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发生率、类型、有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防止误诊。方法除外引起癫痫的其他脑部和代谢障碍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多发性脑梗塞后,每例均经头部CT、MRI或DSA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观察其癫痫发作的情况。结果:本研究包括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54例,首发癫痫表现的发生率为3.04%(321054),各病种发生率分别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06%(562),脑出血2.46%(11445),脑梗塞2.43%(16547)(其中脑栓塞1.05%,脑血栓形成1.38%,)。癫痫发作的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部为全身性发作,脑出血和脑梗塞以部分性发作为主。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病变大小有关。脑出血和脑梗塞合并癫痫一月内死亡率较未合并癫痫者死亡率可能较高。结论:首发癫痫的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为3.04%,发生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高。癫痫发作与病变部位和病变大小有关,累及皮层或邻近皮层者为多。合并癫痫的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死亡率较高。

  • 标签: 癫痫 脑卒中 首发症状 发生率 类型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比较硝普钠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58例住院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硝普钠治疗;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5.4%(χ2=P<0.01).副作用发生情况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硝普钠是一种快速、高效、安全的治疗大咯血的理想药物,优于垂体后叶素加硝酸甘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硝普钠 治疗组 大咯血 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共观察急性脑梗塞62例,其中治疗组32例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讨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临床应用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使用方便。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塞 实验室检查 抗凝剂
  • 简介:<正>病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在护肝、血制品支持等基础治疗上,治疗组加用氟嗪酸,每日0.6g,分3次服,共4周;对照组加用头孢噻肟钠每日9g,分3次静注,共用3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

  • 标签: 氟嗪酸 肝硬化腹水 原性 腹水常规 血制品 尿量增多
  • 简介:生殖疣(尖锐湿疣)通常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6型和11型引起。然而,还有更广泛的HPV类型可以感染生殖粘膜,引起临床(如鲍温样丘疹病、宫颈癌)或亚临床疾病[如通过细胞学或阴道镜检测到的宫颈上皮内肿瘤(CIN)],或者以潜伏形式存在于本来正常的上皮内。

  • 标签: 人类乳头瘤病毒 生殖器疣 病毒疾病 宫颈上皮内肿瘤 鲍温样丘疹病 临床疾病
  • 简介:酵母是一种镜下单细胞真菌,通过出芽繁殖。白色念珠菌菌株构成了从阴道分离出的酵母菌的90%。其余菌株中最常见的是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非白色念珠菌属可以引起阴道炎,而且经常对常规治疗不敏感。尚无证据表明,非白色念珠菌属引起阴道炎的患病率正在增加。

  • 标签: 生殖器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属 单细胞真菌 热带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阴道炎
  • 简介:在任何中毒病例,首先要对呼吸损害以及是否需要处理做出评估。食物、呕吐物、分泌物、义齿都要从病人口腔和咽部清除,避免舌回缩。如果是昏迷病人,咽喉反射消失,应置人导气管最好是气管内插管。病人应置头低左侧位,以减少胃内容物吸人肺内的危险。

  • 标签: 中毒 呼吸系统 循环功能 血浆扩张剂 洗胃疗法 活性炭
  • 简介:突出的皮脂腺(图1)Tyson腺、皮脂腺增生及Fordvce异位皮脂腺是常见的阴囊及阴茎体正常皮肤的变异,但往往会引发患者的焦虑情绪。龟头上通常鲜有皮疹发生。患者虽然对病情能有一定自信,但仍可能出现一些身心症状,造成畸形心理恐怖。

  • 标签: 正常皮肤 男性外生殖器 皮脂腺增生 焦虑情绪 身心症状 阴茎体
  • 简介:造血在儿童和成人时期发生在骨髓。但在胎儿时期,造血主要发生在肝;胎儿发育的晚期(从6—7个月起),造血干细胞移行至骨髓。[胎盘脐带血是供移植用的造血干细胞的丰富来源,数以百计的这种移植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由于所提供的血量有限(60一lOOml),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儿童。]

  • 标签: 贫血症 血红蛋白 疾病诊断 寄生虫 小红细胞性贫血 慢性疾病
  • 简介:慢性肾病的病程一般表现为不可逆性进展,即从无症状或轻微血生化异常进展到有潜在生命危险的尿毒症,并伴有钾磷代谢紊乱、血压和血容量调节异常。慢性进行性肾病分四个阶段——肾储备功能丧失、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终末期肾衰(ESRF)。内科医师要面临每一阶段的不同问题和临床表现。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血容量 肾后性尿毒症 肾动脉病 高血压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可能致命的临床情况,存活者的长期转归很差,这是心肌损伤及其相关的心力衰竭所致。一级预防可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可能性,但在很多患者缺血性心脏病的首发症状可以是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因此,出现胸痛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有缺血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应尽早寻求医学指导。迅速筛选、早期诊断并给予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治疗以减少心肌损伤的程度显得极为重要。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循证医学 心肌损伤 病理学 抢救处理
  • 简介:肾脏疾病包括遗传、代谢失调和获得性的肾脏损害,后者又可分为免疫性、代谢性、肿瘤性和感染性等各种类型。许多“肾脏”疾病(特别是免疫性或代谢性问题)存在系统性表现,所以病人常常表现为另一个器官或系统症状。这样就会导致误诊、漏诊和潜在的伤害。如,病人有乏力、肌肉强直、鼻

  • 标签: 慢性肾功能损伤 肾脏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心肌梗死后,病死率和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最初的4~6周最高(图1)。此后,50~70岁的患者年病死率为5%~10%(普通人群平均病死率为1%),3%~4%患者再次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患者随年龄增长、左心室功能不全加重和再发心肌梗死,其存活率进一步降低。心肌梗死还可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带来显著的影响。焦虑和抑郁常见,患者可能存在复发性心肌缺血或气短,影响他们未来的就业。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冠脉造影检查 运动负荷试验 生活方式 干预性治疗
  • 简介:90年代以前,新发结核病中的耐药结核菌小于5%,90年代以后耐药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美国和泰国等相继发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爆发流行,耐多药问题日见显露。我国MDR-TB的流行情况亦十分严重,截止2000年,初始、获得耐多药率仍分别高达7.6%和17.1%。据估计,当今世界上已有5000万人携带结核菌耐药菌株,约三分之二的结核病人处于发生MDR-TB的危险之中,

  • 标签: 耐多药结核病 MDR-TB 90年代 耐药结核菌 2000年 爆发流行
  • 简介:<正>118例病人分为抗生素液囊袋预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其它手本操作方法完全相同。起搏导线全部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植入,起搏囊袋位于左或右前上胸部皮下。术后第1、3、5d分别更换敷料1次,第10d拆线出院。术后3个月、1年、3年、5年、7

  • 标签: 起搏器囊袋 锁骨下静脉穿刺 预防组 起搏导线 操作方法 前上
  • 简介: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最为常见的急症之一,抢救有机磷中毒的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特殊表现,医生常因重视不够,而导致失败。其病死亡率高,其家属难以接受这一现实,易发生医疗纠纷。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及分述如下,以期在抢救中引起注意。

  • 标签: 急救 急性有机磷中毒 原因 阿托品反应低下 阿托品中毒 阿托品依赖
  • 简介: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治疗特点是较长时间的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在诊治过程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因此,医务人员应全面了解并注意观察结核病防治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同时应向病人说明注意事项,征得病人同意。

  • 标签: 并发症处理 不良反应 结核病防治 病人 严重 治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