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重点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途径。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三年来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5人;另一组为单纯的2型糖尿病组,35人。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体征等与分析有关的数据,除血压外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各项体征,除血压外如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等各项数值通过比较没有太明显的差异(P〉0.05),FBG、TG、HLD、LDL、HbAlc数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因很多,所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从血压血脂的控制、血尿酸的检查进行入手。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合并冠心病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对行妊娠合并心力衰竭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38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8例产妇中,37例经过临床治疗和处理,心力衰竭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剖宫产孕产妇存活37例,存活率为97.37%;新生儿双胞胎2例,存活39例,存活率为97.50%。产前心力衰竭产妇存活率明显低于产时心力衰竭和产后心力衰竭的产妇存活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妊高征存活率94.12%较围产期心脏病存活率100.00%要低。结论通过有效的临床处理可以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存活率,故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时应及时进行临床处理,并根据不同病因和症状进行对症处理。研究还发现,产后心力衰竭的产妇具有更少的用药禁忌,其存活率较产前的高,妊高征存活率较围产期心脏病存活率要低。

  • 标签: 妊娠 心力衰竭 剖宫产
  • 简介: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62例,按照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或无症状脑梗死,分为急性脑梗死组(n=86),无症状脑梗死组(n=82),非脑梗死组(n=94),比较三组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白昼舒张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情况。结果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症状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及急性脑梗死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无症状脑梗死组和急性脑梗死组患者的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脑梗死组患者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无症状脑梗死组患者的白昼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白昼舒张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临床治疗中,对于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降压时以降低血压负荷为主,而出现急性脑梗死并发症时应降低收缩压兼顾降低血压负荷。

  • 标签: 高血压 急性脑梗死 无症状脑梗死 动态血压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氯噻嗪+尼群地平+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心电图改善情况及高血压、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降压总有效率97.5%、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9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65%均要优于对照组的降压总有效率80%、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7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4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氨氯地平 卡托普利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简介:目的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的复发几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针对慢性肺源心脏病并且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改善了不良情绪,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复发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合并发生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共选择结节性甲状腺肿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结节形态、钙化情况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后用彩色多普勒对结节血流等进一步观察,回顾临床资料。结果前超声诊断:良性结节75例,结节数共140个;恶性结节25例,结节数共45个。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51例,结节数共97个;恶性结节49例,结节数共80个。恶性结节与二维超声检查,二维超声显示恶性结节有毛刺率明显高于良性;低回声率明显高于良性,微小钙化及粗钙化率明显高于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结节组Ⅱ、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Ⅱ、Ⅲ级血流信号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结节内血流RI、PSV平均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合并发生的病例中,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需对结节细致扫查,综合分析血流及回声情况,并辅助行穿刺活检,以获得明确诊断。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 合并 甲状腺癌 超声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随机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65例,动态血压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斑块组根据斑块数量分为单一斑块组和多发斑块组,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各项参数。结果斑块组动态血压各参数水平均较无斑块组增高,多发斑块组动态血压各参数水平均较单一斑块组增高,差异均有统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可促进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紊乱更易并发颈动脉斑块。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斑块 动态血压
  • 简介:目的评价术前PCI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184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合并糖尿病352例.患者分为2组,术前PCI组106例,术前无PCI组246例.结果围术期死亡率6.2%,PCI组死亡率16.04%,非PCI组死亡率2.03%.运用x2、t试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术前PCI史是影响围术期心功能、术后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前PCI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围术期死亡、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心力竭衰患者137例,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感染组)66例和未合并肺部感染组(非感染组)71例,采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动态监测血清PCT水平,同时分析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8.2%。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PCT水平≥0.5μg/L比例明显升高(43.9%vs12.7%,P<0.01)。PCT≥0.5μg/L预测肺部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5%、81.69%、82.89%和95.01%。对PCT≥0.5μg/L的患者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3~14d后,PCT可降至<0.5μg/L。结论血清PCT检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临床抗生素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肺炎 降钙素原 早期诊断 抗菌药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nesfatin-1水平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2DM合并CHD患者62例(T2DM合并CHD组),单纯T2DM患者60例(单纯T2DM组),单纯CHD患者59例(单纯CHD组),门诊健康体检者55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esfatin-1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bA1c和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体质指数(BMI),并作相关分析。结果T2DM合并CHD组血清nesfatin-1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单纯CH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CHD组nesfatin-1水平均与TG和HOMA-IR呈正相关(r=0.58、0.43,均P<0.05);T2DM与nesfatin-1和HOMA-IR密切相关(B=2.84、2.37,均P<0.05);T2DM合并CHD与nesfatin-1和TG密切相关(B=3.16、2.69,均P<0.05)。结论血清nesfatin-1与T2DM合并CHD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 标签: NESFATIN-1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4年3月我院就诊确诊的8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而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心绞痛症状改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LDL-C、TC两项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改善冠心病症状,有效降低血脂,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方便依从性高。

