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用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脱机后序贯通气的价值及其护理措施。方法:2021年8月-2022年7月本科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58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脱机后序贯通气用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对照组行常规氧疗。对比PaO2等指标。结果:关于PaCO2和PaO2与脉氧饱和度,脱机4h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42.65±3.14)mmHg、(90.62±3.28)mmHg、(98.21±0.96)%,和对照组(48.64±4.26)mmHg、(82.05±4.67)mmHg、(94.35±1.48)%相比更好(P<0.05);脱机24h时:试验组数据分别是(40.31±4.29)mmHg、(93.48±4.17)mmHg、(98.67±0.74)%,和对照组数据(45.14±3.67)mmHg、(86.34±5.12)mmHg、(95.46±0.89)%相比更好(P<0.05)。关于再次上机率,试验组数据3.4%,和对照组数据17.2%相比更低(P<0.05)。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脱机后序贯通气用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法,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再次上机率也更低。

  • 标签: 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 护理 颅脑损伤 序贯通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环节优化吸痰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32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吸痰护理,观察组优先吸痰方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优化吸痰方式 血气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氧驱气道湿化护理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的价值。方法:2020年5月-2022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接诊气管切开病人72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氧驱气道湿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气道湿化护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并发症,试验组的发生率是8.33%,和对照组30.56%相比更低(P<0.05)。关于气道湿化适中率,试验组的数据是94.44%,和对照组的58.55%相比更高(P<0.05)。 关于护理质量,试验组的数据是(98.14±1.25)分,和对照组(92.58±2.67)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后用氧驱气道湿化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效果更好。

  • 标签: 氧驱气道湿化护理 神经外科 并发症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肠营养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7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早期胃肠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营养和免疫情况、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营养和免疫情况低、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实施早期胃肠营养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早期胃肠营养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喉癌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喉癌气管切开患者80例,这些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在治疗期间分别配合舒适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喉癌 气管切开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PaO2(85.64±3.16)%、PaCO2(46.32±3.17)%、RR(14.25±1.69)次/min、撤机(3.55±0.16)d、气道损伤率3.3%、肺炎率3.3%。对照组PaO2(65.39±3.47)%、PaCO2(61.54±4.05)%、RR(23.14±0.87)次/min、撤机(5.48±1.52)d、脱管率3.3%、气道损伤率20%、压疮率3.3%、肺炎率1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促使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血气指标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术 呼吸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气管切开患者接受舒适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30例喉癌气管切开患者划分至对照组(15例,为其实施常规化护理)与观察组(15例,为其实施舒适护理),经护理对比相关组间数据。结果:在并发症防控、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观察组均有更为突出的优势性,呈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行气管切开术虽能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却也会降低气道防御、湿化能力,建议对此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以此来达到预期疗效,规避相应并发症发生,使其身心舒适度得以尽可能提升。

  • 标签: 喉癌 气管切开术 舒适护理 SF-36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科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于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术治疗的耳鼻喉科患者7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干预方式对耳鼻喉科患者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是一种理想的耳鼻喉科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耳鼻喉科 行气管切开术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是重症监护室(ICU)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段之一,由于患者本身存在严重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气管切开又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窒息、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预防病情变化及促进患者康复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气管切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用于喉癌气管切开呼吸道管理中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诊喉癌气管切开病人4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呼吸道管理。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从并发症上看,试验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重症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应用有效护理措施的必要性。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0重症病人为例,所有病人均行气管切开术,依据双盲法平均分为A组与B组,A组接受常规护理,B组接受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相应护理,相较于A组,B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的价值。结论:在神经重症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必须采取科学、可行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病人的安全与预后效果。

  • 标签: 神经重症 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在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间收治的采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进行研究,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随机选取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021年8月在2022年8月随机选取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循证护理的方式,最终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气管切开拔管时间。结果:采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管切开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2.67±2.05)d短于对照组(21.34±2.98)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还能缩短其预后周期。

  • 标签: 护理干预 脑出血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于气管切开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气管切开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气管切开3d,观察组RR、HR均低于对照组,SaO2、P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神经外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于气管切开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气管切开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湿化24h,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脑挫裂伤患者实施气管切开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挫裂伤需要实施气管切开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86例,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护理,观察优化的护理效果是否得到有效改善。结果:实施优化气管切开护理,实验组切口渗血、皮下气肿、气管黏膜损伤、伤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价值。结论:优化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重型脑挫裂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症脑挫裂伤 气管切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ICU气管切开术患者肺部感染护理中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8例,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ICU气管切开术患者,其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将上述研究对象1/2纳入到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余下1/2研究对象则纳入到实验组(34例),采取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上,实验组数据表明比对照组较低(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ICU气管切开术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7-2021.12,选取10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患者为对象,经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对照组采用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治疗护理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术 中医护理 一般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