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噻苯咪唑(Thiabenzole,TBZ)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和抗真菌药,能抑制多种霉菌的生长繁殖。青岛海洋大学于国内首次合成本品,旨在作为水果保鲜剂。本文观察其急性毒性,皮肤粘膜的刺激和过敏反应。1.急性毒性LACA种小白鼠,一次性灌胃TBZ,以简化机率单位法计得LD50为2677.8±285.3mg/kg。2.皮肤刺激试验采用斑贴法,将10%,15%,20%的TBZ软膏分别敷贴在完整

  • 标签: 急性毒性 过敏试验 简化机率单位法 噻苯咪唑 皮肤刺激 斑贴法
  • 简介:目的:通过一例原发性肺癌皮肤转移的临床总结及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原发性肺癌皮肤转移的临床意义、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收冶的一例原发性肺癌皮肤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2016年1月,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皮肤转移与其他远处转移一样,是肺癌患者进入晚期的表现,预后不良。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皮肤转移 带状疱疹样皮损
  • 简介: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三代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急性毒性:小鼠和大鼠口服LD50大于5000mg/kg。小鼠静注和肌注给药的LD50分别为223.88mg/kg和大于1000mg/kg。亚急性毒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环丙沙星3个剂量组(100、250和500mg/kg/天)和溶剂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口服一次,共给药2月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组的给药初期摄水量均高于对照组,雄鼠250和500mg/kg组体重增长

  • 标签: 亚急性毒性 肌注给药 大鼠 溶剂对照组 抗菌药物 酮酸
  • 简介:我院外科从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应用广州白云医用胶总公司生产的田霞牌5080医用系列ZT胶对63例外科病人的面及颈部皮肤切口进行粘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病人欢迎.现报告为下:

  • 标签: ZT胶 面颈部皮肤切口 治疗 外科手术
  • 简介:本文研究了磺胺嘧啶锌的抗绿脓杆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该药对绿脓杆菌的MIC为50mg/L,对小白鼠绿脓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ED50为818.5mg/kg。对大鼠皮肤烫伤后绿脓杆菌感染有明显作用,降低了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

  • 标签: 磺胺嘧啶锌 最低抑菌浓度 半数有效量 抗菌作用 绿脓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时脑电图的变化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13例患者中正常范围内脑电图1例,轻度异常脑电图2例,均为轻度中毒患者。这2例患者的脑电图在一周后复查时恢复正常范围。5例中度异常脑电图均为中度中毒患者,在一周后复查时4例脑波恢复仪波,但仍有较多量的0波,复型慢波及阵发性尖波消失。另1例为6—7Hz的0波,并仍有少量的复型慢波及阵发性尖波。5例重度异常脑电图其中4例为重度中毒患者,1例为中度中毒患者。第一次复查时脑波虽有改善但仍可见复型慢波及阵发性高幅尖波。这10例中一重度异常脑电图的患者在3月后第二次复查时,其中8例脑电图恢复正常范围,另2例脑波虽恢复到8—9Hz的仅波,但仍有较多量的θ波及少量的复型慢波,阵发性尖波消失。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中毒程度及临床症状相一致。其动态变化可反映病情的转归。提示脑电图检查可反映脑损害的程度,可为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脑电图 毒鼠强 急性中毒
  • 简介:目的: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随着老年化的进程而逐年上升,且病情复杂,并发症多见,预后险恶。由于老年肾脏结构功能的退行性变及其机体整体功能的下降,致使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结构功能 血液净化
  • 简介:本文报导了30例急性丘脑卒中患者在脑电地形图的定位研究,其中28例出现异常改变。BEAM显示:28例患者表现为病变部位δ频带呈不同程度的功率增高;在定位分析上,丘脑血管病变多累及BEAM的中央区,其次表现为颞区受累。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丘脑卒中 定位研究
  • 简介:急性脑卒中患者,约半数以上伴有异常心电图改变。其中以ST—T变化,心律失常及心率改变多见。但伴以损伤型心电图改变少见。笔者遇到一例,介绍如下。男性,66岁。住院号:6332。因患肺癌在住院期间,突然出现短暂意识表现,并持续伴有语言不利,左侧肢体偏瘫及右下肢瘫痪,二便失禁,因病情重,家属拒绝CT检查,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心电图改变 异常心电图 损伤型 抗心律失常 急性损伤
  • 简介:心电图检查是心肌梗塞主要诊断依据之一。在心肌梗塞诊断上具有特征性改变,可以做为明确诊断的依据。一般情况下AMI(Acutemyocardialinfarctim)早期出现S—T段的抬高及T波的变化,继之出现梗塞性Q波,以后心电图表现一定的演变规律。近年来发现非Q波性AMI,约占AMI的20%左右。本文统计了近三年102例急性AMI患者,其中非Q波性AM121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特殊表现形式 左室前壁 特征性改变 胸前导联 特殊改变
  • 简介:本文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因急性颅内出血而入院的100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所有病人经脑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证实。临床上将急性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继发性的心血管系统的异常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这全部除外原有心脏疾病,尤其是冠心病、风心病、心律失常。我们观察了100例急性颅内出血后心电图异常的资料,现分析如下:

  • 标签: 急性颅内出血 心电图分析 急性脑血管意外 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心血管系统 脑心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血压异常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观察40例ACVD患者和40名正常成人。其中脑梗塞22例,脑出血18例。结果:ABPM监测结果显示:40例ACVD患者ABPM异常者37例(92.5%),其中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超过正常值者32例(80.0%),血压波动较大者19例(47.5%)(即每小时之间相差>20.0%),其中多数合并存在MSBP,MDBP升高;低血压状态5例(12.5%);血压正常3例(7.5%)。结论: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等,与ACVD发病有密切关系。ABPM优于传统的随测血压,并指导临床用药和估计血压异常的预后。因此,ABPM对于研究血压异常在ACVD发病中的作用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脑出血 监测 血压
  • 简介: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并发多种心电图改变,在临床上已引起普遍重视。现选择曾在我院治疗的18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符合以下标准的心电图检查记录作一统计分析。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1.病例:全部病例来源于1986年9月至1994年7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病人。其中门诊病人63例(33.3%),住院病人126例(66.7%)。均经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病急性期,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分析 急性期 检查记录 心脏病史 脑梗
  • 简介: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s)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SEPs检查,根据其异常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即重度异常、轻中度异常和正常组。在入院及发病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分析SEPs利NIHSS的关系。结果:71例患者中,SEPs异常者46例(64.79%),其中轻中度异常者27例(38.03%),重度异常者19例(26.76%);3组患者SEPs异常程度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EPs检查可为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体感诱发电位 临床预后
  • 简介:本文19例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72小时内进行视觉、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RP)测定结果表示,ERP中P3波的潜伏期延长,而此时患者血糖值均降低。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血糖值与P3波潜伏期均恢复正常且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亚硝酸盐 中毒 视觉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靶刺激 P300
  • 简介: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儿童发病有增多趋势,神经系统受累又是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1].本文观察发现小儿急性白血病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且脑电图(EEG)阳性率较高,本文对1998年10月至2002年9月住院78例不同类型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脑电图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临床 EEG 儿童 脑电图 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