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2 个结果
  • 简介:皮肤癌可来源于任何皮肤结构。比如从来源于表皮成分(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及黑素细胞(恶性黑素瘤),到少见情况下来源于血管(血管肉瘤),结缔组织(如隆突皮肤纤维肉瘤)和其他皮肤附属结构(如微囊性附属器癌)。皮肤也可被淋巴瘤细胞浸润(T细胞性和B细胞性)以及其他系统恶性疾病也可侵犯到皮肤

  • 标签: 皮肤癌 皮肤纤维肉瘤 皮肤结构 血管肉瘤 恶性黑素瘤 鳞状细胞癌
  • 简介:皮肤良性肿瘤常见并且可以发生在皮肤的任何部位(表1)。患者常因为担心肿物的性质、预后以及是否需要切除治疗等问题就诊。本节将就以上问题,阐述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正确的临床诊断对恰当的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皮肤良性肿瘤 切除治疗 临床诊断
  • 简介: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使用某种特殊药物引起的非预期的临床反应。随着医疗用药种类的增加,药物引起皮肤反应的类型和表现也增多。抗生素等常用药物引起的药疹一般容易识别和处理。但是,不常见药物引起的皮肤反应则较难做出诊断,并且新药可能在首次应用时即出现药物反应。因此,内科医师要具备皮肤药物反应的初步知识,随时了解新药可能产生的皮疹。本文旨在向内科医师介绍皮肤药物反应的概要,指导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药物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皮肤反应 内科医师 诊断和治疗 临床反应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间的一道屏障。它由数层结构组成。最表面不含血管的薄层是表皮,覆于真皮之上,真皮层则较厚,包含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皮下脂肪位于真皮之下,与肌肉层之间相隔一层坚硬的筋膜。感染可以侵犯其中一层或几层结构。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感染 深脓疱 抗生素 毛囊炎
  • 简介:正常外阴(图1)在外观上变异很大,尤其是小阴唇的大小。阴阜和大阴唇外侧面覆有阴毛,但阴唇问隙及小阴唇内侧因毛囊皮脂腺单位缺乏毛发及皮脂腺明显,可以看出不同。前庭(外阴的最内侧)是粘膜面,阴道及尿道都开口于此区域。皮肤与粘膜之间的界限为Hart’s线。

  • 标签: 女阴皮肤病 毛囊皮脂腺单位 小阴唇 HART 外侧面 大阴唇
  • 简介:皮肤是宿主和环境之问的屏障。它由如下几层组成,最外层是表皮,较薄,无血管;其下是真皮层,较厚,含有毛囊、皮脂腺和汗晾;皮下脂肪层在真皮层下,由一层较韧的筋膜与肌肉相隔。感染可累及一层或多层。

  • 标签: 皮肤感染 软组织感染 皮下脂肪层 真皮层 脓疱病 臁疮
  • 简介:皮肤问题非常常见,1/4~1/3的人在一生中都可能受到皮肤疾患的困扰。皮肤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与其他健康问题相比,相对轻的皮肤问题却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以及更严重的医疗麻烦。多数皮肤病不危及生命,但可能会引发诸如身心不适、毁容、困窘、不良社会形象甚至失业和收入减少等诸多问题,因此决不可小视患者的皮肤疾患。

  • 标签: 皮肤科 检查 病史 皮肤疾患 社会功能 健康问题
  • 简介:“激光”这个名词是“受激辐射光频放大”的英文缩写。因为激光是连贯性的,它可被聚焦成为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并可维持非常高的辐照度。激光是根据“激发的介质”受激发后产生而命名,它决定了发射光的特点。此种光以连续性、脉冲性或伪连续的光束传递。

  • 标签: 激光 皮肤科 英文缩写 受激辐射 连贯性 辐照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在早期脑裂伤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105例经CT或MRI检查明确诊为脑裂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型颅脑损伤65例,重型颅脑损伤40例;将同时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95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排除神经系统疾病。采集两组研究对象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浓度。结果健康对照组、轻型颅脑损伤组和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0.10±0.03)μg/L、(1.11±0.43)μg/L和(2.60±0.63)μg/L,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脑裂伤诊断及评估伤情程度的辅助指标。

  • 标签: 血清S100B蛋白 脑挫裂伤 早期诊断
  • 简介:许多皮肤病单用外用药物就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其系统毒性最小,只要有可能,外用药物是最佳选择。然而,仅靠外用药物有时不能有效地控制皮肤病,尤其是对于一些病变范围大或病情严重的皮肤病,而有些药物只有全身用药才可能有效。

  • 标签: 皮肤病 全身用药 药理学 外用药物 治疗效果 病变范围
  • 简介:突出的皮脂腺(图1)Tyson腺、皮脂腺增生及Fordvce异位皮脂腺是常见的阴囊及阴茎体正常皮肤的变异,但往往会引发患者的焦虑情绪。龟头上通常鲜有皮疹发生。患者虽然对病情能有一定自信,但仍可能出现一些身心症状,造成畸形心理恐怖。

  • 标签: 正常皮肤 男性外生殖器 皮脂腺增生 焦虑情绪 身心症状 阴茎体
  • 简介:病历摘要一、病史患者,女,48岁.已婚,维吾尔族.因“反复血尿、皮肤瘀点、瘀斑8个月”于2006年7月入院。患者于2005年11月因无明显诱因而出现肉眼血尿、皮肤瘀点、瘀斑至当地医院就诊.经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腺性膀胱炎”,给予电切术治疗,术后血尿不止.皮肤瘀点、瘀斑增多。

  • 标签: 血尿 蛋白尿 瘀斑 纤溶亢进 凝血机制异常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 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诊疾病,而皮肤吸收中毒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在门急诊误诊误治。我院1995—2002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48例,其中12例误诊,误诊率8.7%,均为经皮肤吸收中毒,为了提高对皮肤吸收中毒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误诊 皮肤吸收中毒 原因 治疗
  • 简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所谓的‘肾剂量’多巴胺在预防或者处理ARF中并没有作用.袢利尿剂在肾损害较轻的病人能够增加尿量,但是其导致的尿量增加并不能改善预后.如果胶体溶液,而不是晶体溶液被用于液体复苏治疗,则明胶溶液较羟乙基淀粉在预防ARF中更加有效.除了足够的液体复苏之外,惟一显示可以在重症病人减少肾功能衰竭危险性的干预措施是严格的血糖控制。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ARF 肾小球 肌酐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