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经艾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中的效果。方法 2022.01-2023.01 XX院收治突发性耳聋伴随耳鸣患者总共70例,在随机抽取方式下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依据循经艾灸进行治疗(n=35),观察组患者增加五行音乐疗法(n=35),将两种治疗方式对70例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疗效为94.29%高于常规组62.86%,耳鸣改善时间(6.13±0.71)d短于常规组(10.15±0.69)d,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循经艾灸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能显著缩短耳鸣症状的改善时间,对促进疾病康复有一定作用。

  • 标签: 循经艾灸 五行音乐疗法 突发性耳聋 耳鸣
  • 简介:摘要: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了解艾灸的作用机理对其应用疗效尤为重要。本文对艾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归纳: 1.艾灸制作原料艾叶的功效 2.艾叶的有效成分 3.艾灸烟雾的有效成分 4.艾灸的温热效应 5.艾灸和中医腧穴和经络理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腕踝针结合艾灸的方法,对痔疮术后尿潴留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痔疮术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取腕踝针结合艾灸的治疗方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排尿成功率为32.5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7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与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腕踝针结合艾灸的方法,治疗痔疮术后患者,可以减少术后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腕踝针结合艾灸 痔疮术后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出现腹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经过4周的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显著。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2%。【结论】 艾灸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腹泻 艾灸
  • 简介:目的:探讨艾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将衡阳市某社区1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原有降压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原有降压药治疗的同时进行1个月的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结果:试验组艾灸治疗1个月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

  • 标签: 艾灸 原发性高血压病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艾灸在产褥期子宫恢复中的应用。方法:将自然分娩后的产妇1000例按促进产后子宫恢复的不同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0例。研究组于产后2小时进行子宫穴位艾灸;对照组肌肉注射缩宫素。观察2组产妇的宫底高度、恶露量,同时应用B超测子宫大小。结果:产后2组产妇子宫逐渐缩复,产后2天研究组子宫缩复优于对照组(P<0.05);恶露量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B超所测子宫三径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子宫穴位在自然分娩后产褥期子宫恢复中有显著疗效,是一项易于产妇接受的中医适宜技术。

  • 标签: 艾灸 产褥期 子宫恢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统点燃艾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点燃艾条的器具上进行创新,设计并制作艾灸助燃器,提高操作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观察我科2020年艾灸治疗中点燃艾灸操作的弊端并进行原因分析,设计并制作帮助艾条充分燃烧的简易支架,应用于临床。结果:设计创新实用,在艾灸过程中方便了护理人员点燃艾条,节省了劳力物力;突出了护士的创新能力,提高了点燃艾条的安全性;减少了患者等待治疗时长,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艾灸助燃器在中医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并在应用的过程中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艾灸 助燃器 中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40例和观察组(针刺+艾灸)43例。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可显著缓解患者颈痛,降低复发率,且具有疗效、安全性高的优点。

  • 标签: 针刺 艾灸 颈椎病 临床疗效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腧穴热敏化艾灸应用于压疮患者效果。方法将80例Ⅱ、Ⅲ期脑卒中后出现压疮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腧穴热敏化艾灸。结果观察组压疮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利于脑卒中后压疮愈合。

  • 标签: 腧穴热敏化 脑卒中 压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局部治疗Ⅲ期压疮患者的疗效,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115例压疮Ⅲ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常规治疗组32例及红外线照射组38倒.观察组采用艾条回旋灸对局部疮面熏灸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局部用维生素及654-2混合液治疗;红外线照射组局部疮面用红外线照射.均采用每日2次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和21d疮面面积及血液免疫指标IgG、IgM、IgM及C3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缩短,免疫指标值增加,与常规治疗组和红外线照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压疮Ⅲ期患者采用局部艾灸治疗可提高患者免疫力,缩短治疗天数,是压疮治疗与护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局部治疗 观察与护理 疗效 红外线照射 艾条回旋灸 观察组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艾灸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EBSCOhost等数据库中关于艾灸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6年4月。严格质量评价后,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艾灸+常规护理)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短[MD=-12.82,95%CI(-16.50,-9.14),P〈0.00001]、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MD=-15.56,95%CI(-22.60,-8.51),P〈0.0001]、排便时间短[MD=-15.41,95%CI(-20.45,-10.37),P〈0.0000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率高[OR=6.23,95%CI(1.71,22.72),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能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艾灸 胃肠功能 并发症 肠鸣音恢复时间 首次肛门排气 排便时间
  • 简介:摘要:进入本世纪以来,受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调整等影响,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脑卒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性疾病,中医称之为中风。中风病属于内科四大疾病之一,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长期居于致残疾病之首。中风病因病机复杂,中医治疗手段多样,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改善气血的效果,缓解患者出现的偏瘫、言语障碍等病症。艾灸作为常用的一种针灸方法,其中温针灸保留针灸治疗的优势,配合艾炷、艾条点燃刺激,增强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病症。

  • 标签: 中风 艾灸 偏瘫 言语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老年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医养中心入住的有便秘症状的40名老年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0例,采用穴位贴敷加艾灸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穴位贴敷联合艾灸 老年便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失眠患者中,探究通过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的整体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患者,起始时间为2020年6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5月,通过随机方式将86例患者均等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全部都为43例。对照组主要通过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时主要使用穴位贴敷配合艾灸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症状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展开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干预之前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以及症状积分得分差别不大,P>0. 05,实施干预后观察组该两项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好,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睡眠恢复正常时间明显更短,P<0. 05。结论 在失眠患者中,通过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的整体效果比较理想,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患者不适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因此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贴敷 艾灸 失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艾灸护理对中风后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本文中研究对象具体构成为:我院住院中风后诊疗患者,根据需要分组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患者总例数为78;其中,39例在对照组中收入,39例在实验组中收入,2组入院时间开始于2020年12月,结束于2022年10月,在治疗阶段,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艾灸护理为实验组提供,就2组患者最终疗效展开比较。结果:生理状态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状态,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后患者实施艾灸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康复,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中风后患者 艾灸护理 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腰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结合艾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腰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患者60例,入院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纳入患者均符合研究要求,以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结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显著更高(P<0.05)。患者疼痛VAS评分(护理前)无对比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分值更优(P<0.05)。观察患者护理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结合艾灸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症,强化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艾灸治疗 腰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穴位敷贴联合艾灸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实验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选择78例因慢性胃炎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干预方式将病人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所纳入的病例数为39例。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2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方式按为常规穴位贴敷干预,研究组则联合艾灸。总结与探究2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常规组胃脘疼痛积分、恶心呕吐积分、饥不欲食积分、上腹不适积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艾灸 慢性胃炎 穴位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