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丙种球蛋白给药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小剂量400mg/kg)与实验组(21例:大剂量2g/kg),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持续给药3天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炎症因子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对应指标(P0.05)。结论:小儿川崎病患儿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剂量 小剂量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结果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IL-1β、CRP水平以及PCT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降低机体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滴注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败血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粪便中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 筛选60例确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采集全部受检者粪便标本,通过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及二者联合检测方法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 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测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分别检出其中38例、40例,检出率分别为63.33%、66.67%,两种检验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检出其中52例,检出率为86.67%,检出率相较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单一检验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粪便检验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粪便中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价值。方法 筛选60例确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采集全部受检者粪便标本,通过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及二者联合检测方法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效果。结果 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测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分别检出其中38例、40例,检出率分别为63.33%、66.67%,两种检验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检出其中52例,检出率为86.67%,检出率相较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单一检验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粪便检验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红素与脂蛋白(a)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常规组,所有受检者均给予脂蛋白(a)、胆红素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胆红素、脂蛋白(a)水平以及观察组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胆红素、脂蛋白(a)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脂蛋白(a)胆红素均低于常规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蛋白(a)及胆红素水平均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5),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各指标水平最高,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胆红素联合脂蛋白(a)检测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价值,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脂蛋白(a) 胆红素 联检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白蛋白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93.3%,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比治疗前得到下降,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应用白蛋白治疗能够改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蓝光照射 白蛋白治疗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的影响。方法:择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长期透析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实验的观察对象,分2组,予以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其中包括低通量透析以及高通量透析两种方式,分别予以不同组别患者,比较最终患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差异。结果:接受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后,采取高通量透析的观察组患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降低,其数值减少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接受透析的患者,在临床采用高通量透析后,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明显降低,能够进一步掩盖因急性心肌炎所引起的心脏标志物增加,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受到干扰。而低通量透析,尽管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有所升高,但与透析前比较差异不明显。

  • 标签: 低通量透析 高通量透析 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全血静置时间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备成膜的影响。方法 同时采集静脉全血,分组静置不同时间(3分钟、15分钟、20分钟)后,离心制备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及宽度。 结果 静置不同时间后无细胞血浆(PPP)高度、纤维蛋白凝块(PRF)高度、红细胞基层高度及制备后PRF膜长、宽有所不同(P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 静置时间 离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问题解决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血浆蛋白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问题解决疗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血浆蛋白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问题解决疗法 护理干预 急性脑卒中 吞咽功能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难治性肝腹水患者中应用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21.2至2022.1我院接诊的40例难治性肝腹水患者进行试验分析,将其用随机分组法均分成对照组(20例,予以基础护理)与试验组(20例,予以优质护理),给予两组患者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变化状态。结果:经不同护理手段干预后,试验组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值得统计分析(P<0.05)。结论:在难治性肝腹水患者接受大量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优于基础护理应用效果,其能够缓解患者内心负性情绪,提高其临床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难治性肝腹水 大量放腹水 输注白蛋白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蛋白饮食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采用蛋白饮食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总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清总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蛋白饮食干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肺结核 蛋白饮食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对血压和24h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盲选法将其划分成2小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小组有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与24h尿蛋白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水平比较(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应用早期护理的临床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和24h尿蛋白水平,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早期护理 妊娠高血压 轻度子痫前期 血压 24h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用于神经内科危重症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接诊危重症病人(n=5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6人,前者采取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关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水平,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关于CD3+与CD4+/CD8+: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神经内科危重症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免疫功能改善更加明显,蛋白含量提升也更为迅速。

  • 标签: 危重症 免疫功能 肠内营养护理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应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系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1例结直肠癌患者、23例直肠良性疾病者、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纳入恶性组、良性组、健康组,全部进行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的诊断,比较三组阳性率及12种肿瘤指标的阳性率。结果:三组阳性率对比,恶性组70.59%(36/51),良性组21.74%(5/23),健康组3.33%(1/30),三组间均具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蛋白质芯片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指的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产物进入人体呼吸道后引发的中毒,患者发生中毒后,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就会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致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其首先损害的器官就是人体的脑神经系统,并同时对心脏造成损害,为了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法及数据,本文探析研究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的脑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及高氧干预后的变化。方法:选取SPF级SD健康成年雄性大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成健康组、染毒后1、3、7、14d和染毒后HBO治疗7d组,每组各10只。比较健康组大鼠与其他5组经HBO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通过本次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的研究结果发现,在CO中毒后脑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有高表达反应,在对其高压氧干预后可减低表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说明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实施高压氧干预可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迟发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