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自然生成糖类不像你所听说那样对身体有害,但有些情况下你要避免食用。

  • 标签: 果糖 食物 医学 标准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缺血性卒后抑郁(PSD)与卒再发及死亡关系.方法于2003年1月-2006年12月,对北京5家二级医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首次或二次缺血性卒急性期后3个月患者进行登记和基线调查.共登记1087例患者,其中1074例符合入选标准并完成抑郁自评量表检查.每6个月随访一次患者卒再发和死亡情况,随访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SD与卒再发及死亡关系.结果①基线调查时PSD患病率为49.9%(536/1074).轻度和、重度PSD构成比分别是52.2%(280/536)、47.8%(256/536).②在平均3.5年随访,卒累积再发率和总死亡率分别为12.9%和7.6%.③在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卒病史、血脂代谢异常、体质量超标或肥胖进行调整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SD患者死亡风险比(HR值)为1.66(95%CI:1.04~2.68),卒再发HR值为1.41(95%CI:0.99~2.01).轻度PSD是卒再发独立危险因素(HR=1.67,95%CI:1.02~2.24),而、重度PSD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HR=2.68,95%CI:1.61~4.46).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缺血性卒患者有较高PSD患病率,PSD患者卒再发和死亡风险增加.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抑郁 预后 前瞻性研究
  • 简介:Meta分析可增加效应量强度,增强结果精确性,得出更加可靠结论,为临床提供参考信息;同时还可分析不同研究间差异甚至产生新假设[1]。

  • 标签: META分析 生存资料 风险比 应用 精确性
  • 简介: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和致残重要疾病之一,我国50%-70%脑卒中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残疾[1]。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脑卒中复发率在逐年上升,脑卒中30天内复发率3%~10%,5年复发率25%。40%[2]。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 出院患者 家庭访视
  • 简介:在常温体外循环、氧合血心停搏液持续心肌灌注下行心脏手术,较易出现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对心功能恢复极为不利,必须及时处理。在临床工作,笔者曾遇到6例高钾血症,现就其原因及处理浅析如下。

