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多寄存于人或动物肠道,主要感染对象是儿童。如病毒目前已被欧美国家公认为是导致成人病毒性腹泻及急性胃肠炎的首要病因,在儿童病毒性腹泻中仅次于轮状病毒。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畏寒、肌肉酸痛等,儿童患者呕吐症状普遍,成人患者以腹泻症状为主。

  • 标签: 诺如病毒 急性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腹泻 肠道病毒 轮状病毒 感染性腹泻
  • 简介:目的观察迪康治疗心脏血管神经衰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给予30例心脏血管神经衰弱病人每天6片迪康胶囊,共4周。结果服药四周后病人症状有明显改善,对心悸、胸闷、胸痛及乏力等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5%、85.7%、73.7%和的%。说明:迪康对心脏血管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结论迪康对心脏血管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心脏血管神经衰弱 诺迪康
  • 简介: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1],高甘油三酯在致动脉粥样硬化、致代谢紊乱、致凝血-纤溶紊乱被认为是一种强危险因子[2],因此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与降低血清胆固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辛伐他汀和非贝特交替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以期提高调脂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自2000.5~2001.5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近4周未服过血脂调节剂的异常血脂者共78例,随机分二组,合用组40例(男21例,女19例,

  • 标签: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治疗 混合性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在心力衰竭中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施慧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参照组单纯采取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施慧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状况以及临床疗效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功能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2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在心力衰竭中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施慧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状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力衰竭 施慧达 依那普利 临床疗效
  • 简介:拉奉作为新型脑保护剂已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1)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2)对缺血性血管障碍大鼠模型的脑保护作用(脑水肿及脑梗死体积的抑制作用,神经缺损体征的减轻作用),并有望能延长缺血周边区可能恢复血流的治疗时间窗[1].自2004年6月至2005年3月我们选择临床确诊脑梗死病人51例,给予依拉奉治疗,并与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治疗的54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疗效观察 2004年6月 脂质过氧化 清除自由基
  • 简介:2007年7月23日,圣·尤公司宣布,其生产的7FProxis栓子保护系统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认证。在对大隐静脉桥行介入治疗时,Pmxis栓子保护系统可以在“上游”抽吸脱落的栓子。Proxis栓子保护系统是美国FDA批准的在第一个大隐静脉提供保护的系统。

  • 标签: FDA认证 系统 保护 栓子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大隐静脉桥
  • 简介:目的:探讨吲帕胺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脂等的影响。方法:用药前停用所有降压药物,改用吲帕胺2.5mg或5mg、每日1次口服,连续6~8周。用药前后测量血压,查血糖、血脂等项目。结果:吲帕胺可降低老年轻或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P<0.05),降为正常者54%,对血清电解质、血脂、血肌酐及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均不大。结论:吲帕胺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价钱便宜等优点,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较为理想的一线降压药物。

  • 标签: 吲达帕胺 高血压 疗效研究 降血压药
  • 简介: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后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min后再灌注23h,术前30min及再灌注2h时尾静脉注射依拉奉1.0mg.kg-1或0.9%氯化钠注射液2ml.kg-1。观察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TTC染色法检测梗死体积,Fluoro-JadeC法检测细胞死亡,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MAPK家族三个主要成员:蛋白激酶P38(P38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表达。结果依拉奉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3h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梗死体积和细胞死亡(P〈0.05);大鼠脑缺血后MAPK家族被激活(P〈0.01),依拉奉能显著降低P38MAPK和JNK的激活,但对ERK1/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依拉奉可能能够通过抑制脑缺血后细胞内P38MAPK和JNK信号传导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损伤。

  • 标签: 依达拉奉 脑缺血/再灌注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
  • 简介:  目的:观察咪普利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口服咪普利,观察治疗前后诊室血压、24h动态血压(ABPM)变化及血压谷/峰值。结果:治疗后诊室血压总有效率86.49%,其中收缩压下降12.39%,舒张压下降15.12%;24hABPM:白昼、夜间均值比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0.7%和73.1%。结论:咪普利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有持续稳定的降压效果。

