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哮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36.00%的哮喘患者存在轻度自我感受负担,8.00%的哮喘患者存在中度自我感受负担,2.00%的哮喘患者存在重度自我感受负担.哮喘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0.56±5.77)分,与国内常模(34.56±3.7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感受负担越轻.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设法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为哮喘症状的治疗和控制提供帮助.

  • 标签: 哮喘 感受负担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行复发性流产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63±12.12),自我效能总分为(22.36±3.45),社会支持总分为(62.35±5.48)。创伤后成长(除与他人的关系外)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术后出现创伤后成长现象,且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后成长有正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复发性流产患者术后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创伤后成长,从而恢复患者身心健康。

  • 标签: 流产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护理学领域科研合作情况,挖掘科研合作团队,为促进科研合作、加快学科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03-2013年间国内10本护理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为数据来源,构建护理学论文合著网络.结果研究提炼出护理学高产作者,形成包含1428人、228个独立子网(科研团队)的科研合作网络,网络密度为0.0023,整体呈现松散状态.其中4.4%的科研团队为15人以上规模,由6~14人构成的科研团队占网络总数的21.5%,5人以下的科研团队占网络总数的74.1%.护理学科研究团队地域分布严重不均.结论我国护理学科研合作以散在、机构内部、小规模科研团队合作为主,较大规模、跨机构、跨地域的合作极少.护理领域需加强科研合作,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以促进护理科研和学科的不断发展.

  • 标签: 科研合作 合作著作 研究团队 社会网络分析 护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希望水平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康复期的21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希望水平(HHI)和社会支持状况(SSRS)。结果1患者HHI总评分为(34.28±5.09)分,低、中、高希望水平者分别为4例(1.83%)、98例(44.75%)和117例(53.42%)。2HHI总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T)得分与SSRS总分和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评分均呈一定正相关,采取积极的行动(P)、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I)得分与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得分与客观支持得分也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希望水平多处于中、高状态,社会支持影响希望水平,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寻找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希望水平,进而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期 希望水平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社会功能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团体治疗,干预前后应用自尊量表(SE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自护能力量表对两组自尊、社会功能及自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ES评分、自护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出院6个月后SDSS评分低于入院时,其中观察组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及自护能力,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从而有利于患者病情预后。

  • 标签: 团体治疗 自尊 社会功能 自护能力
  • 简介:目的调查实习前护理专业本科生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利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621名即将实习的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各条目均分为(4.40±0.73)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各条目均分为(1.99±1.20)分,社会支持总均分为(34.73±5.84)分,处于中下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较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提高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有助干提高实习前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 简介:总结了本院自2006年以来对陪护工实施人性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引导陪护工按需服务,按劳取酬;总结经验,满足患者需求;定期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坚持公平竞争,奖惩分明;用心交流,提升向心力等。认为陪护工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陪护工管理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陪护工 规范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
  • 简介:阐述了护理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处理原则,对产科中的护理危机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评估,总结加强产科危机意识管理的具体方法,结合4R危机管理理论实施正确的管理措施,减少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以保证孕产妇及新生儿安全。

  • 标签: 产科 危机护理管理 研究
  • 简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治疗单不可缺少。如核对医嘱,转抄医嘱,特别是每天提前摆第2天药时。不管是电脑打印、还是手抄的治疗单,由于应用频繁,很容易使治疗单染上药渍、起皱折,看起来不整洁。因此,本科用大小合适的影集保存治疗单,较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效果满意。

  • 标签: 治疗单 管理 转抄医嘱 护理工作 电脑打印
  • 简介:目的:探讨品质管理活动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2013年1~12月我院建立品质管理小组,学习与培训品质管理方法,培训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理论,更好地用护理不良事件品质管理来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记录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程序及处理方法的知晓率、主动呈报情况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情况,并与2012年1~12月未实施品质管理前相比较。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满意度上升,实施品质管理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质管理活动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队伍素质,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品质管理 不良事件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标准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成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小组,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开展全员医护人员不良事件培训,形成一套符合JCI评审标准的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从2014年1月份的80例(6.02%)上升到2014年12月份的142例(10.68%)。不良事件管理系统实施后,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知识理论知识得分及不良事件督查得分均较实施前提高(P〈0.01)。结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医护人员上报不良事件,提高医护人员不良事件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和督查得分,对维护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安全管理
  • 简介:文章归纳了笔者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的参观体会,分别从护理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教学楼的设计以教学便利服务为理念、严谨的教师选拔和课程规划、护理教师临床实务指导能力动态考评管理、护理人员在职教学培训注重层次和人性化等方面介绍了台北荣民总医院护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实际存在的情况提出注重临床护理教师选拔及增加护生临床学习时间的权重、护理人员实施分层、分级管理的情景教学模式培训和增加多媒体视频培训项目,并可自主选择部分学习内容和时间等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内地护理人才的发展。

  • 标签: 荣民总医院:护理教学管理 借鉴
  • 简介:目的将PDCA循环应用于预防肿瘤患者自杀的管理中,以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肿瘤患者自杀事件的发生。方法对肿瘤患者自杀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措施、对执行措施进行检查,持续改进,以提前干预、预防为主。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医护人员对肿瘤患者自杀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提高(P〈0.01);肿瘤患者自杀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自杀高危人群采取防范措施,有效减少自杀事件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自杀 PDCA循环 护理管理