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GEMOX方案(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和西他滨单药方案用于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可切除胰腺癌辅助化学治疗(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索与无病生存(DFS)期和总生存(OS)期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ECOG评分0~1分的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其中68例给予GEMOX方案辅助化疗:西他滨1000mg/m^2以固定速率(FDR)静脉滴注100min,第1天,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注,第2天,每2周重复,共8周期;35例接受西他滨单药化疗:西他滨1000mg/m^2第1、8和15天静脉滴注30min,每28d重复,共6周期。比较2种辅助化疗方案的DFS期、OS期及毒性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预后因素。结果:GEMOX组和西他滨单药组的中位DFS期分别为370d和520d(P=0.815),中位OS期分别为803d和888d(P=0.4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种辅助化疗方案的毒性多为Ⅰ、Ⅱ度且易于控制,GEMOX组呕吐(30.8%比10.5%,P=0.019)及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38.5%比0%,P〈0.001)显著高于吉西他滨单药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2组发生率相似,分别为47.7%和44.7%,但西他滨单药组Ⅲ度以上ALT/AST升高发生率显著高于GEMOX组(7.9%比0%,P=0.048)。生存分析显示,分化差(P=0.002)、R1切缘(P〈0.001)、淋巴结转移(P=0.028)、术后CA19-9≥90U/mL(P=0.005)及未能完成全部辅助化疗疗程者(P=0.002)中位DFS期显著缩短;而分化差(P=0.001)、R1切缘(P〈0.001)、术后CA19-9≥90U/mL(P=0.003)及未能完成全部疗程者(P=0.001)等因素也预示中位OS期显著缩短。结论:对体力状态良好的胰腺癌患者切除术后,为期4个月的GEMOX方案,与为期6个月的西他滨单药化疗生存获益相似,GEMOX方案可视为辅助化疗的备选方案之一。分化差、R1切缘、术后CA19-9≥90U/mL及未�

  • 标签: 胰腺癌 辅助化疗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 吉西他滨单药 预后指标 体力状态
  • 简介:目的评价EUS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联合西他滨化疗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收益疗效。方法4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联合西他滨化疗组(21例)和单纯西他滨化疗组(20例)。西他滨化疗方案为1000mg/m^2,1次/周,静脉滴注,连用3周,休息1周;联合组在^125Ⅰ粒子植入后1周行化疗。评价临床受益疗效(CBR)。结果^125Ⅰ粒子联合西他滨化疗组临床受益率为57.1%,达到CBR的中位时间为1周,临床受益疗效持续的中位时间为21周;单纯化疗组分别为25%、4周和15周,两组前2项相差非常显著(P〈0.05),而临床受益疗效持续的中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US引导下^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西他滨化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CBR明显优于单纯西他滨化疗组。

  • 标签: 胰腺肿瘤 内窥镜超声检查 近距离放射疗法 ^125Ⅰ粒子 吉西他滨
  • 简介: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米氮平对西他滨治疗的胰腺癌移植瘤裸鼠进食量、体重和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24只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西他滨组(术后第1、4、7、10天腹腔注射西他滨100mg/kg体重)和联用组(西他滨组+米氮平10mg·kg^-1·d^-1灌胃,持续21d),每组8只。术后21d处死裸鼠,比较3组动物体重、进食量、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西他滨组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生长作用,但存在显著的胃纳减少和体重降低等不良反应。术后第21天,联用组和西他滨组胰腺癌移植瘤体积无明显差异,抑瘤率分别为69.13%和71.60%(P〉0.05);联用组进食量(3.12±0.11)g、体重(14.68±0.42)g,稍高于吉西他滨组的(2.96±0.14)g和(14.38±0.61)g(P值均〉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5±0.13)g和(17.46±0.52)g(P值均〈0.05)。结论西他滨化疗具有显著的抗胰腺癌作用,米氮平虽无显著增效作用,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剂量西他滨化疔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胰腺肿瘤 抗抑郁药 药物疗法 联合 米氮平 吉西他滨
  • 简介:<正>74例病人分为治疗组39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托洛尔,初始剂量从每次6.25mg,每天2次,无反应1~2周后,逐增量至12.5~50mg/次,每天2次。;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受体阻滞剂
  • 简介:<正>对照组30例常规用双氢克尿噻、卡托普利、地高辛等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参麦注射液(石家庄产,含红参、麦冬提取物)40ml+异舒20mg+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天,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心功提高2级以上)16例,有效(心功提高1