  • 标签: 体外循环 高钾血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收治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优质护理为分界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满足住院患者身心需要。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护理 舒适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索军事训练运动性猝死高危人群筛查方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物理查体、12导联心电图分析筛查,在960名士兵筛选出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120例),从剩余士兵随机匹配正常对照组(120例)。比较两组士兵5000米跑步前、后(跑步前30rain,跑步后30min)血浆肾上腺素(EPI)、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ELISA法检测)。结果两组士兵运动后血浆EPI、CRP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血浆NO水平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运动后高危组血浆EPI和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11.1±10.3)ng/L比(101.9±12.5)ng/L,(33.9±5.8)ng/L比(28.1±4.1)ng/L],高危组NO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2.3±12.3)}xmol/L比(108.3±9.7)mol/L](P〈0.05)。结论本方法有助于对运动性猝死高危人群筛选,对预防运动性猝死发生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运动性猝死 一氧化氮 肾上腺素 高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相关蛋白与烟雾病关系。方法术留取25例烟雾病患者(烟雾病组)和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照组)硬脑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硬脑膜血管壁IgG、IgM、补体c3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病理学改变。结果①HE染色显示,两组硬脑膜血管壁均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外层周细胞构成,无膜结构。与对照组比较,烟雾病组有部分内皮细胞核深染,向管腔轻度突起。②烟雾病组硬脑膜血管壁IgG、IgM、补体c3阳性表达发生率分别为92%(23/25)、84%(21/25)及84%(21/25),对照组分别为20%(1/5)、20%(1/5)及4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硬脑膜血管即使有IgG、IgM、补体c3阳性表达,也均为弱阳性(+)表达。烟雾病组硬脑膜血管VCAM-1阳性表达发生率为14%(3/21),对照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相关蛋白可能参与烟雾病患者血管损伤。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补体C3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简介: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社区教育效果。方法回顾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问卷调查,将10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针对型健康教育,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3个月后,进行相同内容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教育后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社区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水平均有所提高,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4%,实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60%,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教育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在社区中进行高血压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控制该疾病,因此,值得加大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宣传力度。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社区 慢性病防治 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出现无复流现象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例,无急诊PCI治疗禁忌证,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常规PCI治疗、血栓抽吸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后PCI等不同治疗,监测患者PCI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前体(pro—BNP)和PCI术后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和28d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间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总平均住院时间、PCI治疗术后28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PCI治疗组无复流现象发生率高于血栓抽吸组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组,并且血浆pro—BNP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发生与冠脉内微血栓形成有关,通过血栓抽吸和冠脉内注入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无复流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血栓抽吸
  • 简介: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局部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变化.方法纳入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6例,对其中40例符合手术标准重度狭窄患者行CAS.术后3d,1、3、6、12及24个月应用CDFI检测支架近心段、中段、远心段内径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并与DSA结果相比较.CAS后≥6个月,PSV≥155cm/s患者立即复查DSA,PSV正常患者6个月后复查DSA.结果①40例CAS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2.5%)死亡,2例失访,37例获得24个月随访,1例发生再狭窄(狭窄率为50%~69%),再狭窄发生率为2.7%.②CAS后各时间点支架中段内径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后随时间延长,支架各段内径均逐渐增加,术后1~3个月增幅最明显,6、12及24个月支架各段内径与前一阶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支架形态渐趋稳定.③CAS后各时间点支架各段PSV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均在正常范围内.④术前行CDFI和DSA检查76例患者,两种方法诊断狭窄程度符合有74例,其中2例DSA诊断为重度狭窄,CDFI诊断1例为中度狭窄,1例为闭塞.符合率为97.4%.术后≥6个月,共20例行DSA检查,CDFI与DSA均显示为轻度狭窄有19例,中度狭窄有1例.符合率为100%.结论应用CDFI动态监测CAS后支架各段管径及血流改变,有助于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与DSA比较,其检查结果可靠.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再狭窄
  • 简介:目的评价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odifiedalbumin,IMA)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疗价值。方法选取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于入院后30min内及治疗一周后测IMA及肌钙蛋白I(troponinI,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isoenzymeofcreatinekinase,CK-MB)浓度,并与40例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前IMA浓度低于对照组,TnI、CK-M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20±12.30)U.mL-1vs.(77.50±12.10)U﹒mL-1,P〈0.05;(2.10±0.12)ng.mL-1vs.(0.03±0.01)ng.mL-1,P〈0.05;(62.33±8.58)U.L-1vs.(9.60±6.85)U.L-1,P〈0.05];治疗一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A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灵敏度为97.62%,特异度85%。结论检测IMA对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缺血修饰白蛋白 小儿
  • 简介: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H)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适合PCI冠心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LMWH组,即PCI手术前、手术、手术后均应用LMWH;B组,UH组,即PCI手术前、手术、手术后均应用UH;C组,交叉抗凝组,即PCI手术前用LMWH,手术应用UH,手术后用LMWH。观察30d内三组临床效果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果c组反复心绞痛发作患者较A组、B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脏性死亡、中风、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急性再次血运重建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少量出血患者较A组、B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严重出血,特别是需要输血患者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管室使用LMWHA组患者出现2例导管内血栓形成。结论LMWH和UH都各有优缺点。LMWH无需监测活化凝血时间,无需静脉持续输注,而UH用药期间需要监测APTT,有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应用LMWH个别患者会出现导管内血栓形成,交叉抗凝临床效果,如反复心绞痛发作较高,在出血不良事件方面也有增加趋势。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 简介:目的研究脑红蛋白(Ngb)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脑组织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SAH组(72只),SAH组再分为模型建立后3、6、12、24、48及72h共6个亚组(每组12只)。通过改良后视交叉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应用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AH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Ngb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水平变化和分布。结果①WesternBlot结果显示,大鼠正常脑组织Ngb含量较少(0.56±0.14)。SAH后3h脑组织Ngb表达蛋白水平开始升高(0.77±0.16),24h达到高峰(1.27±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逐渐下降。②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大鼠脑组织NgbmRNA从SAH后3h开始增加,6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72h基本下降到对照组水平。其中6h及12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有少量Ngb表达阳性细胞,但多呈弱阳性表达,且在颞叶皮质表达较多,海马区也有少量表达;SAH后Ngb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且多数呈强阳性表达,在颞叶皮质增高最明显。结论大鼠SAH后脑组织内Ngb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均上调,提示Ngb可能参与对SAH后早期脑损伤保护作用。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红蛋白 蛋白质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对门诊患者动态血压监前护理干预。方法选择门诊行动态血压监测患者共1120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1120例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压监测,对临床高血压、低血压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价值。结论加强门诊行动态血压监测患者检查前护理干预,对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门诊 动态血压监测 准确率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工具(FSP)对中国人卒中风险预测效能.方法以2003年5月-2004年5月间,在上海市奉贤区整群抽取社区人群中年龄≥40岁人群为基线调查对象,选择调查结果完整且有心电图记录7489人作为队列研究对象.随访研究对象卒中发病情况(1次/年),随访终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分析改良FSP对中国人卒中发病风险预测作用.结果7489人平均随访(6.6±0.9)年,随访过程中共发生明确诊断患者120例,男女卒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9%(54/2880)和1.4%(66/4609).男女卒中发生率均随着改良FSP卒中风险积分值升高而上升.男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卒中发生率上升至3.2%,并且随着积分值增高,卒中发生率进一步增高;女性积分值为10~12分时,卒中发生率上升至4.1%,但随着积分值进一步增高,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变化.各积分段实际发病率低于改良FSP预测卒发病率.以改良FSP预测男性卒中发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女性为0.656.结论改良FSP预测中国人卒中风险预测效能为中度.改良FSP预测卒中发病率高于本研究实际发病率.

  • 标签: 卒中 预测 弗明汉卒中风险评估工具
  • 简介: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疗效。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常规给药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TIMI分级情况及术后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梗死血管TIMI分级3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梗死血管血流情况,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

  • 标签: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应用价值。方法术前1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均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即刻评价二尖瓣成形术效果。结果本组18例16例一次性手术实施成功。1例术监测发现反流2级后再次实施成形后成功,1例术监测发现反流3级后改行二尖瓣置换术。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成形术具有非常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疾病 关闭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