延长,BMD值降低,OP患病升高,绝经年限腰椎BMD呈负相关,OP患病呈正相关。低体重指数组,腰椎BMD值最低,OP患病最高;随体重指数增加,腰椎BMD增加,骨质疏松患病降低,体重指数腰椎BMD呈正相关,骨质疏松患病呈负相关。结论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骨密度重要影响因素,增龄、绝经年限延长低体重指数骨质疏松发生危险因素。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患病率 年龄 绝经年限 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广州地区成人年龄、性别骨密度关系。方法本横断面研究随机抽取了188名女性122名男性,年龄为17~88岁广州地区居民。采用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骨密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typeIN-terminalpropeptide,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个亚组:严重缺乏(〈10ng/mL),缺少(10~20ng/mL),不足(20~30ng/mL),充分(≥30ng/mL)。结果受试者平均年龄为(47.39±19.32)岁。女性血清25(OH)D水平(25.35±6.59)ng/mL明显低于男性(27.25±7.94)ng/mL,P〈0.05。男性25(OH)D严重缺乏(10ng/mL)比例为1.6%,女性为0;男性25(OH)D缺少(10~20ng/mL)比例为22.9%,女性为20.5%;男性25(OH)D不足(20~30ng/mL)比例为65.6%,女性为73.4%。男性血清25(OH)D水平年龄呈负相关(r=0.249,P〈0.01),而在女性中二者没有相关(r=0.130,P〉0.05)。血清25(OH)D水平老年妇女(分别为r=0.382,P〈0.01;r=0.384,P〈0.01)、青年男性(分别为r=0.332,P〈0.05;r=0.260,P〈0.05)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当校正年龄因素后,血清25(OH)D水平老年妇女腰椎、股骨颈骨密度之间仍存在相关(分别为r=0.325,P〈0.05;r=0.323,P〈0.05)。但年龄校正后血清25(OH)D水平年轻男性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78,P〈0.05),股骨颈骨密度没有相关(r=0.165,P〉0.05)。校正年龄后血清25(OH)D水平中青年妇女中老年男性腰椎股骨颈骨密度无相关。无论是否校正年龄,血清PTH水平和其他骨代谢指标均与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相关。结论超过2/3广州居民存在维生素D不足。血清25(OH�

  • 标签: 25(OH)D 年龄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 简介:目的探索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高半胱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B12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之间关系。方法选取20178~12月我院就诊138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将绝经后女性分为骨质疏松组(n=58)非骨质疏松组(n=80)。记录两组患者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年龄、腰围等般资料,检测腰椎L1~4前后位、左侧股骨近端BMD,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维生素D、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指标的差异以及高半胱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B12BMD之间相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腰围、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D、维生素B12、腰椎L1~4左股骨颈骨密度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均<0.05);Rho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DB12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可以通过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维生素D水平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维生素B12水平预测。

  • 标签: 骨密度 同型半胱氨酸 骨质疏松 维生素B12 维生素D
  • 简介:目的探讨突出影像区域定位术后临床疗效相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椎间盘摘除术患者资料,利用腰椎MRI或CT,按照"胡谷区域定位法"突出物进行影像区域定位描述,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进行随访评价。结果随访评价了20061月~20104月符合纳入标准患者215例(229个节段),其中男142例,女73例,随访12~126个月,平均30.2个月。患者发病时及末次随访时功能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组病例随访时功能状态明显改善。根据ODI、JOA、VAS改善,采用方差检验统计分析,发现横断位分区预后存在影响;突出物处于横断位3区时,JOA改善较其余区域低;余因素影响不明显。结论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摘除术患者,影像区域定位中,横断位分区预后存在影响。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放射摄影术 统计学
  • 简介:脊柱侧凸畸形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其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目前,畸形矫正最常用方法针对患者畸形特点采用相应手术治疗,因此不同术者往往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疗效也完全不同.要达到较为理想、肯定疗效,关键在于制定标准化、系统化治疗方案.脊柱侧凸合理治疗方案,还有助于学者间学术交流及侧凸最终疗效评价,便于国内外学者进行交流讨论,推动我国脊柱畸形领域诊治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许多医疗单位开展了脊柱侧凸畸形手术治疗,但层次不,没有完善系统治疗方案,难以进行疗效相互比较.因此,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将脊柱侧凸治疗规范化,促进我国脊柱侧凸治疗水平健康蓬勃地发展.

  • 标签: 脊柱侧凸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疗效 矫治 畸形矫正
  • 简介:目的研究30-79岁健康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性别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腰椎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相关。方法采用HologicDiscoveryWA型骨密度仪检测腰椎正位(L1-4)BMD,采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CTX-1、TRACP、BALP、OC水平。将1228例受试者检测结果按不同性别、10岁为1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30-49岁年龄段CTX-1、TRACP、BALP、OC腰椎BMD均无明显相关,50岁以后CTX-1、TRACP显著升高,BMD呈负相关。女性BALP、OC50-59岁年龄段明显升高,BMD负相关,60岁以后开始下降,BMD呈正相关;男性30-59岁各年龄组CTX-1、TRACP、BALP腰椎BMD均无相关,60岁以后CTX-1、TRACP、BALP均明显升高,BMD负相关。男性OC水平随年龄缓慢下降,但各年龄段BMD均无相关;30-49岁年龄段TRACP、CTX-1、BALP、OC各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岁以后同年龄组性别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高于男性。结论TRACP、CTX-1、BALP、OC监测骨代谢变化重要技术手段,尤其女性骨质疏松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

  • 标签: 骨代谢标志物 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骨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腰椎
  • 简介: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抑制因子(TIMP-1)水平及其骨密度骨桥蛋白关系。方法将102名绝经后妇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MMP-3、TIMP-1骨桥蛋白(OPN)水平,计算MMP-3/TIMP.1比值,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Ward’s区粗隆骨密度(BMD)。结果①骨质疏松组中MMP-3数值(154±111)ng/ml高于正常组(124±103)ng/ml,TIMP-1数值(134±116)μg/L低于正常组(146±130)μg/L,血清OPN数值(57±19)ng/ml明显高于正常组(26±10)ng/ml。②骨质疏松组中MMP-3MMP-3/TIMP-1比值血清OPN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MMP-3/TIMP-1比值骨密度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TIMP.1Ward’s区骨密度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血清OPN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后,以上数据相关增高(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MMP-3/TIMP-1比值骨密度OPN具有关联,MMP-3/TIMP-1比值升高可能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表现。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3 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骨桥蛋白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 简介:目的了解中国男性大学生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骨密度差异,探讨体力活动水平骨密度相关。方法随机选取我校442名男性大学生,其中中国男性大学生294名,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148名,采用国际体力问卷(中文版)收集其近1周内体力活动情况,超声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右跟骨骨密度,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以外,中国男性大学生步行活动水平、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总体力活动水平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中国男性大学生骨密度明显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大学生(P〈0.05);pearson相关分析,步行活动水平、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均与骨密度无相关(P〈0.05),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骨密度具有相关相关系数r=0.157,P=0.000)。结论中国男性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及骨密度均高于东南亚地区男性学生,可能与民族、遗传基因等有关;高强度体力活动能增加骨密度含量。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男性 大学生 体力活动水平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