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数年前.有研究发现抗凝药氯吡格雷(商品名波立维)和各种他汀类调脂药有着共同的代谢机制。这些药物是通过同一种生化酶进行代谢的.这使得两者合用会产生不良后果。氯吡格雷是心血管科常用的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而他汀类则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随后的一些研究可以说精彩纷呈.有1/3的研究得出相同的结果.另外1/3显示两者合用不存在问题.

  • 标签: 他汀类调脂药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恶化 预后 代谢机制
  • 简介: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恶化占卒中患者的30%左右,导致致残率和死亡率增高,过去几年的研究认为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时间、过程代表两种不同的发病机制.本文就我科于2001年1月~2003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卒中神经功能恶化患者68例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于下.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 临床资料 脑缺血
  • 简介:病情评估是医患双方都十分关注的一个临床问题,它助于医生和患者全面了解病情,并为制定今后的治疗方案和病情管理提供可靠依据。评估正确、全面与否,不仅涉及对病人预后的判断,也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因为,只有先把病情彻底搞清楚了,才能给予更合理、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病情评估 病友 糖尿 治疗方案 临床问题 医患双方
  • 简介:目的了解洞头县海岛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为海岛居民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07年2月至2007年11月,对洞头县各乡镇的≥15岁的9376名居民,采用标准化调查方法,在严格质控下进行血压测定及相关调查。结果在调查中发现2412例高血压患者。海岛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5.73%,标化患病率为15.86%;高于1991年全国普查的结果(12.79%),但低于2002年全国结果(17.60%)。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男性123.13mmHg、78.09mmHg,女性120.06mmHg、74.71mmHg。高血压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35岁以后,女性40岁以后增幅明显快。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1.97%、25.29%、4.10%。结论海岛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对海岛居民的高血压进行预防和控制是必要的。

  • 标签: 高血压 海岛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对急性肺栓塞(APE)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急诊科APE患者74例,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19-84岁,平均年龄(55.1±16.6)岁。根据BNP和TnT水平分为3组,BNP+TnT均阴性为A组40例,单纯BNP阳性为B组24例,BNP+TnT均阳性为C组10例。测定所有患者BNP、TnT水平;记录患者入院后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发生晕厥的比例升高(2.5%vs.16.7%),与B组比较,C组发生晕厥的比例升高(16.7%vs.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C组BN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T与住院总时间呈正相关(r=0.537,P<0.05)。结论BNP、TNT均是APE患者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两者均升高的APE患者应积极处理。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脑钠肽 肌钙蛋白T 晕厥 症状缓解时间 住院总时间
  • 简介: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APE)的病情评估作用。方法选取86例APE患者,其中严重APE有35例,记为A组,非严重APE有51例,记为B组,均行多层螺旋CT诊断,对比两组肺动脉造影的心血管参数。结果A组CT阻塞指数、右室短轴最大径、右室壁厚、肺动脉直径、右心室/左心室(RV/LV)短轴最大径比、上腔静脉直径、室间隔左突占比显著大于B组(P<0.05),左室短轴最大径显著小于B组(P<0.05)。结论对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判断APE病情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造影 急性肺栓塞
  • 简介: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首次发病住院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81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75例)和非END组(20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既往病史)、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影像学资料(脑白质病变评分、脑微出血评分及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治疗方法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胱氨酸及Lp-PLA2等]。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中Lp-PLA2水平。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p-PLA2预测腔隙性脑梗死发生END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NLR(2.5±0.5比2.3±0.5,t=2.99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0.8)mmol/L比(2.3±0.7)mmol/L,t=3.056]、入院NIHSS评分[(3.4±1.5)分比(3.0±1.4)分,t=2.080]和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比例[21.3%(16/75)比7.3%(15/206),χ^2=11.061]高于非END组,Lp-PLA2水平高于非END组[(240±26)μg/L比(180±23)μg/L,t=9.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OR=3.927,95%CI:2.918~5.016,P=0.020)、血Lp-PLA2水平升高(OR=1.026,95%CI:1.019~1.034,P<0.01)、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OR=2.715,95%CI:2.193~3.273,P=0.025)、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OR=4.552,95%CI:2.934~7.017,P=0.002)和入院NIHSS评分升高(OR=2.831,95%CI:2.412~3.197,P=0.028)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PLA2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95%CI:0.728~0.833,P<0.01);最佳截断值为189

  • 标签: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腔隙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简介:目的抽样调查北京地区老年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4年抽样调查北京地区≥60岁人群1865人,根据问卷调查及临床医师检查进行MCI诊断,分析其中资料完整的1750人的MCI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①1750人中,患MCI203例,患病率为11.6%。其中≥75岁者的患病率(123例,15.7%)高于〈75岁者(80例,8.3%);文盲(130例,17.5%)高于非文盲(73例,7.2%);农村(92例,19.4%)高于城区(111例,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虽然女性患病率(111例,12.3%)高于男性(92例,10.8%);无配偶的老人(77例,13.7%)高于有配偶的老人(126例,1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卒中病史中,仅卒中对MCI患病率有影响(χ2=18.853,P=0.000)。经年龄、性别分层后,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对年龄〈75岁、≥75岁及不同性别人群的MCI患病率仍无明显影响(P〉0.05);而卒中可增加老年男性(χ2=16.858,P=0.000)、女性(χ2=4.531,P=0.045)及〈75岁(χ2=33.024,P=0.000)人群MCI的患病率。③随着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卒中疾病种类的增加,在男性(χ2=11.119,P=0.004)和〈75岁人群中(χ2=6.117,P=0.047),MCI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OR:2.134,95%CI:1.459~3.120)、居住在农村(OR:2.084,95%CI:1.502~2.893)、≥75岁(OR:1.853,95%CI:1.342~2.559)及文盲(OR:2.178,95%CI:1.517~3.128)是MCI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卒中是老年人群患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75岁人群及男性老人,预防卒中对预防痴呆的发生更有意义。

  • 标签: 认知障碍 老年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成年男性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阜新市8个乡镇≥35岁的22747名农村常住(≥5年)成年男性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和资料的收集。结果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7.0%。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男性高血压患者未知晓率高达74.1%,已明确为高血压的患者对自己的保护意识较弱。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年龄、超重、肥胖、吸烟、饮酒、家族史、饮食不良等因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辽宁省阜新市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应注重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及采取全面的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农村居民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度,减少高血压的患病率。

  • 标签: 高血压 男性人群 危险因素
  • 简介:医疗网10月21日报道说,根据一项发表在《呼吸病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能会因如测量心率变异(HRV)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而受益。研究者发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这种休息时的副交感神经紧张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是独立相关的,尤其是慢性呼吸疾病问卷的总得分与反映副交感神经紧张(r=0.34;P=0.012)和呼吸高频段时HRV在正常间隔中的心跳之间的密度(r=0.35;P=0.01)这两个HRV变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治疗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病情 慢性呼吸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