  • 标签: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magneticresonance,CMR)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行CMR检查,分别测量并计算右心室与左心室的短轴缩短率、舒张末期直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排血量、射血分数等心功能参数及主动脉、肺动脉直径,同时评价室间隔运动、心肌延时强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左、右心室功能参数,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室间隔运动正常组和异常组的右心功能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室间隔运动异常与心肌延时强化的关联.结果右心室舒张末期直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均显著高于左心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均显著低于左心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中,14例室间隔运动异常,14例出现心肌延时强化.室间隔运动异常组心肌延时强化出现比例明显高于室间隔运动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室间隔运动异常组的右心室舒张末期直径、舒张末期容积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短轴缩短率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血分数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较左心功能差,室间隔运动异常患者的右心功能更差,室间隔运动异常患者出现心肌延时强化比例高.CMR能够提供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左、右心室功能及相关结构信息,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心脏病缺损 先天性 磁共振成像 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
  • 简介:目的对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体会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治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二个疗程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治疗疗效比较上,对照组明显不如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55.00%,观察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的水平变化中,除高密度脂蛋白外,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阿托伐他 血脂康 联合 治疗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8岁,因“多发性骨髓瘤”致双侧股骨病理性骨折在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手术成功.术后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既往应激状态下血压在120~180/70~100mmHg(1mmHg=0.133kPa)范围波动.既往心绞痛、心力衰竭复发.心肌标记物正常,N末端脑钠肽前体11010pg/mL.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提示双肺下部炎变.于2013-04-01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予以泵入硝酸甘油,静脉注射呋塞米,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拜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治疗15d后血压较前控制,心绞痛未再发作,心力衰竭改善.

  • 标签: 心力衰竭 气管插管 呼吸机 痰栓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伴随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关系,分析临床漏诊和治疗不规范的原因,以引起临床重视。方法69例以心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睡眠呼吸检测,确诊为OSAHS,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病人分为轻、中、重度3组。对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和接受规范治疗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69例OSAHS患者,合并2种疾病54例(78.26%),合并3种疾病36例(58.17%)。合并2种疾病3组间比较,随着OSAHS的加重合并2种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P<0.01)。在合并3种疾病组中,重度组明显增多,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各组患者对OSAHS的知晓率为4.35%,治疗率为2.99%。结论OSAHS常同时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随着OSAHS程度加重合并疾病种类增多,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多数患者缺乏对该病的认识,临床漏诊率高,治疗率低。应重视对该病危害性的宣传,积极推广OSAHS的规范治疗。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阻塞性 呼吸暂停低通气
  • 简介: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心力衰竭基础治疗,给予瑞舒伐他汀的患者作为治疗组,未给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肾功能.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减速力(DC)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DC和HRV。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DC[(11.99±4.93)ms比(6.62±1.83)ms]及心率变异性的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129.94±15.22)ms比(63.66±12.13)ms]、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5.52±9.03)ms比(28.25±8.81)ms]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13.99±5.63)%比(7.29±1.11)%]明显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DC与SDNN、rMSSD和PNN50均呈正相关(r=0.571、0.662、0.763,P均<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诊治依据。

  • 标签: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心率
  • 简介:患者女,42岁。因“外伤后6年,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乏力1个月”于2014年5月2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6年前因车祸致使颈部外伤,出现颈部不适,于当地医院经颈部x线检查提示颈椎后凸畸形,未给予特殊处置,颈部不适症状逐渐缓解。近1个月患者出现头晕,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伴右侧颈部不适。2014年4月25日于当地医院查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提示右侧颈部椎动脉动静脉瘘并右侧椎动脉瘤样扩张(图1)。

  • 标签: 动静脉瘘 椎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动脉瘤样扩张 血管内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s,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yhypertension,PAH)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VSD患者,按PAH情况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每组患者30例,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BNP和CysC水平并分析血清BNP和CysC和肺平均动脉压(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PAP)的关系及VSD合并PAH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患者血清BNP和CysC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异常组和正常组患者血清BNP和Cys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且异常组患者血清BNP和CysC水平亦均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和CysC与VSD患者PAP呈正相关(rBNP=0.69,rCysC=0.8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年龄、血清BNP和CysC等。结论VSD患者和VSD合并PAH患者血清BNP和CysC水平均升高,BNP和CysC与PAP均呈正相关,高血压病史、BMI、年龄、血清BNP和CysC均是VSD合并PAH的危险因素,血清BNP和CysC可用于VSD合并PAH的预测。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BNP CY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