  • 标签: 异舒吉 参麦注射液 心功 双氢克尿噻 提取物 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非替尼联合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间于江苏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经辅助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1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非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共24例;对照组给予卡培他滨单药口服共17例。2组均连续随访12个月,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因毒性不可耐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分别为70.83%(17/24)和35.29%(6/17),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分别为91.67%(22,24)和64.71%(11/1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能耐受。结论非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轻,部分患者能获得超过12个月的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吉非替尼 卡培他滨 复发转移 三阴性乳腺癌
  • 简介:目的评价克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克澳240mg,对照组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mg,连用10天。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心肌耗氧量改变。结果克澳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症状减轻,心肌耗氧量显著下降,心电图改善。结论与硝酸甘油相比,克澳能更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

  • 标签: 克林澳 药物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心肌耗氧量 硝酸甘油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性疾病。华法可拮抗维生素K,使骨钙素的羧化受抑制,减少骨钙沉积,抑制骨矿化,从而干扰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症或骨折,对于老年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长期服用华法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可能与用药剂量和时间相关。目前预防和治疗华法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主要依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原则,对于长期服用华法的患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对于已出现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用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和甲状旁腺类似物治疗。本文对华法引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华法林 维生素K 骨质疏松症
  • 简介:目的比较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和外周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旨在评估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43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1例采用动脉灌注化疗(灌注组),22例采用外周静脉化疗(静脉组),两组均采用西他滨为基础联合5-FU化疗。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临床受益反应、肿瘤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灌注组的临床受益率为81%,显著高于静脉组的50%(P=0.033);灌注组的疼痛改善率为76.2%,亦显著高于静脉组的45.5%(P=0.039);灌注组的肿瘤客观有效率为33.3%,略高于静脉组的22.7%,相差不显著(P=0.498);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外周静脉化疗相比,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 标签: 胰腺肿瘤 药物疗法 吉西他滨 动脉灌注
  • 简介: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及替奥在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奥沙利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甲胎蛋白水平、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3.33%)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显著改善,甲胎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应用奥沙利铂及替奥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治疗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肝肿瘤 栓塞 奥沙利铂 替吉奥
  • 简介:目的探讨非替尼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EGFR基因突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顺铂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使用顺铂和非替尼治疗。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的癌胚抗原(CEA)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测观察组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基因突变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皮疹、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接受非替尼治疗的26例观察组患者中,9例存在EGFR基因TK区突变,出现突变患者的疗效优于无突变患者(P〈0.05)。结论顺铂和非替尼的联合用药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出现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吉非替尼 癌胚抗原
  • 简介:目的评价高龄冠心病人长期服用曲他嗪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观察72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5例,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加服曲他嗪。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程度,以及肝肾功能、血脂、心率的变化和有无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减少明显(P〈0.01),运动耐量增加(P〈0.05),但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减少的对比无显著差异。心电图异常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龄冠心病人长期服用曲他嗪治疗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曲美他嗪 高龄 冠心病人 心绞痛
  • 简介:<正>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即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组加用依那普利5~10(mg/d)和美托洛尔37.5~100(mg/d)。结果:观察5年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80.43%和27.08%(P<0.005),病死率为32.61%和8.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有明显改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再住院率 临床观察 心功能 步行距离 心力衰蝎
  • 简介:目的探讨80岁及以上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低强度和标准强度华法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估采用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系统指导老年人抗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随诊的80岁及以上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标准强度抗凝组和低强度抗凝组,每组60例,分别接受标准强度和低强度的华法抗凝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出血事件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利用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强度抗凝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强度抗凝组(P〈0.05)。120例患者中,HAS-BLED评分为2分或以上的患者严重出血发生率为2.5%,评分为1分的患者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80岁及以上心房颤动患者接受低强度华法抗凝治疗的效果与标准强度华法抗凝治疗相当,但低强度华法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出血风险。HAS-BLED出血评分可用来评估老年人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通过纠正及监测可改变的出血危险因素,可减少抗凝治疗出血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房颤动 老年人 华法林 HAS-BLED 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1000例非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静脉滴注(静滴);观察组则予利巴韦、复方甘草酸苷静滴治疗。比较两组退热、口腔溃疡愈合及治愈时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50例,有效22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显效224例,有效196例,无效80例,总有效率8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利巴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疗程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手足口病 复方甘草酸苷 利巴韦林
  • 简介:<正>310例患者分试验组142例,对照组168例。两组均给阿米替12.5mg,每晚8时服,每隔天增加12.5mg,最大量为100mg。试验组同时加服心得安10~30mg,每日30mg。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试验组第3、6、9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8.73%、81.69%。75.35%;对照组分别为83.33%、78.57%、70.23%(P<0.01)。不良反应较轻微,特别是提高了远期的

