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神经科学的每一次飞跃都与高科技的发展休戚相关。医学高科技的崛起,丰富了医师救死扶伤的武器库,给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带来了莫大的福音。但拥有高科技武器,就能代表强大的战斗力吗?在临床医师愈来愈依赖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的趋势下,详细地询问病史和基本的体格检查,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是否还占有重要的位置?本刊编辑在2006年1月19日专访了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蒋景文教授。蒋教授结合自己半个多世纪在神经科的临床经验,通过成功与失败病例的分析,使我们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 标签: 临床分析 教授 高新技术 合理 神经科学 临床医师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应用0.0625%的胰蛋白酶重复消化出生第2d乳鼠的心肌组织多次,收集的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和,用差速贴壁分离法分离.在以溴脱氧尿嘧啶(Brdu)纯化心肌细胞后置CO2培养箱孵育7d。结果:分离1只乳鼠获得的心肌细胞产量约为140万个,且有活力心肌细胞占90%以上;培养4~6h的乳鼠心肌细胞开始贴壁生长,12~24h明显增殖,3~4d后细胞融合成片;心肌细胞由圆形变为梭形、星形、多角形。并出现自发性节律性搏动。结论:本研究应用的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可获得高产量、高活力的心肌细胞,是一种可靠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 标签: 心肌 细胞培养技术 大鼠
  • 简介: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种体系,它浓缩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实践的精华,逻辑思维则是贯穿于整个科学的精髓,是科学思维的特征.通过观察与实验、分析与批判的方法,找出事物间相互关系,概括了科学的结构、性状和运动规律,使之成为环环相扣、链条状、螺旋式递进型的一种思维方式.心电学已是一门日趋成熟的科学,它必然离不开逻辑思维.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脏激发电场中的电位变化,并不直接记录电源本身电活动.

  • 标签: 心电工作者 逻辑思维能力 能力训练 心电图
  • 简介:卒中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和并发症多"四高一多"为特点,成为危害人类三大疾病之一,目前还没有治疗卒中的有效药物.实践证明,急性卒中的早期康复是安全、有效的,但如何结合基层医院的条件,积极探索早期康复组织程序,使卒中患者得到系统的康复治疗是摆在广大基层医院的课题.我院于2003年1月成立卒中小组,旨在探讨卒中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 标签: 卒中 早期康复 患者 神经功能 康复治疗 基层医院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为描述性研究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9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焦虑得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无相关。抑郁总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r=-0.346,P〈0.01)、自理技能(r=-0.3,P〈0.01)、自我概念(r=-0.369,P〈0.01)、健康知识水平维度(r=-0.259,P〈0.05)的得分呈负相关。结论抑郁情绪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自我护理能力越差。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自我护理能力 焦虑 抑郁
  • 简介: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109.7/10万~217/10万,是当今社会第三大死因,同时也是第一大致残原因。一直以来,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康复的棘手问题之一。大约30%~36%的脑卒中患者在6个月后仍遗留上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

  • 标签: 脑卒中 益智算盘 早期康复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康复作用。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科住院及门诊进行康复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患者74例,均为发病1~12个月的初发卒中,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任务导向训练,2次/d,20min/次,5d/周,共12周。观察组另给予12周的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1次/d,30min/次,5d/周。疗效评定采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站起-行走计时(TUG)测试、膝关节屈曲的主动关节活动度评测(KFAROM)。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Berg量表和FM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erg量表:(28±9)分比(22±9)分,(29±9)分比(24±9)分;FMA评分:(47±8)分比(36±8)分,(40±6)分比(36±7)分;均P〈0.01],但组间Ber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FMA量表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erg量表评分的差值分别为(10.75±0.30)、(4.71±0.1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34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FMA量表评分的差值分别为(5.8±0.6)、(4.9±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P〈0.01)。(2)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UG测试及KFAROM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UG测试:(35±13)s比(56±18)s,(53±17)s比(58±18)s;KFAROM:(82±24)°比(60±23)°,(63±23)°比(57±26)°;均P〈0.01],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UG测试的差值分别为(21.5±5.0)、(4.6±0.6)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KFAROM的差值分别为(5.8±0.6)、(4.9±0.8)°,组间差异有

