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edspinalandepiduralanesthesia,CSEA)术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减少麻醉后并发症.对180例实施联合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人进行了系列护理,包括病人心理、生理、手术配合用物、术中预防性输液、体位调整、麻醉操作配合及严格无菌操作等,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病人术中生命体征控制较好,平稳度过手术期,仅9例术后发生轻微头痛,未做特殊处理,2天后恢复正常.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局部麻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的过程中,应用全程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将来我院进行分娩并要求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就诊时间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产妇共有110例。应用组间对比的研究方式,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分组方法选择为随机平分法,护理人员在为产妇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时,给予对照组产妇传统分娩模式,观察组则开展全程陪伴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以此为基础来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产妇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同样明显较对照组产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行分娩产妇提供镇痛护理服务时,开展全程陪伴护理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服务可以很好的保证产妇的镇痛效果,同时有效的提升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全程陪伴 硬膜外阻滞麻醉 产妇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采用-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纳入病例:112例,研究对象:髋关节置换术中接受-硬联合阻滞麻醉患者,入组时间:2019年4月-2021年4月,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56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低温、呼吸不畅、低血压、心动过缓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更低,差异明显,P<0.05。 结论 针对髋关节置换术中接受-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并发症
  • 简介:对下腹部手术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它是一种有效、安全和经济的麻醉方法,但是手术过程中患者易出现寒战,而寒战可使代谢率增加,导致心肺负荷增加,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及术后的康复.我们对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手术后并发寒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寒战 原因分析 护理 手术室温度 致热源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方肌阻滞与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60例剖宫产患者,结合镇痛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蛛网膜下腔阻滞为对照组,方肌阻滞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剖宫产产妇治疗后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泌乳时间、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视觉模拟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方肌阻滞用于剖宫产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优于蛛网膜下腔阻滞

  • 标签: 腰方肌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剖宫产患者 术后镇痛 效果
  • 简介:PCA作为一种新技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后镇痛效果,改善了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不仅使患者以免受术后剧烈切口疼痛的折磨,还可明显降低术后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术后的康复。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术后 自控镇痛 护理
  • 简介:妇科手术局限在腹部和会阴部,所涉及的内脏器官均在盆腔内,要求麻醉有充分的镇痛和肌肉松弛。是最早使用的麻醉方法,而后逐渐被硬膜外麻醉所替代。现在采用的-硬联合麻醉(CSEA)技术,利用了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麻醉药用量少、起效快、效果确切、肌肉松弛充分、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无头痛、手术时间不受限制,满足了单靠硬膜外麻醉有时难以实现的盆腔深部手术操作要求,现将我院CSEA用于妇科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护理配合 妇科术 硬膜外麻醉 盆腔深部手术 妇科手术
  • 简介:作者总结了83例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发生寒战的原因及护理,认为患者术中机体产热增加、散热过多,或严重感染以及输液或输血所引起的热源反应是发生寒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预热输入液体、加强术中管理、及时处理热源反应、吸氧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患者术中寒战的发生。

  • 标签: 寒战 患者 下腹部手术 硬膜外麻醉 术中 热源反应
  • 简介:随着现在家庭式分娩、导乐分娩等模式的开展,许多孕产妇愿意接受阴道分娩,但分娩过程中常出现会阴部的裂伤痛、侧切痛,再加上初产妇会阴部组织较紧,对胎儿娩出阻力较大,需要的时间较长,给产妇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为了减少分娩对会阴部的损伤、疼痛以及对胎儿的影响,本院从2005年4月开展了对分娩过程中尤其初产妇行会阴双侧神经阻滞麻醉,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部 麻醉效果 双侧 家庭式分娩 分娩过程
  • 简介:顽固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hearfailure,RHF)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本身及心脏外原因导致心功能衰竭严重且持久存在,经一般常规治疗症状无好转。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而效果较差,症状持续存在。此种病例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治疗上却很困难。我科2006年11月12日-12月1日共收治8例RHF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结合强心利尿改善供血等治疗,加速了患者的康复,改善了预后,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硬膜外阻滞治疗 顽固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 疗效观察 难治性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泵镇痛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在我院接受硬膜外麻醉术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选取 500例 ,随机分为两组,术后不予以自控镇痛泵镇痛为对照组,予以自控镇痛泵镇痛为观察组,均进行护理干预,对比疼痛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h、术后 24h疼痛情况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存在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术后自控镇痛泵镇痛的应用,并做好护理干预,可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使不良反应降低,促进其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自控镇痛泵镇痛 硬膜外麻醉 术后 联合腰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对行手术的混合痔患者术后排便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2月,从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为调查对象,从中抽选出179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89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评价对比两组术后排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每次排便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其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腰麻手术 肛周疾病 术后排便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旨在产妇生产时采取水中分娩与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挑选本年度于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09例孕妇作为研究主体。根据产妇生产方式的不同分为水中分娩组即实验组(n=54)和无痛分娩组即对比组(n=55)两个组别。对比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情况及疼痛指数、会阴裂伤程度。结果:实验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为(455±65)分、产妇出血量为(148.5±40.5)ml、住院时间为(2.11±1.1)天、且新生儿评分无太大差异,两组产妇疼痛指数并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会阴损伤程度低于对比组,其数据差异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硬膜外麻醉+无保护会阴接生在减轻孕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的作用进行刍议。方法:将我院2021年4月~2021年12月抽取150例孕产妇作为评价对象,使用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研究组75例,实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无保护会阴接生措施;参照组75例,实施常规助产分娩技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1)研究组分娩疼痛1级者多于参照组、两组分娩疼痛2级者数量比较无较大的差异、研究组分娩疼痛3级者少于参照组,P<0.05。(2)研究组在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方面,和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性均突出,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无保护会阴接生的实施在减轻孕产妇分娩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方面,均能够发挥关键的作用。

  • 标签: 会阴接生 分娩 持续硬膜外麻醉 无保护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过程中施行自由体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3~2022.3期间在我院实施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4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在分娩中应用传统体位,研究组在分娩中应用自由体位,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并分析数据。结果:各产程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位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对产程的作用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从本院收治的产妇中抽取200名,采用盲抽法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100名,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100名,采用无镇痛的方式进行自然分娩,并对两组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的产程长短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比对照组短,且第一产程时间也比对照组短,t值分别为8.254和8.127,P=0.000、0.000。结论:采用持续硬膜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确保分娩结果,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

  • 标签: 无痛分娩 持续硬膜外麻醉 产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行会阴侧切时采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作为联合麻醉组,而将采用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的镇痛效果、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肿胀和愈合情况。结果联合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麻醉组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会阴肿胀、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会阴侧切时镇痛起效快、效果可靠,母婴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分娩 局部浸润麻醉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侧切 镇痛
  • 简介:分娩痛使许多产妇心有余悸,如何使分娩在无痛、放松的环境下进行,是广大产妇、家属及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我院于2003年11月开始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联合阻滞麻醉 无痛分娩 罗哌卡因 小剂量 临床观察 2003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手术采取轻比重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鞘内注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两组患者均采取轻比重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鞘内注射麻醉,对照组在麻醉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麻醉期采取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罗哌卡因 芬太尼 鞘内注射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阻滞麻醉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70例,观察组35例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常规护理,对照组35例为患者应用股神经阻滞镇痛+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好,组间差异体现统计意义(P< 0.05)。结论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联合预防性护理能防止并发症发生,进而加快康复速度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 标签: []神经阻滞麻醉,全膝关节置换术疼痛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