  • 标签: 咪达普利 老年人 高血压
  • 简介:目的探讨非贝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O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150mg/kg非贝特组及300mg/kg非贝特组,每组各16只,术前30min分别给予相应处理。采取体内结扎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予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F-xBp65及IL-6水平,H·E染色观察左一t7室前壁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并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假手术组大鼠一t7肌组织中NF-xBp65及IL-6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11±0.83)pg/mg、(182.67±0.19)pg/mg、(5.09±0.79)%,与其余四组大鼠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非贝特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xBp65及IL-6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两个不同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与300mg/kg非贝特组中NF-xBp65及IL-6含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l=0.93,r2:0.74,P〈0.01)。结论非贝特可通过负性调节NF-xBp65含量水平进而减少IL-6的释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非诺贝特 心肌缺血 再灌注 核转录因子-ΚB P65 白介素-6
  • 简介:纳康(Tanakan)是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集团从银杏叶中提取的一种多环节对抗脑缺血及继发性损伤的药物。为观察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我们从1995年12月~1996年10月用纳康加常规方法(简称治疗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2例,并用常规方法作对照,治疗36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组 达纳康 缺血性脑血管病 疗效观察 继发性损伤 抗脑缺血
  • 简介:洛杉矶时报在博客“热心人快照”中报告说,“药品制造商赛诺菲宣布,一个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玛塔克Muhaq(决奈隆Dronedarone)的试验,因它对心脏相关的副作用已经被终止。”这项称为帕拉斯(PALLAS)的研究是“用于检测玛塔克对永久性房颤(超过6个月的异常节律)患者的有效性。”

  • 标签: 决奈达隆 副作用 心脏 实验 担忧 药品制造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疏血通联合依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影响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单用依拉奉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使用疏血通,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分析比较,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情况方面均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疏血通联合依拉奉对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气肿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银杏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心绞痛缓解时间,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及消除时间[分别为(2.01±0.94)min和(7.58±1.98)min]与对照组[分别为(3.87±1.40)min和(10.57±3.01)min]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组全血黏度低切在治疗后[(10.02±1.12)mPa/s]与对照组治疗后[(11.04±0.93)mPa/s]相比,P〈0.01,治疗组血浆黏度在治疗后[(1.68±0.75)mPa/s]与对照组治疗后[(1.81±0.73)mPa/s]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 银杏达莫注射液I治疗应用
  • 简介:目的采用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探讨吲帕胺(indapamide)、硫氮Zhuo酮(Diltiazem)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吲帕胺组、硫氮Zhuo酮组、对照组(灌注液中不含药物)。比较三级动物在心肌缺血30min及再灌注30min后心电图、心肌酶(CK、LDH),同时监测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CK、LDH含量较缺血明显升高(P<0.05)。吲帕胺组、硫氮Zhuo酮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CK、LDH含量较对照组显降低(P<0.01)。(2)吲帕胺组、硫氮Zhuo酮组于再灌注15、30min两时点,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力恢复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帕胺、硫氮Zhuo酮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吲达帕胺 硫氮ZHUO酮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外科术
  • 简介: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主要手段。与对照组(无治疗)比较,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可减少2/3的心源性卒中的发生,但其抗凝效果难以预测,治疗指数较窄,而且需要常规监测凝血状况,增加了患者和医疗系统的负担。维生素K拮抗剂的这些缺点促使新一代的选择性抑制凝血酶或凝血因子Xa的抗凝药的发展。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心源性卒中 预防 维生素K拮抗剂 口服抗凝药 试验
  • 简介:缺血性卒中的复发常造成患者的残疾。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Sacco等对两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双嘧莫(ASA-ERDP)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在这项为2×2析因设计的双因素的双盲试验中,将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25mg/次联合缓释双嘧莫200mg/次,2次/d;另一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5mg/d。主要评价指标为首次卒中复发,次要评价指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或血管事件引发的死亡。先进行非劣性的序贯统计检验(临界值为1.075),随后进行优越性检验。他们对20332例患者进行了平均2.5年的随访:ASA-ERDP治疗组的916例(9.0%)与氯吡格雷治疗组的898例(8.8%)出现卒中复发(OR:1.01;95%CI:0.92~1.11);每组各有1333例(13.1%)发生次要评价指标的事件(ASA-ERDP的OR:0.99;95%CI:0.92~1.07)。发生主要出血事件(OR:1.15;95%CI:1.00~1.32),其中包括颅内出血(OR:1.42;95%CI:1.11~1.83)的患者,ASA-ERDP治疗组为419例(4.1%),氯吡格...

  • 标签: 卒中比较 双嘧达莫氯 吡格雷
  • 简介:再发卒中是缺血卒中患者生命中非常严重的血管事件、是残疾的常见原因。已有多个随机临床试验证实抗血小板治疗具有预防非心源栓塞性卒中的效果。“阿司匹林加缓释双嘧莫与氯吡格雷预防再发卒中对比研究”观察了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加缓释双嘧莫(ASA+ERDP)与氯吡格雷(clopidogrel)预防再发卒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卒中患者 氯吡格雷 双嘧达莫 阿司匹林 预防 缓释
  • 简介:目的探讨依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3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择住院诊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依拉奉组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拉奉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行NIHSS评分判定疗效,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依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MMP-2和MMP-9表达均下降,依拉奉组更明显。结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依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明显,并能调节血清中MMP-2和MMP-9的表达。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