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总结了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训练、皮肤准备;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卧床指导、疼痛护理、功能锻炼以及饮食指导。认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椎体成形率高,并发症少,联合有效、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社区人群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1年6-12月对江苏省南京地区9049例40岁以上社区人群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史。共发放问卷9983份,收回有效问卷9049份,有效回收率90.6%。结果社区人群中只有30.7%曾经听说过骨质疏松症,18.5%听说过骨质疏松性骨折。所有被试者中52.9%有意识地补充牛奶,补充钙剂者16.0%,补充维生素D者7.1%,47.2%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对于骨质疏松的认知有显著影响。是否发生过脆性骨折对除喝牛奶以外的其他因素均有影响。结论社区人群的骨质疏松症总体认知水平较低。建议采取3级防治的干预措施,特别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年轻、男性人群的教育。

  • 标签: 社区人群 骨质疏松症 认知
  • 简介: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护士的骨质疏松症认知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其健康教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杭州市某综合性医院17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骨质疏松症认知问卷得分为(31.3±6.86)分。其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答对率为94.9%,成人每日钙摄入量答对率9.7%,48.9%的护士没有认识到适量负重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老年患者为主的科室与其他科室护士的认知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4,P=0.018)。结论护士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一般,医院应组织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

  • 标签: 护士 骨质疏松症 认知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例重症骨盆骨折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系统性疼痛评估与干预、体位护理、心理护理、合理有效牵引及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等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8例患者愈合良好,随访6~15个月,均能正常行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80分。结论:对重症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有效护理,能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

  • 标签: 重症 骨盆骨折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SER)对78例髋部骨折术后康复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自我效能水平总得分为(67.94±11.88)分,其中应对自我效能(30.13±5.02)分,身体锻炼自我效能(37.81±6.51)分。2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陪护类型、医疗费用来源、抑郁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明显相关。3年龄、人均月收入、抑郁、社会支持是影响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结论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多处于中等水平,年龄、经济收入、抑郁和社会支持是影响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应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标签: 髋骨折 护理 老年人 自我效能
  • 简介:总结下肢骨折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健康宣教。认为护理上需有新的病情观察方法,对脉搏减弱、血液高凝、血栓评分高的患者早期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是早期发现DVT的关键;建立一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疾病的好转或防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下肢 骨折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儿童下肢骨折多见于高能量损伤,伤情严重者可致残,且采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后需长期卧床,必须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以保证手术成功。但由于患儿年龄小,心身发育不完善,对口头或书面等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缺乏兴趣,健康教育效果不佳。思维导图(MindMap)是由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提出的一种发散性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是一种表达想法、观点的图形工具。

  • 标签: 下肢骨折 小儿 思维导图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其中采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80例患者无一例失访,平均随访12.4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和完全负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功能术后12个月HSS评分,观察组(89.23±9.3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73±8.56)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移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锁定钢板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结合干骺端环锯取骨植骨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70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患者住院14-28d,平均(16.5±5.7)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4.8±5.3)个月。X线摄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采用Johner-Wruhs评定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53例、良1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7.1%。结论精心细致和全面的护理是促进下肢长谷骨折术后患者康复、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胫骨骨折 股骨骨折 髓内钉 植骨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