  • 标签: 卒中 康复 康复机器人 任务导向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发生与梗死部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方法将1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PSD组76例和非PSD组102例,以HAMILTON抑郁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index,BI)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发病部位PSD的发生情况和PSD与BI的关系。结果PSD组和非PSD组中,多发性梗死分别为38例(50.0%)和21例(20.6%),Χ^2=17.004,P=0.000;额颞顶叶皮质区梗死13例(17.1%)和20例(19.6%),Χ^2=5.360,P=0.021;枕叶皮质区为1例(1.3%)和8例(7.8%),Χ^2=9.068,P=0.003;基底核区为14例(18.4%)和26例(25.5%),Χ^2=8.267,P=0.004;放射冠区为4例(5.3%)和13例(12.7%),Χ^2=8.920,P=0.003;脑干及小脑为6例(7.9%)和14例(14.7%),Χ^2=7.166,P=0.007;两组BI评分〈60分者分别为49例(64.5%)和38例(37.2%),BI评分≥60分者27例(35.5%)和64例(62.8%),Χ^2=12.913,P=0.000。左右大脑半球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P=0.776。结论多发性脑梗死、额颞顶叶梗死、基底核梗死时,PSD发生率较高。脑梗死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PSD发生率就越高。

  • 标签: 脑梗塞 抑郁 日常生活活动
  • 简介:医疗保健问题,不独我国存在.全世界不论是发达的西方国家如美国等.还是发展中的国家如非洲绝大部分的国家.均是未能完全妥善的解决这个问题。构建福利型的国家,需要花很大的力量以及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 标签: 医疗保险 中国 中小学生 医疗卫生行业
  • 简介:目的观察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离体外培养的生长特性及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方法利用骨髓穿刺,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穿刺骨髓细胞继而通过贴壁筛选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接种培养、体外扩增经5-氮胞苷(5-azacytidine)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分析及免疫化学进行相关免疫抗原检测。结果分离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细胞表面分子抗原CD105(间充质干细胞抗原)阳性,CD34(造血干细胞表面抗原)阴性,CD31(内皮主细胞表面抗原)阴性。利用5-溴-2-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进行细胞增殖标记,结果增殖细胞核标记率为(77.2±6.1)%。传4代后,经5-aza诱导,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由梭形变为“心肌样”,同时有自发性细胞搏动和“肌管”样结构。免疫化学检测分化细胞肌球蛋白重链(MHC)、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cTnⅠ)、连接蛋白-43(Cx-43)等心肌细胞特异蛋白表达阳性。结论BMSCs分离纯化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实现大量扩增,同时维持其未分化状态。与5-氮杂苷(5-azacytidine)共培养,可以诱导其分化为心肌样细胞。BMSCs是细胞移植“心肌再生”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想种子细胞来源。

  • 标签: 骨髓细胞 骨髓祖代细胞 细胞移植 心肌再生 心肌缺血 先天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P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41人为实验组,采用BPL教学方式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39人作为对照组,在实习期间则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查房方式。在出科前对两组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等方面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查房质量的提高。

  • 标签: PBL教学 临床护理 教学查房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教学方法在心电图授课中的效果。方法:102例学员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2组:普通组,实验组,两组学员均为大专毕业,性别比例,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普通组接受传统理论教学,实际操作演练;实验组在普通组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接受辅助教学。结果:与普通组得分(73.31±13.87)比较,实验组得分(82.41±13.46),显著好于普通组(t=3.36,P=0.03)。结论:在心电图教学过程中,除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多角度多手段的辅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心电图 教学方法 学习
  • 简介:在老年人中,心血管疾病是发病与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全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1.7%,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左右,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医学教育 心血管病学 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41人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式带教。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心血管内科实习的护生39人作为对照组,在实习期间则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带教。在出科前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结果实验组在理论、操作和整体护理考核等方面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法带教实习护生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带教质量的提高。

  • 标签: PBL教学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教学
  • 简介:对4946名5-18岁农村中小学生以心脏听诊为主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和风湿性心脏病(RHD)调查,检出先心病22例,患病率4.45‰;以室间隔缺损最多见(50%)。平均诊断年龄7.7岁,平均手术年龄8.4岁。风心病6例,患病率1.21‰,均有二尖瓣损害。两病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与国内大多数报道相比,本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先心病和风心病患病率较高。通过中小学生体检,早期发现确诊先心病和风心病,对先心病的手术根治、风心病的二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 中小学生 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