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减轻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影响。方法78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实验组采用有效止吐药,并配合以心理、行为、饮食干预、药物干预和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恶心、呕吐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发生频次,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有效护理干预,配合联合用药,可明显减轻恶心、呕吐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恶心肿瘤 化疗 恶心呕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实施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80名实施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将实施常规护理40名产妇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上予舒适护理干预40名产妇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天后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天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患者轻;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抑郁、焦虑评分比护理干预下降,且观察组评分变化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降低产妇术后疼痛、缓解产妇抑郁、焦虑情绪,有利于产后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产妇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PICC置管谈话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0月-2014年12月276例静脉化疗需进行PICC置管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PICC置管谈话,观察组将护理程序应用于PICC置管谈话中。比较两组PICC患者对PICC置管基础知识、优点和缺点、置管过程、日常维护方法等指标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PICC基础知识、优点和缺点、置管过程、日常维护等指标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PICC置管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化疗患者运用护理程序进行PICC置管谈话,能全面评估化疗患者状态,针对不同患者存在问题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者PICC置管依从性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ICC 护理程序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疼痛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88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疼痛以及护理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缓解骨折术后患者不良情绪,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继而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水平提高。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折术 疼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VAS评分,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相当,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VAS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8.O%显著低于对照组54.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84.O%,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其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股骨颈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程度影响,为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提供相应依据,并制订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程度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和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满意率和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措施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适地度过了术后不适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腹腔镜 直肠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两种中心静脉置管泵控大剂量甲氨蝶呤24h持续化疗管理资料,比较两种方式效果。方法将200例患者,累计438例次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PICC置接化疗泵管、B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接化疗泵,大剂量甲氨蝶呤24h持续化疗。比较可操作,穿刺次数,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准时率等情况。结果A组比B组可操作,穿刺次数,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准时率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置管可操作、留置管持续使用时间延长,减少穿刺过程风险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化疗泵 持续化疗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腺性膀胱炎行电切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探讨通过羟基喜树碱对患者进行定期灌注治疗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104例腺性膀胱炎行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产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11.65%。再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对照组术后2年复发患者为20例19.41%,再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病率为80%。两组患者2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性膀胱炎电切手术患者需要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病率,具有非常高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 标签: 腺性膀胱炎行电切术后 针对性护理 传统护理
  • 简介:随着胸部肿瘤者生存期不断延长,放射后心脏损伤已成为常见问题并影响着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成为非乳腺癌死亡率增加最主要因素之一。不少胸部肿瘤(如部分肺癌)者被推荐放化疗同步进行可能增加心脏损伤。蒽环类化疗药物常被广泛用于多种肿瘤联合化疗,其毒性主要表现为心肌广泛损伤,联合放疗时又可降低心脏耐受性。除阿霉素以外,环磷酰胺、紫杉醇等和放疗同时应用,同样可以增加心脏损伤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放射性心脏损伤监测,

  • 标签: 肿瘤放化疗后 胸部肿瘤 放射性心脏损伤 心电图 蒽环类化疗药物 联合放疗
  • 简介:目的分析阿霉素对心脏毒性作用引起心电图改变。方法对87例恶性淋巴瘤阿霉素化疗过程中心电图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疗前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阿霉素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表阿霉素及吡喃阿霉素组(P〈0.05)。结论心电图可作为药物对心肌毒性作用、调节药物单次治疗剂量或中止治疗方案最简便监测方法。

  • 标签: 淋巴瘤 阿霉素 化疗 心肌毒性 心电图
  • 简介:室性期收缩(PVS)中临床上最常见一种心律失常。我院2005年~2006年门诊心电统计数据表明。按每日工作量平均20人次计算,每月大约有600多人次。PVS约占就诊总人数10%左右。本人抽样统计了1d32例门诊就诊心电图者中就有4例PVS患者。PVS在各种心律失常患者中占首位。其发病原因大致有两种:①发生在健康人中PVS可能与精神和体力疲劳,情绪紧张。过多吸烟、饮酒、喝咖啡有关;②器质性PVS,有冠心病、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本文结合经验和有关文献。选择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良性PVS、恶性PVS16例,对他们应用谷维素治疗并进行跟踪随访。

  • 标签: 室性期前收缩 谷维素治疗 临床价值 PVS患者 门诊就诊 风湿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与否与患者心理因素有关。方法对106名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性格测试并统计其治疗次数及治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用卡方检验和RXC列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格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患恶心呕吐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不同年龄段肿瘤患者化疗后患恶心呕吐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1)、不同治疗次数肿瘤患者化疗后患恶心呕吐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与患者性格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治疗次数无关。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恶心呕吐 因素
  • 简介:双结病变是指窦房结和房室结同时存在着病变,表现为起搏或传导功能障碍。见于各种病因引起病窦综合征等。双结病变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及心脏电生理检查。自发某些心律失常也可揭示双结病变,本文报告1例房性期收缩(PAS)诱发双结病变如下。

  • 标签: 病窦综合征 双结病变 房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 简介:在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中,凝血酶从纤维蛋白原上切割掉纤维蛋白肽A,余下部分称为纤维蛋白单体单位。纤维蛋白单体单位有聚合位点,可以彼此聚合。在聚合过程中,凝血酶从其上再切掉一个纤维蛋白肽B,剩下部分被称为desAABB纤维蛋白。

  • 标签: 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肽A 抗凝药 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免疫检验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实施临床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控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标本采集质量控制、标本保存质量控制和仪器选择质量控制。结果控制组患者各项免疫检验指标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免疫检验样本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加强其标本采集、标本保存及仪器选择等各个分析环节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同时显著降低检验标本变异指数。

  • 标签: 免疫检验 分析前 质量控制
  • 简介:<正>随着介入心脏技术不断进展,对以ST-T改变为主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关系有了新认识。本文报告1例无明显ORS变化AMI如下。

  • 标签: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ST-T改变 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院急救对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救治意义。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14年2月间我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因电击伤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85例,探讨院急救不同因素对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影响。结果:全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院急救后,心跳、呼吸恢复者21例(24.7%),患者存活并出院者13例(15.3%)。年龄高于60岁高电压击伤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有所降低,但与〈60岁组与低电压击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电击后至行心肺复苏急救时间〈5min患者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最高,且随着施救时间延长(〈5min,5-11min,11-16min,〉16min),复苏成功率(58.33%比31.58%比8.00%比0%)、出院存活率(58.33%比15.79%比0%比0%)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及早进行心肺复苏等院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电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预后。

  • 标签: 电击伤 心脏停搏 急救医疗服务 心肺复苏术
  • 简介:目的探讨病理性室性期收缩(PVS)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36例常规心电图有PVS者分为正常组(A组)和心脏病组(B组)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测,并按有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Lown分级法和Schamroth分类法对判断病理性PVS与功能性PVS有重要参考价值。结论宽大畸形伴明显切迹、多源与多形性、成对出现、起源于左心室者以及伴继发性ST-T改变PVS绝大多数见于病理性。

  • 标签: 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 心电图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