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儿科护理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本文首先介绍了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然后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筛选和权重分配,并探讨了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策略和建议。

  • 标签: 儿科护理 护理质量 评价体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一个适用于肾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以提供科学准确的评估工具,促进肾内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本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获取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意见,确定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并通过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使用统计学方法验证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构建的肾内科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根据专家意见和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肾内科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覆盖面广、可行性高、操作简单,并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该评价体系为卫生部门管理和评价肾内科护理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该评价体系有助于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肾内科 临床护理 质量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中医护理技术缺乏统一的质量评估指标,给中医护理的质量管理和提升带来了挑战。因此,构建科学的中医护理技术质量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文献,整理现有研究,结合专家访谈,旨在构建全面、科学的中医护理技术质量指标体系,以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质量指标体系 评估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也面临着巨大变革。在互联网时代,医药质量管理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探索和实践互联网时代下医药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以期推动医药质量管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造福人民健康。

  • 标签: 互联网时代 医药质量管理体系 探索实践 
  • 简介:摘要:对于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在实际对相关的三维质量结构进行把握的过程中,一般要应用丰富的研究方法,对各项指标存在的重要价值进行凸显。比如,我们要应用文献检索法、专家访谈法等相关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筛选和选择,通过指标体系可信度的进一步提升,持续地对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进行改进。所以,从这一层面来分析,积极加强新生儿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并注重相关细节的优化是尤为关键的。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体系健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0月-2022年11月期间到本院心内科接受诊治的患者设为研究样本开展研究,选取样本例数为80例,将这80例心内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纳入患者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未经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干预的护理管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经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干预后的护理管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分析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间护理质量的差异可知,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心内科患者来说,应采用经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干预的护理管理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心内科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方法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初步拟定了包含3个Ⅰ级指标、13个Ⅱ级指标和51个Ⅲ级指标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 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909和 0.931。第 1轮专家咨询,各条目重要性赋值3.09~5.00,均值为4.38; Kendall’s W为0.439(χ 2 =294.841,P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患者 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条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医院医疗器械的质量,维护好人们的生命健康,要求监察部门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措施,科学评价生产企业的生产工作,完善医疗器械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促进医疗设备生产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设备,促进医院更好地开展工作。

  • 标签: 医疗器械 质量控制管理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目标:建立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项目管理系统,观察手术室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共涉及8名护士,将2021年1月至12月医院在传统手术室质量管理系统下进行的500次手术数据与2022年1月至12月在指标项目管理系统下进行的500次手术数据进行了比较 包括手术室手术的确切次数、手术异常的发生率、护理质量管理评分等。因此,在实施手术质量敏感指标项目管理系统后,设备中使用的表的确切数目、设备传输的表的确切数目、为手术项目准备的表的确切数目、在比较前一次性放置的合格表的数目 中低体温手术、外科标本丢失、职业伤害、护士手动消毒不规范、电气和机械伤害发生率较低(p < 0.05)、环境管理、消毒管理、安全管理。

  • 标签: 敏感指标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4月-2023年0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100例病人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质量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健康体检中心应用精细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方法 为配合研究,特别在 2021年1月-2022年12月实施精细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前后各选取100例于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者参与研究,实施前参与者设为参照组,实施后参与者设为研究组,对比护理人员综合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问题解决能力(94.54±2.55)、工作流程(95.67±2.68)、沟通能力(95.68±2.95)、护理文书书写(95.87±2.71)、工作态度(94.13±2.36)、护理总满意率96(96.00%);参照组:问题解决能力(81.56±2.32)、工作流程(82.31±2.73)、沟通能力(81.74±2.52)、护理文书书写(82.13±2.44)、工作态度(82.64±2.50)、护理总满意率80(80.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果 在健康体检中心应用精细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效果明显,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从而增强护理质量,获得患者满意,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健康体检中心 精细化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敏感指标项目管理体系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合适情况的效果。方法:研究标本为本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各68台手术,同时将本院10名护理人员纳入本次研究,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实施传统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实施敏感指标项目管理体系。对比实施前及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室配合准确台数以及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室配合准确台数均更高,且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实施前更低,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施敏感指标项目管理体系可获得理想管理效果,不仅能够使护理质量以及手术室配合准确台数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不良事件发生,可推广。

  • 标签: 项目管理 手术室 敏感指标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质量评价维度及指标,结合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工作需要和数据特点,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19年1月—2022年2月湖南湘潭某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数据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可行性评价。结果 :构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数据的合理性、完整性和一致性3个维度共7个指标,通过实际应用发现该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可行性;湖南湘潭某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质量总体上较好,且近年来改善明显,但两地区数据仍存在数据格式不一致、重复录入和数据匹配率低等现实问题。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将数据质量评价纳入常规工作中以发现患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管理 数据资料 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患者行无痛护理管理体系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72例骨科患者,“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无痛组(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各36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管理前分析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管理后较参照组,无痛组VAS值更低,ADL值更高;无痛组满意率(97.22%)高于参照组(83.33%),P

  • 标签: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 骨科 日常生活质量 疼痛程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骨科手术后接受护理干预的患者共94例,采用抽签双盲法将其纳入对照组(47例)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47例)实施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相比,组别无显著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27.66%)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6%)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 骨科护理 麻醉
  • 简介:摘要:对于骨科患者而言,在手术后常会受到疼痛问题的影响,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干扰。而近些年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不断关注,也促使无痛护理在医疗领域不断得以开展,患者疼痛可通过规范化的护理得到显著降低,同时还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院内良好体验感,满足患者实际所需。

  • 标签: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 骨科护理 应用价值 探究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具有复杂性、隐匿性和难以预测性等特点,患者因认知、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感到痛苦、功能受损,甚至增加死亡、残疾等危险性。精神障碍患者多缺乏自知力,在精神症状及药物影响下出现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出走、噎食、跌倒等行为对自身和他人具有不可预见的威胁性,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护理风险评估尤为必要。护理风险评估是指护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减少行为的盲目性。通过对住院患者高危风险因素的前馈控制能有效降低护理隐患的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目前精神科患者护理风险评估的方法较多,相关评估工具在国外已广泛使用,而我国的风险评估起步较晚,虽有学者尝试引进国外工具,但由于国情及文化差异,部分条目不适合国内患者。如何使用预见性思维,通过系统的评估手段明确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是目前困扰国内精神科临床的一大难点。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关注精神科患者的自杀、攻击、藏药、跌倒、噎食等风险问题,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为下一步作出全面准确的风险评估并制定和实施护理措施奠定基础。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挑选了68位患者,并根据他们所接受的护理方式进行了分组,以便进行比较。结果:研究表明,采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实施骨科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疼痛评分两个指标上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普通组,P值小于0.05,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也说明了临床应用无痛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骨科疾病治疗期间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论:应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实施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显著降低患者的骨科疾病疼痛感,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在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优先考虑采用该管理体系

  • 标签: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 骨科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纳的82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1例)行常规护理与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对比两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行无痛护理管理体系效果确切,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疼痛,有效缩短患者治疗疼痛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 骨科护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