  • 标签: 阿米替林 心得安 临床试验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培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已接受过蒽环类和紫杉类化疗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3例,给予培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培曲塞500mg/m2d1,顺铂25mg/m2d1~3,每21天为1周期,接受化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3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2例(8.7%),部分缓解7例(30.4%),稳定9例(39.1%),进展5例(21.8%);有效率为39.1%;临床获益率为78.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5个月(3.9,9.1);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8.7,18.3);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培曲塞联合顺铂的治疗方案对紫杉类和蒽环类化疗失败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培美曲塞 顺铂
  • 简介:目的观察舒酸处理胰腺癌细胞BxPC3后对survivin、AuroraB表达及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探讨舒酸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舒酸对Bx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sutvivinmRNA、AuroraB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及AuroraBThr-232磷酸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舒酸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BxPC3细胞增殖。经500μmoL/L舒酸作用细胞48h后,survivinmRNA和AuroraBmRNA表达量分别从1.56和0.66下降到0.44和0.11(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从1.27下降到0.21(P〈0.01),AuroraBThr-232磷酸化水平从0.47下降到0.25(P〈0.01);G0/G1期细胞比例从(56.65±1.93)%升高到(70.58±3.21)%(P〈0.01)。结论舒酸通过下调survivin表达,降低AuroraB的活性,从而影响染色体过客复合物蛋白(CPC)对细胞染色体的排列和分离作用,使大量细胞停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

  • 标签: 胰腺肿瘤 舒林酸 细胞周期 SURVIVIN AURORA B
  • 简介:目的研究盐酸埃他卡(Ipt)对大鼠无创心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利用清醒无创心功能血流动力学计算机监测系统,对比研究Ipt对正常血压大鼠和脑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心率、心脏收缩、舒张和泵血功能的影响。结果Ipt0.5mg/kg静注可降低SHRsp心率、室缩波、抑制心肌收缩力指数,延长左室射血期和心肌电机械收缩时间,降低心输出量,延长左室舒张期。Ipt相同剂量对正常血压大鼠心功能参数却无明显影响。结论Ipt可抑制SHRsp大鼠心脏收缩和泵血功能,延长左室舒张期时间,但不影响正常血压大鼠心脏功能,提示Ipt对心功能的影响与血压状态密切相关。

  • 标签: 盐酸埃他卡林 大鼠 心脏功能试验
  • 简介: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笔者应用华法治疗17例70岁以上老年心房颤动和血栓疾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70岁以上男性17例,平均(77.9±4.0)岁(70~85岁)。非瓣膜房颤12例(永久性10例,持续性2例),深静脉血栓4例,肺动脉栓塞1例。患者无抗凝禁忌证,8例因冠心病同时服用阿司匹林(50~100mg/d),2例服用氯吡格雷。

  • 标签: 老年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血栓疾病 华法林 老年人 同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