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在对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快速准确地为其建立静脉通路,为伤病员的生命赢得时间。因此,为加强护理人员在特殊环境如动态微光的条件下,进行静脉输液的操作,需要具备扎实的静脉穿刺技术。基于此,阐述了动态、微光下进行静脉输液操作训练的方法;并总结了操作训练的体会。以及提高护理人员在特殊环境中,进行静脉输液的技能,并在实际应用中达到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动态微光 静脉输液 输液操作训练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动态血糖监测(CGM)的发展,简述了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实时CGMS、3C系统、iPro2回顾性CGMS、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微泰AIDEX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的优缺点,分析了CGM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适应症及捕捉低血糖,指出CGM技术已成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发展 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头位难产产妇应用动态改变产妇体位的助产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21年2月1日~2022年1月31日发生头位难产产妇73例,采用随机数分组法分成两组,应用常规助产护理的产妇命名为参照组,纳入37例,应用改变产妇体位的产妇命名为试验组,纳入36例,比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结果: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更高,剖宫产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更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于参照组更低,P

  • 标签: 动态 改变产妇体位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的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60名接受了动态心电图监测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分别有3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统计所有病人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和检出率。同时对比护理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和生活质量。结果:在24h的动态心电图监测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最少3次,最多15次,平均(8.1±1.6)次。每回持续时间最短10min、最长18min,平均(14.2±2.7)min;在所有病人中,心肌缺血发作45例,发作率为75%。总发作次数为329次。而心肌缺血发作率最高的时间段是在00:60-12:00。同时在护理期间,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监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急诊病房患者压力性损伤防治中重视动态评估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有压力性损伤风险的11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性的将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有压力性损伤风险的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压力性损伤管理规范,观察组在压力性损伤管理规范同时重视动态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申报难免压力性损伤例数、院内发生压力性损伤例数、院外带入压力性损伤例数和压力性损伤治疗转归情况。结果:两组申报难免压力性损伤例数和压力性损伤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院内发生压力性损伤/申报难免压力性损伤例数、院内发生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危险患者例数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急诊病房患者压力性损伤防治中重视动态评估可降低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压力性损伤的治愈率。

  • 标签:  动态评估 急诊病房 防治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53例)和常规组(5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干预,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进行干预。结果:在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动态血糖监测的相关指标中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护理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仪在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00例展开研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胰岛素泵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胰岛素泵基础联用动态血糖仪,两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将2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和临床指标作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都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更少,血糖达标时间更快,相对住院时间 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仪在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良好预后。

  • 标签: 糖尿病 胰岛素泵 动态血糖仪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应用24h动态脑电图检查方式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3月,选取77例病毒性脑炎进行研究,患者依次完成常规脑电图检查与24h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24h动态脑电图的重度脑电图异常检出率16.88%、脑电图异常总检出率90.91%大于常规脑电图5.19%、55.84%(P<0.05)。死亡患者的重度脑电图异常检出率84.62%大于生存患者的3.13%(P<0.05),死亡患者的轻度脑电图异常、中度脑电图异常检出率0.00%、15.38%小于生存患者的35.94%、50.00%(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应用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间接判断患者预后。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常规脑电图检查 24h动态脑电图检查 病情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动态式的延续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4月我院治疗的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采用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个性化动态式的延续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评分显著较高。结论:个性化动态式的延续护理干预应用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护理中效果显著,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个性化动态式延续护理干预 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