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旨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风险管理实施后(2011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观察组,同时将风险管理实施前(2010年12月~2011年6月)在我社区治疗的慢性疾病患者162例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为其提供更加安全有序的服务,大大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风险管理 社区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总结了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护士长护理风险管理对策,风险因素包括相关制度滞后、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及质量参差不齐,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制度的完善及落实、改变护理模式、提高专科护士素质、建立持续质量改进体系和做好血液透析环境及设备的管理。认为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地回避了护理风险,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血液率化 护士长 护理风险管理 对策
  • 简介:消化内镜无痛技术是应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如异丙酚、舒芬太尼、咪唑安定等引起患者中枢抑制,提高痛阈,减弱咳嗽、吞咽等保护性反射,使患者在安静、安全、舒适、无痛的浅睡眠状态下完成胃肠镜检查的技术。与传统消化内镜相比,无痛消化内镜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提高其耐受性和检查的满意程度,减少检查中生理损伤的危险,为内镜医师提供一个理想的检查环境。但镇静本身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及风险,同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存在护理人员责任、技术、心理、制度、管理等诸多因素的护理安全隐患。因此,加强风险评估,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是最为重要的策略和原则。现将无痛消化内镜的风险评估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胃镜检查 护理
  • 简介:运用SWOT分析法对疗养院试行景观疗养社会化保障模式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疗养院试行景观疗养社会化保障模式的优势是具备优秀的护理人才队伍、后勤的可借鉴经验、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措施;劣势是社会化保障范围的拓展、成本需求增加;机遇是符合军队改革的发展趋势、领导重视、有成熟的供应市场;威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提供的服务差强人意。作为疗养院的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建立相应组织、制定严格制度、综合运用成熟市场、借鉴成功经验、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控制成本等措施,有效满足疗养员的景观疗养需求,提高疗养整体效果,促进景观疗养社会化保障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景观疗养 社会化保障 护理管理 SWOT分析
  • 简介:在中华护理学会5月8日在京召开的2013年国际护士节护理大会上,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向所有工作在医疗救治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和广大医务人员表达敬意和感谢。李斌说,要将护理事业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去谋划,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护理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 标签: 护理事业 小康社会 中华护理学会 经济社会发展 护士队伍建设 国际护士节
  • 简介: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团体参与意愿,分析影响患者社会支持团体参与意愿的因素,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1年3-11月收治于上海3所综合性3级甲等医院的乳腺癌患者200例,采用《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团体参与意愿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式简明心境问卷》收集相关信息.对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团体参与意愿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9例患者愿意参与社会支持团体,占69.5%.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距离诊断时间和紧张焦虑程度影响其社会支持团体的参与意愿(P<0.05).年龄50~60岁、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距离诊断时间6个月~1年和紧张焦虑程度高是乳腺癌患者愿意参与社会支持团体的预测因子.结论应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社会支持,让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支持团体的活动,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社会支持团体 参与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社会营销模式在乳腺癌早诊早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营销计划,确定目标人群,借鉴市场营销策略,对目标人群宣讲,同时推出促销项目。结果目标人群乳房保健知识和乳腺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参与早期乳腺癌筛查的积极性明显提高,2010年3月至9月参加早期乳腺癌筛查1503人次,比2009年同期816人次明显增加。结论将社会营销模式用于乳腺癌早诊早治中,可以提高目标人群参加早期乳腺癌筛查的积极性,从而使乳腺癌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 标签: 乳腺癌 早诊早治 社会营销模式
  • 简介:目的改革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为更有效地培养出切实符合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南昌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生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名。研究组根据第1~3学年护生教学内容,制定社会实践计划;第4学年,先在社区康复中心进行1周的社会实践,然后进入医院,根据实习情况制定实践计划并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第4学年直接进入医院,实习前进行常规岗前教育。入学前及实习结束前对全部护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包括自评和他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生在沟通、协调、管理、人文关怀、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收集和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观点等方面的评价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在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护理实践,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逐步发展护生的各种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使护生能更好地适应从学校进入医院、从医院走入社会的角色转变。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培养模式 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 人文关怀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500例,手术前对年龄、体重指数、内科合并症、肿瘤性质、恶性肿瘤家族史和血栓栓塞疾病家族史等风险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9.20%;年龄(OR=1.066)和肿瘤性质(OR=10.788)是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结论手术前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量化评估,有助于早期认识疾病的高危因素,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盆腔手术 风险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科确诊AS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生存质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病例组生理、心理、社会领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领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其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领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与社会支持各因素均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AS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社会支持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颈椎病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的情况,并探讨伴有与不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33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颈椎病患者SDS得分(48.73±12.30)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SSRS得分(37.23±6.78)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抑郁组患者在社会支持总分和3个维度得分上均低于无抑郁组患者(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高,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抑郁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颈椎病 抑郁 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