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痉挛(hemifacialspasm,HFS)患者颅内责任血管与面神经之间解剖关系,为HFS显微血管减压(microsurgicalneum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治疗痉挛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了解面神经受压迫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及其来源与走向。采用枕乙状窦后小脑外侧入路显露面神经脑干段,仔细观察责任血管及其来源后将其推移,在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放置Teflon减压垫棉。结果3D-TOF-MRA检查显示面神经被微小血管压迫阳性率达92%。中发现全部病例均有明确责任血管,其中小脑前动脉占66%(70/106)。34例患者中发现面神经根区(rootexitzone,REZ)存在明显压迫切迹。术后104例抽搐症状立即完全消失;2例抽搐症状明显好转,3个月内延迟治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血管压迫可能是痉挛主要病因。中REZ显露、准确判断责任血管、面神经REZ充分减压,以及垫棉大小放置位置,是影响手术疗效重要因素。

  • 标签: 面神经疾病 减压术 外科 责任血管
  • 简介:过去有研究袁明:睡眠不足,长时间工作和身体自然周期紊乱会干扰司机飞行员表现。医疗上亦是否有类同影响呢?美国著名克利夫兰临床团队进行了项类似的研究已确定:加班或长期轮班会影响医生其他医务人员表现。他们分析了18597例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后,发现手术时间并没有对预后产生影响

  • 标签: 手术时间 疗效 睡眠不足 自然周期 医务人员 术后患者
  • 简介:本刊讯丹麦研究人员日前公布份研究结果显示,不论男女,大腿太细的人容易患心脏。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医院贝丽特·海特曼佩德·弗雷泽里克森梳理了医院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获取数千个体测数据后发现,仍在世的人当中,去除肥胖、吸烟影响健康因素,大腿较粗的人

  • 标签: 心脏病 大腿 健康因素 体测数据 大学医院 哥本哈根
  • 作者: 陈慧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健康养生》2020年第18期
  • 机构:成都市武侯区华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 610000
  • 简介:张阿姨今年58岁,近段时间来总是觉得头晕乏力,有时候会出现胸闷不适。张阿姨到医院就诊,结果检查显示是高血压。听到高血压,张阿姨神情凝重,她身边患高血压朋友太多了,知道这是种慢性病,病程长,而且听人说血压控制不好时候还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甚至危害到生命安全。对于张阿姨疑问是真的吗?高血压患者什么情况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呢?希望通过本文分享对您有所帮助。

  • 标签: 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内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神经内科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85.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最近,英国医学杂志刊登出SteinWestin丈章提出对时下医疗指引有些不同见解是值得参考,因为既要考虑到治痛,亦要考虑到社会上对治病所带来经济负担能力,如何将二者统,可作为制订医疗指引时参考。下面是SteinWestin文章摘录。

  • 标签: 增多 指南 医学杂志 经济负担 医疗 考虑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其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研究组为95.6%,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血糖、血胰岛素及血脂影响方法: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CHD)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做75g糖耐量试验,测空腹、餐后1.2小时血糖,血胰岛素(INS)及血脂(ISI),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CHD组给予利维受(每片含7-甲异炔诺酮2.5mg)治疗12周,然后重复上述各项目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D组血糖、INS及IS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利维爱治疗后,血糖、INS、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较治疗前降低,而IS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水平升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降低绝经后CHD患者血糖、INS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IR),纠正脂质代谢紊乱。

  • 标签: 雌激素 血糖 血胰岛素 血脂 替代治疗 绝经女性
  • 简介:本刊已经进入以下国际重要数据库:①美国《化学文摘》(CA,ChemicalAbstractsSciFinderScholar),美国化学文摘社(CAS)2009年入库113篇,2010年入库91篇,2011年入库78篇。检索自SciFinderScholar2007。

  • 标签: 数据库 心血管病 国际 《化学文摘》 中国 2009年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隧道化学消融(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tunnelmyocardialablation,PTSTMA)”治疗传统技术不适合肥厚梗阻型心肌(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HOCM患者中2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经PTSTMA治疗26例HOCM患者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ventricularoutflowtractpressuregradient,LVOTPG)变化,术后24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心电学改变,术后3个月心脏超声指标变化以及随访临床症状转归.结果3例通过单支血管消融,17例通过2支血管消融,6例通过3支血管消融.LVOTG由术前(75.6±22.4)mmHg(1mmHg=0.133kPa)降至(21.4±5.8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为(186±84)μ/L,2例发生Ⅲ&#176;房-室传导阻滞,均于1周后恢复正常传导,10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2例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消融后室间隔厚度减少[(16.8±4.2)mmvs.(22.8±5.8)mm,P<0.01]、左心房内径减少[(42.0±8.6)mmvs.(48.0±7.0)mm,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为(39.8±8.6)个月.与消融前比较,随访中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少,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黑蒙症状也有定改善.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室间隔支解剖形态不适合做传统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HOCM患者,PTSTMA能显著降低LVOTPG,改善临床症状.PTSTMA可作为HOCM心肌化学消融种补充方法,其近、中期安全有效.

  • 标签: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心肌化学消融 室间隔心肌隧道
  • 简介:患者男,53岁,因突发失语伴双下肢麻木、乏力,于2016年1月20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失语10min,伴双下肢麻木,不能行走,20余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无恶心、呕吐,无抽搐.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为进治疗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DSA显示为左侧MCA狭窄,右侧MCA分叉部动脉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闭塞 三干型大脑中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112例高龄产妇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56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高龄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阴道助产、剖宫产率,减轻患者疼痛,并且有效降低产后抑郁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在扩张性心肌并心衰治疗过程中临床价值。方法在自2011年8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扩张型心肌并心衰患者中,抽取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0)患者予以治疗期间,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n=40)患者施以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常加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并心衰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辅以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认知程度,树立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扩张型心肌炎并心衰
  • 简介:目的探讨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血管融通(EDAS)治疗出血型烟雾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2002年12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三。七医院行双侧EDAS治疗、术后采用DSA随访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项目包括性别、首次手术年龄,术前出血次数、脑代谢情况(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评估、脑出血类型、是否合并脑缺血症状、烟雾分期、大脑后动脉是否受累及是否有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任意项),这些因素对血管重建效果影响。结果①对85例(170侧大脑半球)术后6~43个月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8)个月。170侧大脑半球血管重建有效率为50.6%(86/170)。2例在随访期发生再出血,DSA显示颅外血管已向颅内大量代偿。②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大,EDAS有效率逐渐降低(P=0.003);出血前有缺血症状(P=0.0001)、术前脑代谢降低或缺损者(P=0.0001)及术前多次出血者(P=0.057)血管重建效果更好。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919,95%CI:1.163~3.167,P=0.011)是影响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手术效果独立危险因素,出血前有缺血症状(OR=0.252,95%CI:0.067~0.952,P=0.042)、脑代谢降低或缺损(OR=0.016,95%CI:0.004~0.060,P=0.000)是影响手术效果保护性因素。结论年龄越低、出血前有缺血症状、脑代谢障碍者血管重建效果更好。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颅内出血 脑血管重建术 治疗效果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救治方法对急救疗效影响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14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方式,研究组采用整体救治方法,对比两组急诊治疗效果、死亡率指标大小。结果研究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分别是(33.55±6.92)分钟、(30.28±8.74)天以及(14.63±6.50)小时,对照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创伤患者采用整体救治方法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消除创伤带来不良影响,提升急救救治效果。

  • 标签: 整体救治方法 急救疗效 影响效果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兔蛛网膜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疗效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表达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EPO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SAH模型诱发迟发性CVS。EPO注射剂量为1000IU/kg,1次/8h;对照组SAH组均给予EPO溶剂(含人血清蛋白2.5mg/ml、氯化钠352mmol/L及蒸馏水),以1ml/kg经腹腔注射,连续腹腔注射15次。造模后第5天处死动物,取基底动脉,采用HE染色测定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并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检测NF-κB活性。结果①对照组、SAH组EPO治疗组兔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分别为(0.412±0.034)、(0.210±0.018)(0.342±0.030)mm2。SAH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EPO治疗组与SAH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②对照组、SAH组EPO治疗NF-κB活性灰度值分别为:1.20±0.11、9.30±1.126.60±0.13,SAH组与对照组比较、EPO治疗组与对照组SA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能够缓解SAH后迟发性CVS,并抑制SAH后血管中NF-κB表达。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NF-ΚB 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商品名万爽力,化学名1-(2,3,4-三甲氧苄基)胍嗪盐酸盐,由法国施维雅药厂生产]是第个每天服用3次3-酮烷酰CoA硫解酶(3-KAT)抑制剂,是种具有抗心肌缺血特性而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效应药物。该药可通过抑制线粒体中3-KAT酶,优化心脏代谢,使之转变为葡萄糖有氧氧化,充分利用所供给能量,减少缺血引起代谢性损伤。

  • 标签: 曲美他嗪 心绞痛患者 疗效观察 劳累型 稳定性 血流动力学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与继发于结缔组织肺间质(SPF)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50例IPF50例SPF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结果结缔组织肺间质病患者病程明显短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为咳嗽、气短,并且IPF比SPF症状体征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炎较早出现SPF,SPF常见发病原因为干燥综合征、多发性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SPF多为胸膜受累,IPF多为网状阴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肺间质疾病时,应该重视影像学肺功能检查,以免耽误病情。对于胸膜受累者,应该首先考虑SPF。

  • 标签: 肺间质病 结缔组织 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